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张培富】中国技术哲学发展特点及展望
所谓技术哲学,可以理解为关于技术的哲学或从哲学的观点看待技术问题。我们把它简单定义为是对人类改造自然或对技术过程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于技术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问。人类对技术的哲学反思与技术史一样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历史却并不很长,1877 年,德国地质学家、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卡普( Ernst Kapp ,1808~1896) 出版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被看作是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而中国技术哲学则走过了一条从自我反思到对外开放交流的道路。
一、中国技术哲学发展概观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11年) 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技术的哲学思考。《考工记》中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就是关于技术本质的最早论述。与《考工记》同时期的《吕氏春秋》则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另外,荀况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就是提倡人类去控制和改造自然。还有庄子的“能有所艺者,技也”(《天地》),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以及后来的“人能治万物”(刘禹锡),等等,都是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明清之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7 年刊行) 所表达的技术观与他在崇祯年间刊行的《论气》、《谈天》、《野议》、《思怜诗》四种著作中所表达的思想,特别是其中的自然观相参证,构造出一种中国古代技术哲学的雏形。[1]在近代,中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也曾提出了“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工为本”、“重技艺”等技术思想,强调了技术在致富、强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技术哲学的研究被推到了规范研究的地位,以此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相适应。起初,中国技术哲学研究是在工程技术辩证法的题目下进行的。1960~1961年,开展了机床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大讨论;1965年,在著名学者于光远主持下,拟订了关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研究计划,其中工业技术部分设想从工业技术史入手研究工业技术辩证法。然而,“文革”使刚刚走上规范道路的技术哲学研究戛然中止。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技术哲学的专业化研究才真正开始。
1980年,中国技术哲学的重要奠基人陈昌曙等提出应加强从整体上研究技术和技术发展规律。同年6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技术史、技术论译文专辑》,首次介绍德国和美国技术哲学进展以及日本技术论的研究。这一年,“技术论”的名称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报刊杂志上,由此拉开了中国技术哲学专业化研究的序幕。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专业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酝酿兴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翻译介绍和评价国外技术哲学的观点和发展。如《科学史译丛》1982年第1期的“苏联的技术论动向”(日,野中昌夫),《科学与哲学》1983年第4期的“技术论研究”(日,丸山益辉) ,1981年东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辽宁省科学与未来学研究会编辑的《科学技术结构研究资料》(技术史与技术论专辑) ,等等。②发展壮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这一阶段出版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技术哲学论著,开展了一些有较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学术队伍得到迅速壮大。代表性的论著有《科学技术论》(杨沛霆等,1985 年)、《科学技术学》(孟宪俊等,1986年)、《论技术》(远德玉等,1986 年)、《技术论》(陈念文等,1987年)、《技术学导论》(邓树增等,1987年) ,等等;专题研究有“工程技术方法论研究”(东北工学院)、“技术开发方法论研究”(大连工学院)、“工程技术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日本技术论研究”(成都科技大学)等。③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一阶段通过对中国技术哲学过去近十年发展的反思,开始向纵深发展,学科建制逐步完善,拥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并培养了一批技术哲学的硕士
二、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领域广泛。中国技术哲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综合性、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既有技术的理论研究,也有技术的应用研究。在推进技术哲学研究的同时,还开展了技术社会学、技术文化学、技术法学、技术美学、技术军事学等学科的研究。
(二)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它突出地研究了我国建国以来技术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各个技术领域(如机械、采掘、建筑) 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外部条件,为我国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战略提出了多方面的理论论证。同时进行了农业技术、医学技术、化工技术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辩证应用研究。
(三)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明确地声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技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期就对与自然、人和社会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探索。在现代西方技术哲学中,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技术悲观主义,都留有马克思技术思想影响的烙印。因此,全面地、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意义,对于我们引导现代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三、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技术哲学是国内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较快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出版,一些重要的专题(如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技术与伦理价值等) 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但总的来看,技术哲学在我国尚属新近兴起的学科,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主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我国技术哲学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大学及研究院所的科技哲学工作者。由于体制的原因,大多数科技哲学工作者长期与技术的发展相脱节,未触摸到技术发展前沿。另一方面,我国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人员大多数不具备技术方面的专业背景,难以对哪怕是某一领域的技术有深入和全面的把握,这与国外的技术哲学专家相比形成很大反差。如日本的星野芬郎所著的《技术的体系》一书,涉及到采矿、冶金、材料、地质、机械、运输、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能源等多门技术学科,仅前四章的插图就达到208幅,对技术体系的本质、结构、目的和形态等作了十分具体的描述。[2]可以说,他对技术的熟知程度不亚于专业人员。
