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外国哲学  >  19世纪西方哲学  >  正文

【伍俊斌】尼采价值哲学初探

尼采(18441900) 是一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哲学家,在哲学、诗歌、美学等众多领域均有独特建树。尼采哲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 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思想家之一。

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尼采的解读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热潮,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对他的哲学进行解读时得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有一点却是不可否认的,即“重估一切价值”是他全部哲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尼采认为,要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毁以往的一切价值体系。他是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哲学家,对传统道德的反叛贯穿他的每一部作品,他自称要用铁锤从事哲学,要摧毁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所有价值体系,拯救日益颓废的人类。

本文围绕尼采对传统价值的重估展开,主要阐述尼采对传统价值的基石即理性和基督教的批判,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和新价值体系的建构三个方面的内容。

() 理性的迷途

1. 对理性的批判。尼采对一切价值的重估是从对理性的批判入手的,他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批判,其实质是从非理性主义立场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长期以来,理性受到人们的极力推崇,认为它是绝对可靠的,是真、善、美的同义语。尼采却认为理性的基石——逻辑和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概念、判断、推理都是虚构和谬误的结果,根本不能以它们为依据来评判人的使命、价值和意义。理性主义的文化和道德限制、扼杀了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本能和创造性。

尼采自称是“非理性主义者”,认为只有他的“非理性”才具有“大地的意义”,是“大理性”,才能展现人的生命本能,赋予人生价值和意义。那么,他的“大理性”是什么呢? 尼采认为“大理性”就是人的生命本身,一切价值体系都应建立在生命之上,一切道德都应是尊重生命的道德,只有生命的法则才是我们应遵循的唯一人生法则,只有生命本身才是真理和道德价值的基石。尼采认为传统理性的根本错误在于以逻辑为出发点,忽视了自我,忽视了生命本身,而追求所谓的客观真理。

2.“上帝死了”。基督教的信仰本来是与科学的理性相对立的,理应归入“非理性”的范围。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新时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理性主义者高举理性的大旗向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宣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彻底打破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把人们带到一个理性、科学的新天地。但尼采却认为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性是柏拉图主义的斗士,信仰是基督教的骑士,基督教是大众的柏拉图主义。他认为理性主义绝对、永恒的理性原则与基督教所宣扬的绝对、永恒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基督教的道德观念其实质就是欧洲理性派的传统道德观念,它们扼杀了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扼杀了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使人麻木不仁。以这种道德为标准的文化必然是颓废的文化,以这种道德为准则的个人必然是丧失了人的本真和自我的个人,是被异化了的个人。总之,这是一种破坏性的道德。

尼采宣称自己是“第一个非道德论者”,要求抛弃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遵奉的道德。尼采尖锐地指出,基督教的本质是拒斥最高和最低的生命欲望,设置一个作为生命敌人的上帝。他认为基督教比理性主义对本能、肉体、感觉、激情、生命更具敌对性。

尼采发出了“上帝死了”的宣言,开始了继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之后对于上帝的第三次征伐。首先,尼采深刻地指出上帝是人的创造品,它只是一个幻想、一个假定,是人的异化。他认为根本不存在摆脱“现象世界”的彼岸的“真实世界”。他说:“我所创造的上帝,是一件人工品,是人的妄想,如同一切诸神一样! 他是一个人,仅是一个人和自我的可怜的碎片。真的,这种灵魂是从我自己的灰烬和热焰中引出来的。他不是从彼岸来![1]其次,尼采认为基督教仇视人的生命本能、人的价值和理想,它是生命的对立物,是一切堕落的根源。他说:“发明‘上帝’这个概念,是用来反对‘生命’的概念——‘上帝’的概念包含着一切有害的、有毒的、诽谤性的东西,它把生命的一切不共戴天的仇敌纳入一个可怕的统一体![2]

