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外国哲学  >  19世纪西方哲学  >  正文

【杨深】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开创了现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学派,同时创立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并因此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其主要代表作有《社会重组所必需的科学工作计划》(1822)、《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论实证精神》(1844)、《实证主义概观》(1848)、《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和《主观的综合》(1856)等。

一、人类理智发展的三个阶段
孔德生活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封建王朝势力与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复较量的时期,连年的国内政治动乱和对外战争严重破坏了法国的社会稳定,阻碍了法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和经济发展。面对法国的内忧外患,以重建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孔德早在1822年发表的《社会重组所必需的科学工作计划》中就指出,当时法国有两种不利于社会安定的运动,一种是以国王为核心的封建复辟活动,一种是革命人民反抗王朝复辟和新贵族专权的活动,前者是倒退的,而后者则是无政府主义的。为了建立和维护工业社会的新秩序,必须努力寻找一条消除这两种不利因素从而重建社会组织的道路。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德提出了创立符合近代科学精神的实证哲学的主要宗旨:首先,运用实证哲学提供的合理方法,发现人类精神一般发展的历史规律,清除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有害影响;其次,以实证哲学指导教育体系的改造;再次,以实证方法推动各门科学的进步;最后,以实证哲学作为改造社会和重建社会秩序的基础。
从孔德关于实证哲学的基本原则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吸收了近代哲学家培根、笛卡尔和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现象主义以及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尤其赞赏培根关于一切知识都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经验主义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实证哲学的基本出发点。他说:“自培根以来所有优秀的思想家一再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知识之外,没有真实的知识。……一切实证的理论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1]
正是从这种经验主义原则出发,孔德提出了“实证的”这个特定术语,用来表达其新哲学精神不同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性质特征,并在《论实证精神》中详细解释了这一术语的六种含义。他说,西文中所谓“实证的”原有含义之一是“真实的”,这正好与“幻想的”相对立;含义之二是“有用的”,与“无用的”相对;含义之三是“确定的”,与“犹疑不定的”相对立;含义之四是“精确的”,与“模糊的”相对;含义之五是“肯定的”或“建设性的”,与“否定的”或“破坏性的”相对立;含义之六虽然不是这一术语的原有含义,但却与前五种含义紧密联系,即“相对的”,而与“绝对的”相对立。正是根据实证哲学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这些原则区别,孔德开了现代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先河。
在《实证哲学教程》第一课中,孔德自称发现了一条人类理智发展必然遵守的基本规律:“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每一个知识分支,都相继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状态,或虚构状态;形而上学状态,或抽象状态;科学状态,或实证状态。换言之,人类精神出于其本性,在它的每一种探索中,都相继使用了三种性质根本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哲学方法:首先是神学方法,随后是形而上学方法,最后是实证方法。由此产生了相互排斥的三类哲学,或三类关于全部现象的一般的观念体系。第一类是人类理智的必然出发点;第三类是它的确定的最终状态;第二类不过是用来作为过渡的。”[2]
不仅人类理智的发展要相继经历这三个阶段,而且既然个人的理智发展和教育过程必然与人类的理智发展和教育过程相同,那么个人理智发展的主要阶段就必然重现人类理智发展的主要阶段。因此,每个能达到现代理智水平的人都必然相继经过三个阶段:童年时期是神学家,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即实证科学家)
二、实证科学—哲学体系
在人类理智发展三阶段规律的基础上,孔德将当时的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系统化,创建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历史联系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哲学实证体系。早在18世纪,以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和达兰贝尔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就已经将当时的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建立起以《百科全书》为标志的知识体系。此后,圣西门又提出了建立实证的科学知识体系的设想。然而,正是孔德依据其实证主义哲学的思想原则创造性地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行,其成果就是他的《实证哲学教程》。与百科全书派相比,孔德在两点上超越了前者:其一是将各门科学按照其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逻辑上相互依存的顺序重新安排成一个有序的实证科学—哲学体系,其二是创立了具有实证科学性质的社会学,并将其包括进统一的实证科学—哲学体系之内。
