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  正文

【闫雪梅】从“秀”看当代审美品格的嬗变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众审美文化的迅速崛起。外来词“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并伴随着我们走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它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中,依然是使用频率较高、较时尚的一个词,本文试图在对“秀”的文化意义的剖析中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化审美品格的嬗变轨迹。

(一)

在现代传媒中经常可以看到,“作秀”,“时装秀”,“内衣秀”,“恋爱秀”,“封面秀”,还有“秀一下”,“秀文化”等等,听起来新鲜时尚,富有感染力。另外,凡出现在传媒中的“秀”从视觉上也要特别一些,“秀”的外形一般都富有变化,多呈美术字样,且色彩绚丽,颇为抢眼。那么,似乎什么都能“秀”一下的“秀”到底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呢?

词语是时代的镜子。每一个时代都会造就大量的新事物、新风尚和新语词。可以说每一个新词的出现都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密切相关。随着新价值观的出现而出现的新语词必然越来越受到认同并流行起来。今天活跃在我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新语词,如“爽”、“酷”、“炫”等词语的先后流行,就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特殊的文化、心理需求,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新价值观的出现,新语词越来越受到认同,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喜欢追求时尚,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较快,他们讲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往往喜用新词、“洋”词突出自己的品位、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时尚。

“秀”的流行生动地体现了当代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秀”是较早流行起来的一个外来词。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西方理论家所说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新鲜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进入我们的视界和生活的同时,人们的话语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是在这个时候,show(“秀”)开始流行起来。它的流行轨迹大致是这样的:这个起先是在港台青少年中间使用的“秀”,随着夹杂着个别英文词的港台言情小说迅速进入内地青少年中间,充当起他们的文化消费品,随着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广泛,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语言,自然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时,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及时把英语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学中,这些都为show(秀)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流行之初,一般习惯以英汉夹杂的形式出现,如“时装show”等。进入90年代,在净化汉语、推广普通话的呼声中,show以“秀”的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时装show”也就变成了“时装秀”。正是当代丰富、复杂的经济文化生活态势,使得人们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也使得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珍视成为自觉。

(二)

一般认为“秀”是个外来词,源自英文show,其实“秀”不只是单纯的show的音译记录符号,它的出现应该是外来词与汉族词语相互选择、相互融合的结果。这里“秀”出的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Show的本义是展示,表演,即为有意显示、做出富于表演成分的动作的意思,先由港台地区引进,后传入内地的,起初在青少年中间广泛使用,后来逐步进入了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为什么要选用“秀”作为show的记单符号呢?

大多数外来词在进入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后,要经过一个改造、吸收为我所用的过程。因此,这个外来词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才有可能推而广之。Show之前曾译作“骚”,未流行。那么“秀”的优势是什么呢?

其优势在于它是一个音意兼译词。由于“秀”是单音节词,满足了汉民族吸收外来词时求简的要求,给人们带来使用上的便捷,因此采用了音译方式进入了汉语词语系统。这种从简从易的心理在近年来的许多新词语中都有体现,如“酷”、“爽”、“火”、“牛”、“帅”、“菜”等。

确定了音译方式之后,在众多的汉语音同、音近的语词当中选用了“秀”,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据《现代汉语词典》[1]P1915 释义: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秀。2,①清秀:秀丽,山清水秀,秀外慧中等。②聪明:灵巧:内秀,心秀。③特别优异:优秀。④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据《辞海》[2]P14171418释义:秀,其汉语本义有五项,其中常用意义有:1,指禾类植物开花。《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朱熹注:“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引申为草木开花的通称。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2,指草类植物结实。《诗·豳风·七月》:“四月秀葽。”毛传:“不荣而实曰秀;葽,葽草也。”3,指状貌或才能优美出众。 《楚辞·大昭》:“容则秀雅,穉朱颜只。”王逸注:“言美女仪容闲雅,动有法则,秀异于人。”颜师古注:“秀,美也。”

从辞书的释义中可以看出:秀的本义在于强调事物内在品质的外在呈现,即或指草木的花果,或指人的外表、才能出众,亦可进一步引申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之意。在才能或成果(花果)的“呈现”或“展示”这一点上,似乎与Show有意义上的内在关系。因此选用“秀”作show的汉字符号,既满足了音译的要求,又满足了意义的寄托。可以说音意兼译词所用的汉字一开始就是具有意义的,它巧妙地利用了汉字自身已有的音义与外语词音义之间相同相近的巧合,起到了音同义也同,听起来借音,看上去借义,既像音译,又像意译,表面借音,实质借意的效果,如可口可乐,[3] 使音、意实现了完美和谐统一。“秀”的流行与它音意兼顾的成功翻译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外来词一经出现,便会被普遍接受和推广。

“秀”原本是汉族本族语词,由于show从此带上了异文化的内涵和色彩,因而它的出现必将对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的影响。

1)“秀”词族的出现。在现代汉语中“秀”一般不单用,主要是作为语素化的汉字存在。“秀”进入后构成(产生)的新语词有:“脱口秀”、“模仿秀”、“选秀”,“秀场”、“媚秀”、“泳装秀”、“封面秀”、“名人秀”、“作秀”、“作秀”,等等,它们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及时尚报刊杂志上。现在单用也有增多的趋势,主要出现在口语中:“秀给你看”、“秀一下”、“这下该你秀了”。“秀”词族丰富了汉语的词库,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是汉语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

