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至10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陆续发表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四位先生讨论孔子“无友不如己者”释义的文章。此问题涉及孔子的交友之道,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亦颇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如今,这场学术之争再掀波澜,本报刊登部分文章。
“无友不如己者”:学术争鸣之是与非
陆永品
2010年7月15日至10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陆续发表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四位先生讨论孔子“无友不如己者”释义的文章。此问题涉及孔子的交友之道,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亦颇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由于有分歧意见,笔者略评其中的是与非,并把所见相关史料刊布报端,供读者研读。
“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有两次记录。一是《学而》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二是《子罕篇》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毋”与“无”,古代通用。孔子所以极其看重“无友不如己者”,因为友之善恶,会影响人的品学修养和事业成败。因此,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从此亦能传达出孔子所说“无友不如己者”的含义所在。朱熹注此曰:“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论语集注》)可见,朱熹认为孔子是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否则“则无益而有损”。这正符合孔子所说“益友者三”、“损友者三”、“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之道。古人曰:“不知其人,看其友。”亦说明交友之重要。
然而,当今学者对孔子的交友之道,却有不同的诠释。李金坤先生于7月15日在其《〈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文章中,归纳了当今学术界对“无友不如己者”有三种不同的诠释:一曰“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曰“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三曰“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认为,孔子是说:“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谓“作为朋友,总是有胜己之处”。栾贵川先生于8月12日发表《再探“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认为孔子的话大意是说:“在交朋友时,不和在品学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蒋国保先生也在该报同日同版发表《也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认为此句是说:“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与栾文不谋而合。
种种见解孰是孰非?我不同意李先生的见解,而赞同栾和蒋两位先生的诠释。尤其栾文从古注“取友必令胜己”,“无友不如己者”“取意于周公”以及孔门“朋友之道”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占有史料较全面,论述较清晰。
倪祥保先生于9月16日,又发表《“无友不如己者”集讼拾得——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三位先生探讨》一文,表示不同意三位先生的见解,另有别解,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直译是“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和我一样(的)”;意译是“不与我同类型的人就不与他交朋友”,“其中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所以,他强调孔子此话应当解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更好。
对于倪先生的不同意见,栾先生于10月7日又发表了《又说“无友不如己者”——兼答倪祥保同志》,以回应倪文。栾先生此文,又补充些史料,使其立论更加稳妥。我认为,《孔子家语》卷八(以下简称《家语》)有则史料即明确无误地道出“无友不如己者”的真谛。此文曰:“孔子之旧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将助之以木椁(槨)。子路曰:‘由也,昔闻诸夫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夫子惮矣,姑已若何?’孔子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况故旧乎?非友也,吾其往及为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讬于音也。’遂歌曰:‘狸首之班(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之隐,佯不闻以过之。子路曰:‘夫子屈节而极于此,失其与矣,岂未可以已乎?’孔子曰:‘吾闻之,亲者不失其为亲也,故者不失其为也。’”(明覆宋刊本·四部丛刊初编缩本)。原壤为孔子“故旧”(老相识),其母死,孔子出于仁爱,救助之,为其治槨。当子路提出夫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劝他停止与此等人交往时,孔子说原壤只是“故旧”,“非友也”。就是此等曾被孔子斥骂为“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题》),而又登木(槨材)陈辞托音、引吭高歌的低俗无礼之辈,孔子竟然能“屈节”若此,还是与其交往。何也?正如孔子所说,他这样做,为的是:“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从此亦说明,孔子对其所交往的朋友、亲者、故者三者之间的不同含义,分得是泾渭分明。
《家语》此则与《礼记·檀弓下》(栾文已引)所论大略相同的史料,显而易见,前者更为具体、生动、明确,清晰地阐明了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之道。《礼记》为西汉“博士”戴圣所辑,大抵为孔子与其弟子及其后学所犯。《家语》,班固《汉书·艺文志》载二十七卷,未说明何人辑。唐颜师古注曰:“非今所有家语。”据此,后人曾疑其中有伪托。而所谓“伪托”者云,实无道理。今传《家语》,为三国时王肃(王朗之子)所注,肃曾为《尚书》、《诗经》、《三礼》、《左氏传》做注,是当时训诂名家。说明三国时,《家语》已成为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即使在王肃注《家语》前,其在流传过程中有所增益,也是孔门后学或知情者所为,因此谈不上“伪托”。