() 一切价值的重估

1. 虚伪的传统价值体系。尼采认为,整个理性世界都是一种价值的虚构,它是以逻辑概念的虚构为基础的,柏拉图以来所有的形而上学以及一切宗教神学体系都是柏拉图的本体论的翻版,都是在他的理念论基础上的虚构。形而上学所设置的最高存在,无论是“上帝”、“天国”,还是“善”都是一种价值设置。“人们为自己造作一切自己的善与恶。”[3]他认为在欧洲理性派和基督教的道德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价值体系都是虚伪的,骗人的,只会使人们迷失自我和失却本真生存,走上一条自我毁灭之路。

2. 对传统道德价值的重估。尼采公开宣告:“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标志着欧洲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价值的重估是尼采一生所从事的重要工作,是他为人类自我认识活动制定的一项最高准则,也是他的哲学的主线,贯穿于他所有作品中。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即来一个一切价值的转换,也就是要对传统的宗教、道德、艺术和哲学所表现出来的价值都来一个破坏,摧毁前人树立的一切偶像,换一个新偶像。其重点是对基督教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出重新估价。

尼采展开了对传统道德的批判:首先,尼采认为传统道德提倡无私,鼓吹平等、博爱,压制了人的个性的发展,扼杀了人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尼采认为自爱和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应成为“我们所应是的那种人——独特的人,无与伦比的人,那种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则的人,那种创造自我的人。”[4]其次,传统道德限制了人的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和自我评价,使人类成为业已定型的动物。最后,传统道德摧残了人的自我意识,使人的“自我”迷失了,它是灭绝人性的罪恶活动。

() 尼采所建构的新价值体系

1. 超人与价值。尼采哲学的本体论是权力意志,他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力意志”论。他认为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是一种消极的,无意义的意志,必然导致对人生的否定,使人悲观厌世,迷失前进方向。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及其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求生存的意志”而是“求权力的意志”。他说:“在求生存的意志的信条上去觅真理,必然迷途:因为求生存的意志并不存在! ……只是有着生命的地方有着意志:但不是求生的意志,我教你——只是‘求权力的意志!’”[5]他指出权力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的生命和意志,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这种权力意志具体来说可分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财富的意志和追求奴仆的意志。尼采认为能否“增加强力感”是评价善恶的唯一标准,能增加强力感的就善,反之就是恶。

尼采的“超人”的实质是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人的价值观相反的新价值观的理想化和人格化。他认为超人是宇宙真正的精华,是全人类的统治者。尼采的“超人”具有如下特征: (1)“超人”是“天才”,是“真正的精华”,是自颁法律、自我评价、自树道德和价值尺度的创造者,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2)“超人”是超越弱者、超越自身、支配世界的强者。他是旧法律、旧道德、旧价值的摧毁者。(3)“超人”敢于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以冒险为乐,傲视一切,专门选择强者与之斗争,在最好的朋友中寻找最恶的人。他不怕斗争、不怕伤害、不怕痛苦,彻底摧毁一切使人堕落、腐化的东西。总之,在尼采眼中,“超人”是超越人类的新种族,他集中体现了人类所不具有的高贵品质和独创精神,是理想世界的建设者,是人类的希望,是人类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尼采的“超人”是权力意志的理想化,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幻,它的存在和真实性就如同上帝一样是一种形而上的虚构。上帝的观念实际上是一千多年来欧洲文化传统的象征者和守护神。尼采宣称:“上帝已死:现在我们热望着——超人生存![6]尼采把“超人”当作挽救人类免于堕落和退化的力量。他认为只有出现了“超人”,人类才有前景,人类的真正目标不是人而是“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尼采的“超人”就是用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和具有上帝意义的理性派哲学的绝对理性概念的。尼采之所以提出“超人”,其用意在于:首先,“超人”代表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超人”来取代上帝意指以上帝和绝对理性概念为基石的基督教和理性派传统哲学的终结,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出现。“超人”是“上升的生命类型”,它不同于尼采所批判的理性派和基督教传统下塑造出来的追求彼岸幸福,压抑生命本能和扼杀生命的下降生命类型。其次,“超人”是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也是衡量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在尼采看来,以前上帝是人类生活的目标,信仰上帝赋予人生意义,现在“上帝死了”,人们处于没有理想目标的价值真空和虚无状态,价值世界出现了空白,必须用“超人”来填补这一空白。最后,“超人”说明人类是一种应当被超越的东西。尼采说:“我教你们以超人。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7]总之,尼采提出“超人”学说,其目的在于确认个人,确认自由,确认人此岸的意志,唤醒人们的自我和自由意识,并以此为基础阐释生命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2. 生命的价值。尼采认为,在传统文化中,生命本能历来都受到敌视和排斥。理性主义的哲学家和道德家认为,理性等于幸福和美德。基督教伦理学家则更进一步认为,物质世界为罪恶之渊,肉体生命为累赘之躯,人们只有努力赎罪,忏悔自己,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和快乐。总之,他们都仇视生命观念。在尼采看来他们是在进行自我欺骗,因为摆脱颓废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他们时常受到本能和无意识的引诱。他们所选择的救援手段也仅仅是颓废的一种表现——他们改变了颓废的表现,却并没有消除颓废本身。尼采认为,要求“绝对理智、清醒、冷静、审慎、自觉、排斥本能,反对本能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疾病, ……必须克服本能——这是颓废的公式。”[8]