2)“秀”的进入更新了原有词汇,为汉语注入了时尚色彩。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之间都是互相交融又互相排斥的:在交融中吸收前进,在排斥中独立发展。汉语适量吸收外来语词,有助于汉语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秀”的进入刷新了原有词汇,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汉语注入了流行时尚的元素。“秀”词族的出现就是如此,它的使用就会将时尚、前卫、张扬、自信糅合在一起,使“秀”这个汉族本族语词的意义得到张扬和深入,并朝着生动、率性、鲜活的方向发展。从汉语词汇系统发展考虑,也需要这样的新词丰富自身。

(三)

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语言特别是语言中的词汇总是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通过对“秀”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涵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可以了解到民族文化心理发生的变化。

一方面,“秀”的流行使秀的本义得以催发与深化。“秀”最初是以异域文字符号show的形式直接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的,从民族文化心理角度看,对异域文化符号的认可,就意味着对该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显然,“秀”的进入是中外文化相互选择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处于急剧变革时代的中国人新的文化、心理需求。

汉民族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是踏实、稳重,不张扬,欣赏含蓄、内敛的品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在这样的文化训导下自然养成了汉民族倾向于纳秀示拙的为人处世的传统,重视内修,忌轻浮急躁、显山露水,“不荣而实曰秀”是也。这样的审美倾向体现在方方面面,日常生活常用于品评人或物的词语,如“内秀”、“秀外慧中”等,旨在揭示品评对象所具有的“向内”的品行、才学、实力。成语“大智若愚”就为世人勾勒出注重内修、纳秀示拙的大智者风度,有榜样的示范作用。而秀的汉字本义还有另一层意思,所谓“吐华曰秀”,则基本上被遮蔽掉了。虽然“秀气”、“灵秀”等也指向人或物外在的光彩和魅力,但是这外在的光彩和魅力必须与内在的修养、美德相得益彰,做到“隐”“秀”结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否则就会落个徒有其表“绣花枕头”的恶名。

深厚的历史积淀往往包含着一个民族性的两级。外来词“秀”(展示,表演,)不仅使“不荣而实曰秀”得到深化,而且唤醒了秀的本义中“吐华曰秀”以及诗学上“卓绝”这层意思,张扬了传统文化所忽视的一面。

另一方面,“秀”的流行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不荣而实”确实可贵,不雕琢、浑然天成令人向往,但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固守着一个不变的王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时代的呼唤下,审美兴趣也由注重“隐”转向看重“秀”。在人们的眼球和心思被太多的精彩所吸引的现实面前,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掘并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能,才能增加脱颖而出的机会,“吐华”方能“秀”,包装会更美,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谚语在今天只能是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了。这是一个“秀”的时代,电视广告、商店橱窗、街头兀立的电子墙,都在随时随地向人们展示着强劲的时代脉搏。

1)“秀”就是要充分“展示”自我。主动策划自己、包装自己、营销自己,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重要标志。只要美,“雕削取巧”也可取,“作秀”嘛。只有充分的包装,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只有充分的“秀”,才能将自己的才华全面展示出来,才能使自己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秀”生活理念无疑给“秀”者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在“秀”的生活中他们尽情地展现着个人的活力、魅力以及自信心;在“秀”的生活中他们能找到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因此,选择“秀”的生活就意味着选择了积极主动的人生。

2)“秀”者的言语行为方式具有时尚性、时代性。从“秀”的使用人群看,他们主要是“70年代后”,这一代人生于文革、成长于改革开放,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为“秀”者提供了相适宜的环境气候,他们热衷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历史记忆与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为了现实利益,往往在无奈中趋于现实或与之妥协。今天这一代人正在成长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特别是那些新兴行业的主角,他们的生活策略和文化姿态,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现代社会的潮流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品格的嬗变就被异常尖锐地突现出来,审美文化研究随之兴起。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美学的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生长点。[4] 从上世纪80年代活跃至今的“秀”,见证、突现了这种变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文化形态之一。

在时代急剧变革的当下,“秀”完全挣脱出“不荣而实”的含蓄内敛,“秀”者往往以大胆的创意、另类的姿态追求“状溢目前”的效果。他们不仅要“秀”,而且要以直观、感性的视觉冲击力,不断挑战游戏规则,以适应视觉化时代的生存考验。“泳装秀”、“名人秀”、“作秀”等,凡此种种都在追求与动感图像色彩的结合,注重的就是色彩鲜明、能够直接调动视觉神经,以适应“眼球经济”和图像文化模式,迎接视觉化时代生存能力的挑战。在这个视觉化生存的年代,“秀”者强调标新立异、大胆前卫甚至惊世骇俗的视觉效果,也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所必然。在当前的语境下,对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必要的深刻思考和再认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带给我们的任务。窥豹之一斑乃知全豹,因此通过对“秀”词演变的剖析,不仅可以增加对该语词的理解,而且可以认识到当代审美文化心理的嬗变。

【参考文献】
[1] [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 [M].商务印书馆,2002.
[3] 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J].中国语文,2003,(6).
[4] 刘恒健.论美学的转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来源:《理论导刊》(西安)20069期。编辑录入: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