首先,孔德在创立他的实证科学—哲学体系时,提出了安排各门科学在整个体系中的顺序的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必须根据各门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的现实关系进行自然的分类,也就是根据各门科学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不同程度、产生的先后和相互之间的依存性来安排其次序。第二个原则是,既然人类理智发展的规律已经说明,每一个科学分支都相继经过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种不同的理论状态,那么各门科学在实证科学体系中的序列就是由它们相继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支配,最终达到实证状态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在孔德看来,第二个科学发展的原则与第一个科学分类的原则是统一的,各门科学发展到实证状态的先后顺序与各门科学分类的次序大体上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孔德说道:“这么一种秩序,就其性质来说,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理的,二是历史的;首先必须承认二者必然汇合到一起;前者在于按其次第互相依存的关系来安排学科,使每一门学科都以前一门学科为基础而又为后一门学科做准备;后者规定按其实际形成的进程进行安排,总是由古及今。”[3]“人们由此便逐渐发现六门基本学科不变的序列:既是历史的和学理的,同时又是科学的和逻辑的。这六门学科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第一门必然作为独一无二的出发点,最后一门是整个实证哲学的唯一基本目标;按其性质来说,实证哲学从此被视为构成不可分割的体系……”。[4]这就是孔德实证科学—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而且也是他实行教育体系改造的基础,他所主张的实证科学教育就是按照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学科发展序列所实施的全科教育。
孔德认为,就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来说,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都相继摆脱了神学与形而上学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实证科学的状态,唯有社会科学还处于形而上学甚至神学的支配之下,他自己的使命就是创立具有实证科学性质的社会学,并将其囊括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实证科学—哲学体系之内,成为整个实证科学—哲学体系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标,并把它作为改造社会和重建社会秩序的基础。孔德所说的社会学的含义要比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学的含义广泛得多,它相当于研究一切社会现象的广义的社会科学,而且孔德把社会学看作自然科学的直接延伸并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实证性质,因此孔德最初把它称为“社会科学”和“社会物理学”。
孔德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在他看来,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无非是从植物和微小动物逐渐发展到食肉动物和猿类的整个生物界不断进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所建立的人为秩序可以被看作自然秩序的单纯延伸,因此社会现象也不可避免地遵循着某种“自然规律”,而探讨人类社会生活规律的科学(即社会学)也就是探讨自然规律的科学的直接延续。从研究方法来说,既然社会学与自然科学是统一的实证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两者具有同样的实证性质,那么自然科学以观察为基础的实证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所以,必须把观察优越于想象的方法论原则引入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之中,因为观察的方法是使人类在包括社会研究在内的任何领域中摆脱任意性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社会学研究还要运用一种独特的“历史方法”,即通过对各种历史事实的观察、综合与归纳,以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倾向的发展趋势。从社会学内部的学科划分来说,既然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具有类似的结构,那么社会学与自然科学也应该具有类似的内部学科划分:力学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生物学可以分为“生物静力学”(解剖学)和“生物动力学”(生态学),因此社会学也可以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的静态结构和存在秩序,后者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发展和进步规律。总而言之,孔德的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三、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首先,孔德将其社会静力学界定为关于“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5]其基本任务就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有机体进行解剖式的分析,从而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各种组成部分,考察这些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协调以便维护社会存在的秩序,然后在此基础上阐明社会和国家的形成过程。孔德认为,从社会静力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人、家庭和社会。第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小要素,个人的特性对社会的特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它具有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因而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基础。“但是在这方面,家庭生活仍将是社会生活的永恒学校,无论是服从还是命令都必须在其他一切场合尽可能接近这一基本模式。”