提要:第三者问题的产生,源于康德对逻辑的变革。从传统的分析判断转向先验逻辑后,由于组成先天综合判断的两个因素的异质性,与“综合”相关的第三个因素的出现自是应有之义。然而,由于“综合判断”实际内涵的多重......
提要:对于孔子的审美思想,学界长期以来的主流看法是认为孔子追求一种美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代表性的观点均不离审美与政治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艺术与道德统一等。这类观点多从对美、善的现代性理解入手,......
提要:从《审美教育书简》的现实诉求来看,人们通常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定位为对审美乌托邦的构建;深入康德所开启的先验层面,席勒的美育理论则显示出其对于人性建构的重要意义。顺着康德先验哲学的视角切入席......
一移花接木:道还是儒?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沙巴蒂尼(MarioSabattini)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克罗齐主义》(1970)中,批评朱光潜移克罗齐美学之花接中国道家传统之木,混淆了道家的直......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开篇说:“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因而是最高和最难的。”[1]1不少研究者指出,《精神现象学》已经大致包含了《哲学全书》中“精神哲学”的主要结构,甚至可以说《哲学全书》中任何一个概......
为了对抗霍布斯的利己主义,使情感能够与无私的仁爱相关联,道德情感主义将道德区分的依据落实于道德感。这一思路曾给康德带来重要的影响。然而,从道德情感主义的道德感(moralsense)到康德的道德情感(......
一、从塔塔尔凯维奇谈起美是形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形象和形式是美的第一先决条件,这长久以来已是美学界共识,即便20世纪欲望翻身,以往非功利无利害的金科玉律变得岌岌可危。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波兰美学界塔......
独特的审美境界的实现是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尽管“境界”的现起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特定场域中构成一个特殊的审美现场,则是任何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在这一审美现场中,审美主体与作为审美对象......
一、“共通感”到底是什么?康德的“共通感”是在讨论鉴赏判断时提出来的。与鉴赏判断这种康德称之为“反思的鉴赏”相对的有一种“感官的鉴赏”,他说感官的鉴赏只是做了一种私人的判断,而反思的鉴赏据称是做了一种......
西美尔与史文德森在对时尚的研究中将时尚规定为求新与变化,在史文德森看来,“唯有当一个事物扮演了独特的社会角色,并且隶属于一个系统,而该事物在系统内所担任的角色能够用其他的新事物来较快替换,只有这样,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