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科学技术哲学  >  正文

【何明升 刘任重】技术进步策略的群进化观及其社会选择问题

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的概念,即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环境变迁与生物变异、过度繁殖与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性状分歧与形成新种等几个方面系统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种类较少到种类繁多的生命进化规律。进化论的提出,不仅使得孤立分散的生物各学科成为统一的生命科学,也使得人类对生物进化及生命本质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都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划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同时,进化论所体现的深刻哲学思想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数学领域里遗传算法的提出、经济学领域的进化博弈理论、管理学领域的技术创新进化理论、社会学领域的利他主义行为演化模式、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道德演化问题等等,都是建立在进化论思想的根基之上的[26]。本文则尝试从进化的视角出发,运用进化理论中的群进化思想来研究我国技术进步策略的选择问题。

1 技术进步策略的群进化观

对照生物进化及其自然选择机制,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策略的演化及其社会选择问题,其与生物的进化现象、进化原理和进化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7]

1)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命种类之丰富,形态之复杂,令人类世世代代为之着迷,也大惑不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新的阐释告诉人们,生命形态的多样性是进化过程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策略同样具有多样性。技术进步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实现技术进步目标的各种策略更是千差万别。尤其是政府在解决国家或产业等宏观经济主体技术进步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权衡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还可能要运用多种策略组合(从而衍生出更多的策略种类),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例如,技术引进策略、自主创新策略、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等都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其中技术引进策略还包括技术的直接购买、以市场换技术、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自主创新策略又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8]。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根据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选择不同的策略或几种策略的组合来促进技术进步。

2)延续性与非延续性 技术进步策略的延续性和非延续性表现为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和变异特征。技术进步策略的延续性,表现为每一种技术进步策略的提出都是针对过去已选择或制定的策略不能适应或解决现实问题的某些方面所进行的改进或改善,或者是对过去所执行的各种策略的一种综合,从而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延续性或遗传性。技术进步策略的非延续性是指经济主体外部环境或内部机制在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就不能单纯在原有策略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改进或调整,而是应该对原有策略的一种超越和突破,从而表现出技术进步策略的变异性。例如,技术后发国家在完成技术追赶的过程中,通常都要经过技术的直接购买、技术改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创造技术等阶段[9]。前三个阶段由于其技术来源均为国外,从而表现为技术引进策略的延续性。从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创造技术,技术的来源主体发生变化,从而表现为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非延续性。

3)社会选择性 相对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机制,技术进步策略的进化过程具有社会选择性。任何技术进步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人,制定和执行策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技术进步的目标。因此,哪种技术进步策略最终被选择,取决于该策略对目标的实现能否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技术进步策略的社会选择形式包括政府选择、市场选择和文化选择等形式[10]。政府选择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关键技术的获得与研发等方面所做出的策略选择;市场选择行为主要是面向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产出为原则,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为目的的技术进步策略选择形式。文化选择行为与政府选择、市场选择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影响决策者性格、心理、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来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策略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策略的制定和选择几乎都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国家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等手段来支持科技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4)群内进化与群间进化 生物的进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群内进化与群间进化。一方面,在外敌入侵或者生存环境发生恶劣变化的时候,群内的同类彼此之间为了生存必然展开竞争,例如:争夺有限的水源、食物、阳光等,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适应性较强的个体;另一方面,生物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而存在着较多适应性较强的个体的群体其适应性也必然优于其他群体。技术进步策略同样存在着群内进化与群间进化机制。在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内部(群内),理性经济人必然选择成本最低、收益最大、最能实现技术追赶和跨越的技术进步策略。因此,技术进步效应(适应性)更强的技术进步策略将会被选择。同时,那些选择了适应性更强的技术进步策略的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也必然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上述观点为我们运用生物种群的进化思想考察技术进步策略的演化及其社会选择问题提供了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生物的进化与技术进步策略的演化两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技术进步策略并不是随机产生的,它们几乎总是有意设计的产物,用新达尔文学说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它们不是“魏斯曼式”(weismannian)的,即用于选择的变异并非由那种完全无视其最终命运的机制产生的,这种“拉马克式”的特征在生物学中是不允许的;其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体现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技术进步策略的社会选择则更多体现在社会价值观、伦理观、民众和政府意识以及公众对技术的态度上,其演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知识、语言、情感和势力偏好;第三,生物进化的路径表现为树枝状延伸,而技术进步策略的进化往往是网络状的。当然,两者的这些差别并不会影响我们运用生物进化的思想来分析技术进步策略的演化和社会选择问题。