[6]第三,社会是以家庭为其组成单位的一个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各器官不同功能的精密协作一样,社会有机体也是以不同分工的协作为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的。随着家庭之间交往的增加,产生了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以感情为纽带的家庭培育了个人服从命令的社会性,当个人进入社会时就会在理智的作用下自觉地服从社会分工,并以各种手段自然地协作,努力实现共同的社会目标。孔德说:“这显然是我们的社会有机体的固有特征,以及它高于所有个体有机体的必然优势的主要原因。”[7]随着具有共同职业的人们与其他职业的人们之间冲突的发展,为了干预和调解这些冲突以便保障社会的共同利益,于是就产生了政府和国家。概言之,在孔德看来,社会的形成过程就是从受极端利己的本能支配的个人发展到具有初步社会性的家庭,再由家庭间的交往发展到分工协作的社会,直至形成协调各个职业群体利益的政府和国家。
孔德将其社会动力学界定为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8]它的任务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向、发展速度和社会进步的规律。首先,孔德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人的动物性逐渐减弱,而人的理智、道德和社会性则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其次,孔德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有机体及其生活的环境两个方面。就人的有机体方面来说,影响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因素包括人的厌倦情绪、人的平均寿命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四、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最后,孔德在其社会动力学中专门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他继承并发展了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孔多塞和圣西门等人关于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理性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的思想,明确肯定在促进社会进化的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中,理智的进化是起着原动力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他说:“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理智的进化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类进化总体的必然占优势的原理。……毫无疑问,社会的历史尤其是由人类精神的历史所支配。”[9]因此,“从事对社会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直接考察,尤其要思考……人类精神不可避免的进程所固有的自然规律。不过在我看来,这样一种理论的真正的科学原理完全由我在1822年发现的哲学大规律所构成,即关于我们的理智在任何一个思辨领域总要经历的三个一般状态——最初的神学状态,过渡的形而上学状态和最后的实证状态——的必不可少的恒定序列的规律。”[10]于是在孔德看来,既然人类精神的进化支配着人类社会总体的进化,那么人类精神进化的规律就成为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规律,而人类精神进化的三个阶段也就相应地构成了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三个阶段。
孔德首先指出,与人类精神进化的“神学状态”相应的是“神学和军事的社会制度”的时代。[11]在这种精神和社会的状态下,所有一般的和特殊的理论观念都是超自然的,而所有一般的和特殊的社会关系也都是军事的;政治上实行“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僧侣阶级和封建阶级在社会上占据着特权统治地位,征服成为社会唯一永恒的活动目的,军事力量成为统治人们的有力工具,社会秩序主要依靠军事征服和神权统治来维持。在这个时代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城邦制国家,发展出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人们表现出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崇拜的情感。这一时代大致相当于西欧从远古到中世纪前期的历史时期。
其次,与人类精神进化的“形而上学状态”相应的是“批判的时代或革命的过渡时代”。[12]在这个时代中,科学思想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运用理性作为批判的武器,对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发起了攻击,用对自然的崇拜取代对上帝的崇拜,神学和军事的社会制度开始解体,形而上学学者和法学家占据了政治舞台;战争和征服已不再是社会的唯一目的,生产逐渐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目的,生产者也逐渐摆脱了奴隶地位,开始取得与军人相对的若干权利。这是一个从神学和军事的时代向科学和工业的时代转型的时期,大致相当于西欧从中世纪后期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时期。
最后,与人类精神进化的“实证状态”相应的是“科学和工业的时代”,或“理性与和平的社会制度”的时代。[13]在这个时代中,科学获得了广泛的普及,所有一般的和特殊的理论观念都发展成为实证性的;工业巩固了它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一切特殊的社会关系都逐步在工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工业组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成为社会唯一恒常的活动目的。与前两个时代相比,这一时代超越了企图恢复旧秩序的保守主义和激进批判的无政府主义,其社会制度可以同时兼顾秩序和进步两方面的要求。在政治上,孔德赞成共和政体,并且主张把精神的权力与世俗的权力分离开来,由学者和科学家掌握精神领域的权力,同时由银行家、工业家和商人掌握世俗领域的权力,后者实际指导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管理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并对正确运用资本以保障公众的劳动和生活负有道德上的责任。这一时代实际上就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孔德认为,这一时代的社会制度是“最适合人类本性的形态,在那里,一切繁荣社会的手段都符合人自己最完善的发展并得到最直接的享用。”[14]因此,它是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完善的终极形态。