(二)许多研究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水平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某项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总能激起人们对它的广泛兴趣,结果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例如技术与经济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在1991年达到127 篇之多,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探讨。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文章都缺乏新意和深度,没有独到的见解,反而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减弱时,大多研究者就纷纷放弃原有的研究,又去寻找新的研究热点。这样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三)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相对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我国技术哲学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明显不足,尤其是技术的认识论问题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其实,对技术的综合性社会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更要求人们必须从理论上对技术问题的哲学本质进行思考。技术创新、技术伦理、技术与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研究,体现了“技术”本身的某些特征,即技术问题不只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但是,实践毕竟离不开认识,对一个技术哲学研究初入门者或有志于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技术的本体论研究和技术哲学的综合研究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技术认识论研究的肤浅,将会制约技术哲学研究的整体发展。
(四)技术哲学研究方法有待规范和完善。技术哲学发展应该形成和遵循一定正规的研究方法。正是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使得我国技术哲学发展受到制约。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综观20 年来技术哲学有关论文,很少有学者对我国技术史,尤其是近现代技术史做以详细的研究。这和日本战后技术论研究中,把技术史和技术论有机结合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常说,技术哲学研究要论中有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但就目前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2]这种缺少根基的技术哲学研究恐怕难以指导技术实践。
(五)技术哲学研究分歧已见端倪。国外技术哲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工程倾向和人文倾向的划分,在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两种倾向的问题不太引人注意,而近几年则有了明显的分野。前者可能更多地肯定技术,确认技术价值;后者可能更多地否定技术,批评技术理性。尽管二者的分歧难以完全消除,但应当有必要的对话和沟通,只有这样,我们的技术哲学才不会只在细节上论技术,避免重蹈西方技术哲学研究完全对立和分化之覆辙,否则,就会影响我国技术哲学的整体发展,在并不庞大的技术哲学队伍里形成不必要的研究壁垒。
四、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技术哲学研究应向“社会技术”领域扩展。未来技术哲学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从理论上把技术局限在自身系统范围内加以考察,因为它早已超越了本身作为工具意义的“器物”层次,即技术不能局限为“自然技术”或“物质生产技术”,还应包括“社会技术”。所谓社会技术,是“形成、调整或重组社会(或社会中某个组织) 的社会关系,以合理地达到某个社会目的的方法或手段。[3]”我们知道技术的发明、创新和扩散活动或过程都是人的行为,自然技术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技术。而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更要求我们重视社会技术,因为“知识经济是人性复归的经济,是人的本质超越资本物性的经济,是主体经济或人才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就是拥有知识的人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只能依靠调整人际技术关系的社会技术。” [2]但是,我国以往技术哲学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自然技术”领域。
(二)未来应注意研究的问题。综观世界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趋势,我们应注意这样两方面问题的研究:首先要讨论、分析和完善基本概念、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以及技术历史实践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技术评估和控制。确定技术评估的立场和它相对于现实过程可靠程度,在考虑人类近期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对现代的技术手段、工艺、设施等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和监督。对那些能帮助理解和认识现今技术世界的理论概念、思想观念加以详细探讨。
(三)重视对未来技术的综合反思 时代节奏的加快也迫使技术哲学能有针对性地去面对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的技术现象,从而使人们对新世纪所下的智力赌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已预感到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会导致其超出本来意义的一系列问题,还知道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政治和文化上所带来的重要影响等问题。所有这些及其他潜在的问题正是未来技术哲学将要触及的核心问题,可以认为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21 世纪全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必须有深入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必须关心和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我们还要把技术哲学研究的开放性和技术哲学的中国特色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亚宁.试析宋应星的技术观和自然观的关系兼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性变化[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4):19~26.
[2]王子彦.技术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9(1):36~39.
[3]潘天群.存在社会技术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0):16~19.
[4]陈文化,谈利兵.关于二十一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0,2(2):23~28.
(原载《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