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坤 等】“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
《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
李金坤
《论语·学而》中,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旨在
“无友不如己者”主要释义有三
笔者愚目所及,“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约有下列三端。
其一,解读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或“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主此说者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朱熹《论语集注》、皇侃《论语义疏》、杨伯峻《论语译注》等皆持此说;此外还有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赵杏根《论语新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论语通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等等。
其二,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即与忠信品德相同的人交朋友。如,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商聚德《论语辨疑二则》(参见《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唐满先《论语直解》(见《十三经直解》第四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杨润根《发现论语》(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版),钱逊《儒学圣典〈论语〉》(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安作璋主编《论语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方铭《
其三,注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谓在某些方面总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朋友。此解代表有:夏剑钦主编《十三经今注今译》,老朴、胡山、肖石《学论语》(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版),蒋沛昌《论语今释》(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月版),等等。
上列三说,究竟何说更切合孔子之原意呢?
前两种释义不合交友之逻辑
窃以为,“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诸家对“无”、“友”二字词性与词义理解的差异。根据
就上述三种不同释义观之。第一种理解“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或“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则将“无”字当做禁止副词“不要”意思来解释,将“友”字当做名词性动词“交朋友”意思来解释。第二种理解对“无”字、“友”字的解释,与第一种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乃结交对象有差异,前者是“不如自己的人”,后者是“不同类的人”(指在“忠信”方面不相同)。第三种理解“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则将“无”字释为“没有”讲,将“友”字释为“朋友”讲,其释义之词性与词义皆与前二说迥异。然而,笔者以为,恰恰就是第三种这一自然而朴实的解释,才最为切近孔子“无友不如己者”之原意。
先看第一种释义。其症结主要在于不合常人交友的思维逻辑与实际情形,对君子而言,则更是如此。《群书治要》引《中论》云:“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慎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如一定要坚持必胜己者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这是交友双方换位思考之后的必然结果。如果作为自己所交朋友的另一方也像自己这样坚持“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还何交友之有?很显然,第一种释义是不合交友之逻辑的,自然有悖于孔子之原意。
第二种释义基本与第一种释义相同,仅是将“不如自己的人”更明确地指为“不同类的人”。所谓“不同类”,由孔子这段话意观之,当指不同于自己“忠信”的一类人。《荀子·大略》指出,“友也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强调“道同”的交友条件。此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者也。这些说法,初看似乎有些道理,其实,与第一种释义一样,也是行不通的。能够跟与自己一样“忠信”的人交朋友,固然很好,但若所交朋友虽非在“忠信”方面与己同类,却在学识本领、聪慧仁爱等方面有胜己之处,那么交不交朋友呢?传统道德中亦有“择善而从”、“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等说法,所以,第二种释义也不妥。
“以孔注孔”是正解《论语》之路
第三种释义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即作为朋友,总是有其胜己之处,当是切合孔子之原意的。
孔子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要自重、自尊;第二,要尊重别人;第三,以人之长而补己之短,闻过则改。此三层意思具严密的逻辑关系。孔子所说“无友不如己者”,则是以双重否定之形式强调学习友人长处的重要性。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向友人学习,这正是“尊人”。而“尊人”这层意思,在孔子这段话中颇具过渡桥梁的关键性作用:自尊,就是须有信心;尊人,就是须具谦逊好学之心;而改过,则是自尊与尊人的结果。倘若将“无友不如己者”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与孔子一贯尊人的谦逊品格是扞格不入的。
此外,孔子倡导谦虚谨慎、见贤思
综上所述,把“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当是最接近孔子原意的。
再探“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
栾贵川
《中国社会科学报》
“无友不如己者”一语,《论语》中共出现两次:一次在《学而篇》第八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大意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如果自己不敦厚、庄重,就不会有威仪;即便读书,学业也不会牢固。在品德上,要讲忠诚和信用;在交友时,不和在品学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另一次在《子罕篇》第二十五章,其记:“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对前引《学而篇》第八章后半章内容的重记,只是把“无”字记作“毋”。古汉语中,“无”、“毋”两字相通。而内容重复出现的情况,在先秦典籍中也是常见的。
“取友必令胜己”:古注并无异议
事实上,“无友不如己者”在历代权威注释中,并不存在任何异义。“无”为否定词,“友”为结交、交友之义。这句话的含义十分明确: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对于《论语》中的“无友不如己者”,现存最早的古注保存在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该书卷一明确解作:“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胜己,则己有日所益之义;不得友不如己,友不如己,则己有日损。故云‘无友不如己’者。”北宋邢昺在其《论语注疏》中增释了新意,说:“‘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邢昺强调了道德标准,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则不作创新,他说:“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其《论语正义》中,对前代注释亦无任何异议。
由此可看出,历代经学家在对此句的理解上并不存在大的分歧。
“无友不如己者”取意于周公
其实,“无友不如己者”一语的释义,在《论语》中即可印证。《子张篇》第三章记:“子夏之门人问交(按,“交”即交友之道)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大贤”对众人可以做到“容”,但并不是结交为“友”,而“人将拒我”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之不贤”,这岂不正是“无友不如己者”?