五、秩序与进步
如前所述,孔德的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而且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因此,秩序与进步的关系的理论是他的实证社会学的一个中心内容。在他看来,既然生物学中存在着平衡与进化的关系,那么在社会学中也必然存在着与之类似的秩序与进步的关系。孔德认为,为了克服倒退学派的神学精神和批判学派的形而上学精神这两种极端观点的各自缺陷和无谓斗争,就必须实现秩序精神与进步精神的伟大结合,而只有实证哲学才能同时满足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秩序与进步两大基本条件的要求,因为实证哲学认为,“秩序向来是进步的基本条件,而反过来,进步则成为秩序的必然目标。”[15]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在孔德看来,如果人们都接受并采纳了实证哲学的这种社会理论,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维护秩序和保证进步的双重目标。“秩序与进步”因此成为孔德实证哲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经典概括和标志性口号,并被他的信徒镌刻在孔德的墓碑之上。
在孔德看来,大革命以后的法国社会最主要的困难本质上不是政治性的而是道德性的,因而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多地取决于舆论和风俗而不是制度。因此,为了完成重建社会秩序的任务,必须从改造人们的观念开始,然后过渡到改变道德习俗,最后转向政治制度的重建。按他的话说就是:“首先是精神上的重建,然后是道德上的重建,最后是政治上的重建。”[16]所谓精神重建就是在大众之中推广系统的实证科学和哲学的教育,而道德重建就是用实证主义的社会道德理论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前面曾说过,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就是从受极端利己的本能支配的个人发展到具有初步社会性的家庭,再由家庭间的交往发展到分工协作的社会。孔德据此进一步提出,与这三个社会发展层次相对应,人类道德的发展也有三个形态:第一个形态是完全利己主义的“个人道德”,第二个形态是获得初步社会感情和群居性的“家庭道德”,第三个形态则是爱他主义的“社会道德”。这种社会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形态,其基础就是他自己所提出的实证主义道德理论。孔德认为,在神学信念逐渐失去维护道德规范的权威之后,真正的道德必须最终建立在实证精神的基础上。孔德倡导实证主义社会道德的实质就是要用道德的力量约束社会各阶级的利己冲动,调和各种政治倾向的对立,避免危害工业社会新秩序的暴力行为,把批判运动转变为广泛的建设运动,通过道德重建达到政治重建,最终实现重建法国社会新秩序的根本目标。
18482,孔德创建了以“秩序与进步”为基本宗旨的实证主义协会,并且相继出版了《实证主义概观》和《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在《实证主义概观》中,他进一步强调了爱他主义道德的作用,把最初的“秩序与进步”的口号增补为“爱为吾人之原则,秩序为吾人之基础,进步为吾人之目的”的新口号,[17]并且正式提出了“人类教”的学说。他提出,实证主义要用对人类的崇拜完全取代对上帝的崇拜,并且用博爱的感情取代个人拯救和利己主义的思想。孔德在其晚年创立的人类教实际上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与封建迷信和天主教等有神论宗教不能混为一谈,却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三不朽”观念有几分类似。
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有其历史局限性,其设想的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最高和最后阶段被看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完善的终极形态,显然与历史发展不相符合。
 
【注释】
[1]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Premier (《实证哲学教程》第1), 5e Edition, Paris: Librairie C·Reinwald, 1907, p.5
[2]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Premier (《实证哲学教程》第1), p.2
[3][4] 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6870页。
[5]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Quatrième (《实证哲学教程》第4), 5e dition, Paris: Librairie C·Reinwald, 1908, p.283
[6][7][8][9][10]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Quatrième (《实证哲学教程》第4), p·304309328341-342344
[11]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Cinquième (《实证哲学教程》第5), p.158
[12]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Cinquième (《实证哲学教程》第5), p.260
[13]Auguste Comte,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Tome Sixième (《实证哲学教程》第6), 5e dition, Paris: Librairie C·Reinwald, 1908, p.1
[14]孔德:《社会再组织之科学基础》,转引自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123页。
[15][16]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4066页。
[17]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概观》,萧赣译,商务印书馆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月。录入编辑: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