2 技术进步策略的群进化模型

假定一国技术进步可以依靠两种策略来完成: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无论采用哪种策略,都会产生促进技术进步的效应。所不同的是,同样获得一项技术,自主创新所耗费的成本要远大于技术引进。同时,由于一国对自主创新研制的技术发明或专利具有绝对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该项技术创新会对该国其他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带来间接的效用。而技术引进则是通过购买或交换而获得别国技术专利使用权的,因此,除去使用该技术所获得的技术进步效应外,不会对其他技术的研制或开发产生任何效用,因为该国其他项目再次使用该技术还是需要向国外购买。由此可见,自主创新策略相对于技术引进策略,遭受双重不利条件,即不仅耗费较多的研制成本,并且只能从其他自主创新行为中获得效用,而不能从任何技术引进行为中获益。而技术引进策略不仅只付出较少的引进成本,而且还能从所有自主创新成功的技术中得到间接的效用。因此,从进化的视角来看,技术引进策略比自主创新策略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即在两种策略的竞争中,最终自主创新策略将会被淘汰。

以上过程可用技术进步策略的群进化模型来表示:假定一国一定时期内需要n种技术,存在两种策略,自主创新策略(I)和技术引进策略(B),且两种策略最终都能实现并产生技术进步效应。两种策略被采用的概率分别为p1p,则采用自主创新策略的技术项目数为np,采用技术引进策略的项目数为n1p)。假定单独使用每一项技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用均为U,采用自主创新策略的技术项目相对于技术引进要多耗用成本C,同时,由于自主创新技术的成功而对其他技术项目产生的间接效用为b,则自主创新策略的适应性W[,I]和技术引进策略的适应性W[,B]可以用方程(1)和(2)表示[11]

每一个自主创新项目相对于技术引进都会多耗费成本c,但同时也会从其他的自主创新技术项目中获得效用。即每一个自主创新技术项目在(n1)个技术项目中(除去它自身外)分配他们所提供的间接效用。技术引进项目(由于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会为其他技术项目带来效用,它们只是自主创新技术项目带来的间接利益的接受者。因此,自主创新技术项目不仅比技术引进多耗费成本c,而且虽然也从其他的自主创新项目中获得间接效用,但其所获得的效用相对于技术引进要少得多,所以有W[,IW[,B]。也就是说,技术引进策略相对于自主创新策略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技术引进策略最终将会被选择,而自主创新策略被淘汰。

由此可见,在该技术项目群体内,由于自主创新行为的存在,而导致每一技术项目所产生的效用都得到了提高,即两种策略的进化适应性都得到了增强。所不同的是,技术引进策略适应性提高的程度要大于自主创新策略。根据群进化理论,群体内竞争物种之间的优胜劣汰取决于物种之间的相对适应性的高低。因此,尽管自主创新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适应性,但是最终还是被技术引进策略淘汰。因为成功的进化依靠的是相对适应性的高低,理性的决策人必然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技术进步策略。

从群进化模型中,我们看到的是自主创新策略最终被淘汰。但是,我们考察的是在一个群体内部技术进步策略的进化情况。现在我们再用群进化模型来考察两个群体内不同技术进步策略的进化情况。现假设有两个国家AB分别需要100项技术,A国技术项目采取自主创新策略的概率为,B国技术项目采取自主创新策略的概率为,其余参数均相同,其进化过程可见表1。表1中,单独分析A国,技术引进策略的适应性仍然高于自主创新策略;单独分析B国,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看来无论在A国还是在B国,自主创新策略都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可是如果再将A国和B国进行比较分析,却发现A国不仅自主创新策略的适应性高于B国,而且技术引进策略的适应性也同样高于B国,并由等式(3)和(4)易得A国的总适应性(即从所有技术项目中所获得的总效用)高于B国。