唐代李汉在其《〈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记曾子说:“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亲”即亲近、结交之意。北周经学家卢辩在其释诂中的引述更加清晰:“人而不仁,不足友也。故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我等,我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吾所与处者,必贤于我。’”
《孔丛子》卷中《陈士义》记,孔子的七世孙子顺曾出仕魏国相,魏国人“东里闾空腹好自贤,欲自亲于子顺,子顺不下。或曰:‘夫君子之交于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东闾子疏达亮直,大丈夫也。求为先生役,而先生无意接之斯者,无乃非周公之交人乎?’子顺曰:‘此吾所以行周公之行也。夫东闾子外质顽拙,有斯疏直,然内怀容媚谄魅,非大丈夫之节也。’”这里“周公之交人”、“周公之行”,正是指周公“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原则。
由此可见,“无友不如己者”是孔子对周公原话的概述或复述。
何谓孔门“朋友之道”
皇侃在其《论语义疏》卷一还对“朋”、“友”分别作出解释,他说:“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正如《论语·子罕篇》第三十章所记:“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共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朋友之道”是孔门师徒的一个重要话题,《论语》中记有不少有关交友的章节。孔子认为,朋友间相处,应该“切切偲偲”(《子路篇》第二十八章),即坦诚地相互批评,以达到“责善”的目的,而不是为保持“一团和气”而宽容对方的错误。《季氏篇》第四章记,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谅”指诚信;“便辟”音pián bì,指熟习、擅长取得宠爱、宠嬖;“善柔”,是指善于表现出柔顺的样子;“佞”即夸夸其谈。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九解释为:“盖‘便辟’是体柔,即所谓‘足恭’也。‘善柔’是面柔,即所谓‘令色’也。‘便佞’是口柔,即所谓‘巧言’也。”即孔子认为,结交正直、讲诚信、见闻广博、在品德和学养上胜过自己的人,对进德修业有益;而结交谄媚取宠、阳奉阴违、夸夸其谈的人,只会使自己变坏。
《说苑》卷十七《杂言》中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材料,其记,孔子生前曾断言:“丘死之后,商(卜商,即子夏)也日益,赐(端木赐,即子贡)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悦)不如己者。”该书同卷还记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这是对“无友不如己者”一语最好的注脚。
曾子直接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他说:“与君子游,苾(bì,浓香)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常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
所以,曾子提议:“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篇》第二十四章)即君子以诗书礼乐来聚会朋友、再以朋友来培养仁德。由“文”而“友”,再从“友”到“仁”,三点一线,颇便实践,体现出曾子一贯治学修身的风格,这也是孔门高足的共同特点。
后世儒家细化了曾子的观点,提倡主动结交好的朋友,使学子在学校内所学与社会上的交游习染统一起来。《礼记集解·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并进而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汉代刘向在其《说苑》卷一六《谈丛》中,同样表达了这个观点,其记:“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总之,“良师”、“益友”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尽管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语义如此清晰,后世却也衍生出形形色色的“释读”结果。比如,现代的一位文学家曾如此“解读”:“
误读古代经典的原因多种多样,或不了解其具体语境,或没有对原书及相关典籍作全面、深入、系统领会,再或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望文生义,想当然耳。这都是要不得的。
也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
蒋国保
《中国社会科学报》
探讨孔子原意当守三个原则
究竟哪种解释“切合孔子的原意”,并非依据某种逻辑即可确定,而须就孔子的说法作具体分析。这一分析,当守三个原则:1.时代性原则,孔子的思想只能是其所处时代的思想,不能将孔子思想的现代解释等同于孔子的思想;2.贯通性原则,不能孤立地解释孔子的某句话,而须将其置于孔子整个思想之内在联系中来理解与解释;3.合语法原则,将孔子地道的说法还诸孔子,不能用现代语法来判断孔子的说法,以为不合现代语法的说法就不合情理,当有别解。
由此,笔者就
朱熹论“无友不如己”
首先,
就孔子本意来讲,他所以强调“无友不如己者”,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对人有益的交友原则,而非如康德般追问交友何以可能的先天命令。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从交友何以可能的角度去把握“无友不如己者”合理与否,而该从哪种朋友对自己有益而无害的角度把握,如此便不存在逻辑不通的问题了。
此外,有人曾问朱熹:“择胜己者为友,则胜己者必以我为不如己而不吾友矣。”朱熹认为,这样的疑问“多是被‘不如己者、不与为友’底意思碍却”所致,未必不是无谓之问,因为两者“其实本不相背”。朱熹进而回答了三点:其一,希望找胜过自己的人交朋友,合乎人之常情:“此求之过,大凡师则求其贤于己者,友则求其胜者,至于不肖者,则当绝之”;其二,孔子之说是为救治时人好亲近不如己者之弊病:“圣人此言,非谓必求其胜己者,今人取友,见其胜己者则多远之,而不及己则好亲之,此言乃所以救学者之病”;其三,孔子这一交友原则,决不可能导致交不到朋友的后果:“这是我去求胜己者为友,若不如我者,他又来求我,这便是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以上引文均见《朱子全书》卷十)笔者无意以朱熹的论述代替应有论证,但若如今仍以同样逻辑来质疑有关理解(即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之合理性时,有必要参照上述回答。