至于倪文说,如果孔子的交友之道确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就缺乏立论的根据。其实,倪文所说这些与孔子交友之道皆毫无关系。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是指多数,并非实指。能者为师,孔子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正是他“不耻下问”的表现,更何况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呢?“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从反面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所以,孔子主张“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总是谆谆善诱、“诲人不倦”,自然是会“有教无类”的。
新诠:“无友不如己者”——兼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诸先生商榷
郑志强
关于《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当作何诠释,细读《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四位先生的文章,可谓各有师承,然而,本文认为,四文所师承的诠释原本皆是误解。要而言之,李先生的观点师承的是《论语·子张》中子张所主张的观点,而栾、蒋、倪三位先生虽细微处有异,然归其大要则是对自南朝梁代皇侃以及宋朝邢昺、朱熹以来主流观点的师承和引申。如此一来,既然新争论依然是旧争论,那么围绕《论语》“无友不如己者”仍未提出一种能够统一于《论语》中孔子整体思想观念的新诠释。
那么,既然李、栾、张、倪四位先生所师承的诠释均有误,那么这四种诠释的错误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认为,均出在对“毋友不如己者”中“友”和“如”这两个关键词的诠释上。若全面考察《论语》以及同时代经典中对“友”的使用,就目前的古汉语字典和类书看,当以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收录的例释最为广博。关于“友”在古典文献中的运用,该书共收录了44例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从词性划分上看,“友”一类作名词用,一类作动词用。“友”作名词用时,一般作“同志”、“兄弟”、“朋友”等解;作动词用时,一般作“亲”、“亲近”、“敬”、“爱”、“相有”、“佑”等解。请注意:以李金坤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把“友”误释为名词“朋友”,这样一来,“无”相应只能作“没有”解,但全句末的指代词“者”就无法安稳了,这当然不能成立;而以皇侃、邢昺、朱熹为代表的传统诠释虽然也认定“无友不如己者”中之“友”作动词用,却错误地将其诠释为“同……交朋友”。本文认为,“友”在此句的正确诠释应作“亲近”解,其全意指当为“同……亲近得如朋友一样”。再谈“如”字。李、栾、蒋、倪以及当今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等均依传统诠释,将“无友不如己者”之“如”作“若”、“相似”、“同样”解。本文认为:这是出错的关键所在。《故训汇纂》对经典中“如”的运用共归纳了196个典型例句,在196种有细微差异的释义中,似可套用于“无友不如己者”的释意共有六个:“与……相似”、“与……相同”、“若”;“宜”、“与”、“知”。从皇侃到邢昺、朱熹,皆将此句之“如”释作“与……相似”、“与……相同”,均将“如己”解为“与自己相似”。本文认为,皆误。《论语》“无友不如己者”中之“如”应作“宜”、“与”、“知”解,而“知”在此可以包含“与”和“宜”的意义,故在此句中训“如”为“知”最为准确。所以,“不如己”应训为“不知己”。何为“知己”?本文将“知己”定义为“深入、全面了解、认同自己,并能够同自己休戚与共”。在这里,“深入”、“全面”、“了解”、“认同”、“休戚与共”一同组成“知己”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件即可称为“不知己”。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讲的可“与学”、“与适道”、“与立”、“与权”四个要件,实际上也是讲“知己”必备条件的。综上所述,《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的当代更确切的新诠释应为:“不要(故意)同那些并不知己的人亲近得像知己朋友一样。”
蒋国保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无友不如己者”之“无”诠解为“不要”,非常确切。蒋先生正确使用了“以孔注孔”的方式,从语法分析的角度,证明此句之“无”只能作“不要”而不能作“没有”解。其实,在《论语·子张》中专列了“毋友不如己者”一条,亦可作为“无”作“禁止”之意的“毋”解的佐证。当然,蒋先生同时又说“‘友’字只能作‘交友’解”,这似又出现了误差。《论语》中的“友”字,意义的细微差异甚多。如:
《论语·公治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上述两段中所有的“友”,均不能作“交朋友”解,而应作“亲近(得像朋友一样)”解;而下面一段中的“友”,才能作“交朋友”解: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行文至此,我们对《论语·子张》中子张与“子夏之门人”论“交”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便能够一目了然了。诚如子张所言,孔子的确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但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弟子们的著名教诲“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子张却忽略了。在孔子那里,“泛爱众”(泛交)与“亲仁”(友交)可以统一于“君子”一身;但“泛爱众”是指“君子”在同人群的即时性交往中持“与人何所不容”的“宽容”、“同情”态度,而所谓“亲仁”则是更高层面的“交友”活动,即主动、有所选择地寻找“知己”的活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但子张却将其混淆了,从而形成了《论语·子张》中子张所谓的“异乎吾所闻”的“争论”。今天看来,子张与子夏的“争论”并不成立:子夏讲的是“友交”规则,子张讲的是“泛交”规则。在《论语》时代,“泛交”与“友交”不可同日而语。正如栾先生文中所言,“孔子和周公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都对“友”的标准要求很严格,用贾谊《新书·官人》中的追述,即“知足以为砻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义;明于进贤,敢于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者,谓之友。”全面研究《论语》中对名词“友”的论述,含义与此完全一致。可见,那时的“友”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泛化成为一种“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一般性敬称。子张对“子夏之门人”答非所问,所以李金坤先生似不宜拿《论语·子张》中子张的主张作为诠释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佐证来“以孔注孔”。
至此,关于《论语》“无友不如己者”当作何解的“集讼”似可获得明确的定论了。
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补说“无友不如己者”——答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先生
李金坤
拙文《〈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争鸣”版发表以来,先后引发了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三位先生的质疑之文,这是始所未料的学界美事。三位先生就拙文进行甚为切实认真的商讨,促使我对“无友不如己者”释义问题不得不再作进一步深入而全面之思考,以弥补拙文论述之不足。
