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形而上学中,哲学将知识与存在及其二者的关系视为主要论题,其中反思的中介始终都是人类。人类视域之外的存在,即与第一实体相对应的自在自为者,经由后现代解构,也已成为创世纪的哲学往事。自20世纪后半叶......
【摘要】“器官学”(organology)由斯蒂格勒引入哲学界,作为理解技术的概念框架。从词源上看,organ的基本含义是“工具”,而“器官”之义近代才出现。在斯蒂格勒之前,卡普和弗洛伊德已尝试从器官......
提要:GPT只是过渡性的人工智能,其设计概念限制了其在“物种”上的发展。GPT以经验主义方式进行学习,证明语言可以通过实时实践集合来确定,而不依赖人为设定的先验语法。但它不能证明思维不需要先验论,无法......
提要:对于“科技”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流行,由科学与技术关系出发的批判立场较为常见。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批评其打乱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担心偏向于“技术”而非“科学”。追溯“科技”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演进可以......
提要:斯蒂格勒哲学的中心命题之一是“技术创造人”。基于勒儒瓦-古汉的工作,他为此提供了古人类学论证。首先,斯蒂格勒提出“后种系发生”概念,用以刻画人的非生物学遗传过程,其载体是技术。其次,通过回顾......
提要:元宇宙是数字化未来的可能前景,其实质是基于技术图像的世界生成机器。由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演化而来的元宇宙的构想是技术图像演进的新阶段,其目的是通过技术图像对世界的实显构建一个“为我”的世界。......
一、问题的提出及方法论(一)“学者—工匠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立场以及近代欧洲早期技术发展与科学诞生的社会背景,奥地利科学哲学家埃德加·齐尔塞尔(EdgarZilsel,1891—1944)率先提出他的......
当我们谈论身体时,我们究竟谈论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容易又困难的问题。在身体现象学的启示下,哲学、艺术、科学等诸领域均试图重新发现“身体”。特别地,在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
一、导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运用科学来探究未知并解释一切,蔚然成风。在哲学的历史舞台上,与之相呼应的是物理主义(physicalism)的兴起。1若从维也纳小组核心成员纽拉特(OttoNeu......
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Genomegeneediting)是一种新兴技术,于2013年被发明之后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基因研究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具科学前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