尼采认为生命本身是用来构造新道德、新价值观的基础。生命的价值是不可否定的。首先,生命是价值的基础和创造者,生命本身便是价值的标准。“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的鼓舞之下,在生命的光学之下谈论的;生命本身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价值,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评价,生命对于价值来说,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9]其次,生命是道德的源泉。所谓道德,就是按照自然而思想和行动,就是使生命、激情、无意识和本能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和升华。最后,尼采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评价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标准。

3. 人的价值。尼采肯定生命和权力意志的目的,是为了重建人的尊严,树立丰满的自我。尼采认为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动物”,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尼采认为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 人有选择的自由和自我创造性。尼采否定人性中有一种既定的结构。他认为人对自己的本质具有选择的自由,自由是展示人的价值的前提。人还具有自我创造性,人不会满足于自身,不会永远停留在一点上,而是不断地向上,不断地从高于自己的东西那里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不断地扩展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并以此克服自身的局限性。(2) 人的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求得生命的保存和生命的长久,而在于求得生命的伟大和对周围事物的支配权、统治权,这是永不枯竭的创造性生命力的本性。(3)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是权力意志。一切健康的、旺盛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应占据对其他人的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一切弱小的、衰退的生命都是没有价值的,理应被支配和统治。

() 结束语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后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况,他开始了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等一系列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索,并试图创造出一种不以上帝为依托的、全新的道德价值表。他开始了十分可贵的探求:他揭开了传统道德“正义”、“仁慈”的假面具;揭露了它们压抑、扼杀生命本能,否定人的自由,否定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罪恶行径;他力图让人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恢复人的自由和尊严;他倡导人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奋发有为、富于创造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十分深刻且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的哲学所内含的深刻矛盾也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价值观中。他价值观中的有些思想是片面的、错误的,例如:他提出人的本性是自爱和自私,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最大的恶就是最大的善,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他把“强者”与“弱者”对立起来,力主“强者”胜“弱者”,“超人”胜“凡人”;他没有从实践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说明人和人的自由,他所说的人和人的自由是抽象的等等。

【参考文献】
[1] [3] [5] [6] [7]尼采.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9 ;66 ;139 - 140 ;363 ;5.
[2]尼采. 看哪这人——尼采自述[M] .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10.
[4]戚仁. 上帝死了[A] . 尼采文选[C] . 三联书店,1989 :313.
[8]尼采. 偶象的黄昏[M]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0.
[9]洪谦.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 . 商务印书馆,1964 :15.

(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