《论语·学而》篇第八章云:“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章是讲君子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
栾文与蒋文皆列举《论语·季氏》第八章作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之佐证。全章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将可交朋友从品性(直)、人格(谅)、学识(多闻)方面分为三类。在这三方面,若有一项符合,孔子均会“见善如不及”地与其交友的。这可谓“无(毋)友不如己者”交友之道的有力佐证。由此来观照蒋文所说的“孔子的交友之道,就交友目的讲,是‘以友辅仁’(《颜渊》),主要是为提升道德境界,而非只为扩充见闻,增加知识。”然而,窃以为,孔子“益者三友”的交友之道,是从进德修业、德才兼备两方面来立论的,而非“主要是为提升道德境界”。孔子从各个侧面来强调学习诸多朋友的胜己之处(没有朋友不如自己的),正是为“提升道德境界”而行。
栾文中特别引用了《吕氏春秋·观世》的一段话来作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佐证,这是欠妥的。栾文中提出:“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于处也,礼之也。”周公的所谓“不如吾者”,指的是各方面都不如他的人,“吾”当然“不与处”;所谓“与我齐者”,指的是各方面都没有胜己之处,换言之,则无可学之处,“吾”自然也“不与处”。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即要与有胜己者(哪怕是某个方面或某几方面)友好相处。一旦出现有胜己者,他就会迫不及待而格外礼遇。他对于那些慕他而来的各怀优长的贤士们所表现出的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正是其求贤若渴的最好明证,以至于曹孟德在《短歌行》中还念念不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见贤即“礼”的处友爱才之举,才真正启发了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交友之道。
倪文有别于拙文与栾文、蒋文二说,认为“将‘无友不如己者’句理解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无可厚非。”从而指出:“其中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关键在于对方是否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这个结论,似有两点不妥,一是说孔子交友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这是对的。如果说孔子交友不应有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就不妥了。根据“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以及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交友之道,孔子所交之朋友或在“德”或在“才”等方面皆各有胜己之处,此所谓“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之意也。二是孔子交友不唯在“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方面,对于道德或才学只要有胜于己者,他均好之友之。因此,倪文所解依然不是“无友不如己者”之本义。
以上所述,不知能否对“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所补益?“嘤其鸣矣,以求友声”。(《小雅·伐木》)诚祈诸君鉴而教之!
不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孔子交友之道——答栾贵川先生
倪祥保
始发《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的李金坤先生对“无友不如己者”提出三种可能的解释,我以为基本可资参考,所以选用 “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为了避免对“同类”一词出现理解上的歧义,拙文对此作出过专门说明:“其中不应该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关键在于对方是否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总之,孔子交友之道的基本原则,应是在于他一生努力传播的‘仁’,而不应非常在意和自己比高低(哪怕是在“仁”方面)。”据此而言,我论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精神,与栾先生认为孔子交友之道在于“人而不仁,不足友也”并不矛盾。
而我的观点与栾先生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不赞成“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吕氏春秋·观世》)这样延伸开去的诠释。《论语》有关“交友之道”的相关论述中出现得最多的关键词是“仁”,其次是与“仁”内在意义相近可通的“信”、“忠”等。其中非常强调“必处仁”和“必忠信”,却未见到任何关于“必贤于己”的表述。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所谓“忠信如丘者”,自然可以成为信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则的孔子之朋友,尽管他们都是“不如丘之好学”之辈。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只要有忠信仁义道德品格,即便很多方面不如自己,也不妨碍成为其朋友的。这样的观点,其实与《论语》中“以友辅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文化思想内在一致。
第二,栾先生认为其对“无友不如己者”诠释的“引证的论据比较充足”,因此觉得“在没有新的材料之前,对于这个问题已没有必要再讨论了”。栾先生如此自信,是因为相信自己很好地解决了诠释“无友不如己者”的“语源问题”。其实,栾先生引有关周公交友之道的文字,均在《论语》成书几百年后,即其处在“流”的下方而非“源”的上位。真正有力确证其具有“语源”价值并足以服人的,除《论语》自身具有的相关表述,一般都应出现在不晚于《论语》时代的可靠文字文献之中。
又,栾先生对于诠释先秦经典忽略其“语句意义”、“句式特点”的探究,似乎也不尽可取。很多清代学问家在“小学”方面所下的工夫,在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他们的学问之大和考辨之精。
第三,按照栾贵川先生的观点,孔子的交友之道来自周公关于“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的论说。本文对此难以证伪,但是可以“引谬”。道理很简单,如果栾先生的这个观点及其论述成立,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因此得出显而易见的逻辑推理及相关问题:在孔子眼里,周公时代有谁“贤于”周公?孔子时代,又有谁“贤于”孔子?
非常有意思的是,栾贵川先生不仅显然忽视了我关于“同类”的说明,而且还使用了《论语·宪问》“原壤”的例子。因为就《论语》、《礼记》相关记述而言, “原壤”其人无论如何都不是在品德学问方面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更不可能是“贤于”孔子的人。但是,栾先生却认为他是孔子的“好朋友”——当然,这是事实。在这个例子中,似乎可以体会到孔子在用自己的行动否定栾先生对其交友之道的诠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