从“以友辅仁”看“无友不如己”
其次,对于正确理解“无友不如己者”,
就这种价值取向来判断,“无友不如己者”是积极的交友原则,强调人要不断向贤于自己的人学习,以促进自己不断进步。这在现代仍不失其正面意义,并无必要以玄妙的诠释来改变其本来含义。
“無”字作何解
再次,笔者认为,将“无友不如己者”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语法上也难以成立。
对于“無”,《说文解字》释为“亡也”,而“亡”字《说文解字》又解为“逃也”,本义似乎是“逃亡”。而在《论语》中,它的确有“没有”、“不”、“不要”等多种用法。
既然如此,“無友不如己者”中的“無”字究竟作“没有”还是作“不要”解,必须比照《论语》中相同用法来确认。笔者看来,在《论语》中,与“無友不如己者”相同的句式,有“無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無加诸人”(《论语·公冶长》)、“無攻人之恶”(《论语·颜渊》)、“無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这四句。从这四句看,“無”字要么是否定副词,当解作“不”;要么是禁止副词,当解作“不要”,但紧接“無”字之后的字均是动词,而且动词后的短语一律为该动词的补语。准此式来解“無友不如己者”,则“無”字只能作“不要”解、“友”字只能作“交友”解。只有这样解,“友”字后的“不如己者”四字作为动词“友”(名词动词化)的补语才是合语法的。如果将“無”字解作“没有”,而将“友”字解作名词“朋友”,则在“友”字后的“不如己者”四字就成了名词“友”的定语。可是,将定语放在名词后的用法,笔者在《论语》中找不到佐证。
“无友不如己者”集讼拾得——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三位先生探讨
倪祥保
因此,“无友不如己者”的直译就是“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和我一样(的)”,其意译即“不与我同样类型的人就不与他交朋友”。其中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关键在于对方是否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如有周公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因
“李文”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有三解:“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其赞同第三种解释。栾贵川和蒋国保两位先生的文章则不约而同地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应当作“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解。而笔者的观点与三位先生不同,认为应理解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更好。主要理由如次:
第一,首先从语句意义分析方面来说,如何方能尽可能正确解读“无友不如己者”?笔者的基本方法是用先秦多见的语法现象来提供相对直接而有说服力的解释。不言而喻,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语义分析来说,将“无友不如己者”句理解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怎样证实这一理解更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因而更为“尚简而通”。
在先秦权威的文字文献中,常使用各种“否定之否定”句式来强化其正面的肯定表述,如《诗·邶风·旄丘》中的“靡车匪东”(直译为“不是车就不去东征”,意思是说,“凡是车都用于东征了”,可见穷兵黩武之极);《诗·邶风·北风》之“莫黑匪乌”(直译即“不黑的就不是乌鸦”,意译即“不是黑的就别装作乌鸦”);《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意思也可这样翻译:看的都应该是符合礼数的,听的都应该是符合礼数的……其中“靡(无)”、“匪(非)”、“莫”、“非”、“勿”等不同否定词的词性、用法及意义均需根据上下文而确定,并不能过分拘泥。而不可忽视的是,上述几段语句的句式特点都是:“否定词+名词(或形容词、动词)+否定词+……”。
据此,“无友不如己者”一句中的“不”、“如”在句中的相关意义应是有所断开而不是紧密连接的,也就是说,不能将其理解成现代汉语中的“不如”。因此,“无友不如己者”的直译就是“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和我一样(的)”,其意译即“不与我同样类型的人就不与他交朋友”。其中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关键在于对方是否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如有周公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第二,栾贵川和蒋国保两位先生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孔子在阐述自己的交友之道,确实抓住了关键,应该是更好的解释。但是,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还是“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
相对而言,似乎“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是更好的。也许因为潜在地认同本文的看法,所以“栾文”特别引用《说苑》记载孔子说的话是:“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且明确无误地指出:“这是对‘无友不如己者’一语的最好注解。”“蒋文”则用孔子的“以友辅仁”来强调孔子的交友之道“主要是为了提升道德境界”。
应该承认,成就孔子的因素有很多,交友之道想来也肯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孔子的交友之道确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不耻下问”乃至“有教无类”等,就缺乏了立论的根据。
第三,不论怎么解释,若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必定存在许多难以服众的因素,甚至还可能导向负面理解,并产生消极影响。《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或许也是本文观点的一个佐证。
总之,孔子交友之道的基本原则,应在于其一生崇拜修炼并努力传播的“仁”,而不应非常在意和朋友比高低(哪怕是在“仁”方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