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A国的技术进步策略中选择自主创新策略的概率较高,大量的技术项目采取自主创新策略不仅提高了本身的适应性,而且还提高了采取技术引进策略技术项目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了总体的适应性。

分析上述进化过程可以发现,单独考察一国(群内)的技术进步策略,技术引进策略相对于自主创新策略由于其耗费较少研发成本,并且能够从自主创新的技术项目中获得间接效用而获得更大的适应性而被选择。但是综合考察两国(群间)的技术进步策略的选择,却发现正是一国(群内)存在较多技术项目采取自主创新策略,由于自主创新策略的这种“利他主义行为”而使得整个群体的相对适应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整个群体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这样就使得拥有较多自主创新技术项目的群体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

3 群进化视角下技术进步策略的社会选择

可以说,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两种策略都能有效的促进技术进步,究竟哪种策略能够成为主导策略呢?除少数工业革命先驱国家外,世界各国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当中,都面临着如何在这两种策略之间进行选择与权衡的问题。主张采用技术引进的学者们认为:技术后发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和知识外溢效应引进技术,这样可以减少重复性研究和开发,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完成技术追赶。而支持自主创新的学者们则认为:技术创新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来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而选择技术引进的技术后发国家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最终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因此,后发国家没有必要重复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路径,而是应该利用后发优势,在特定的科学技术领域里集中力量研发寻求突破[12]

从进化的视角分析,如果将这两种非此即彼的技术进步策略看作是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的物种的话,被选择的策略应该是适应性更强、即能够对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大推动作用的技术进步策略,从而才能够被理性的经济人所选择。因此,根据群进化模型,技术进步策略的最终选择,应该视技术后发国家所处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而定,即面临的是“群内”还是“群间”的问题。如果一国所处环境较为封闭,较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欠发达,科研水平较低,则应该选择技术引进策略。反之,则应选择自主创新策略。

运用上述结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策略的演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入世之前,技术进步策略一直以技术引进为主;第二个阶段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我国技术进步的着力点逐渐从技术引进转为自主创新。加入WTO之前,我国的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面对的主要是“群内”的问题,即主要以最小代价获得技术使用权,以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完成技术追赶,因此,这一段时期我们的技术进步策略选择了技术引进。加入WTO之后,我们面临的是“群间”的问题,即国内市场按照WTO规则全部对外开放,面对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们的技术进步策略必须选择自主创新,以增强整个“群体”的适应性。

4 结论

技术进步策略的多样性决定了其选择过程的复杂性。从群进化视角考察技术进步策略的社会选择机制可以得出:在群内,由于自主创新策略要耗费较多的研发成本,并且其所具有的“利他行为”使其适应性劣于技术进步策略而遭淘汰;但是在群间,自主创新策略却由于其能够为其他技术的研发带来间接效用而使整体适应性得到增强,从而获得选择。因此,上述结论可以很好的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面对WTO规则框架下的竞争格局,我国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策略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弗伊.社会生物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10.

[2] 陈国良,王煦法,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13.

[3] Foster D,P Young.Stochastic EvolutIonary Game Dynamics[C]//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1990:219—232.

[4] 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5871.

[5] 李秦秦.利己还是利他?索伯—威尔逊的利他主义进化模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1):912.

[6] 郑慧子.生态伦理的文化进化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7):58.

[7] 毛荐其,愈国方.技术创新进化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5(5):3539.

[8] 陈佳洱.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夯实自主创新根基[J].世界科学,2006(1):4.

[9] 赵兰香,穆荣平.技术创新发展阶段对技术发展战略选择的约束[J].科学学研究,2003(6):652655.

[10] 李宏伟.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8):4749.

[11] Elliot Sober,David Sloan Wilson.Unto Others:The 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of Unselfish Behavior[C].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394—398.

[12] 丁树桁.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4):6163.

(原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0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