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苏豆芽】寻找自己的生活哲学

 

发现《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这本书,是因为要出席一个活动而去了雕刻时光书店。活动开始之前的时间里,随意翻看打发时间,赫然发现这本书。当时,我刚刚度过了职场上难熬的过渡期,一切开始进入正轨,平和缓慢起来。然而之前的长时间的焦躁急促的生活也显示出它的破坏力来,我原本不足90斤的体重,在那年夏天,跌至76斤。结婚不到一年,夫妻感情还好,但也常常因为疲倦工作了一天之后对对方不耐烦。

因而,当时我正在努力把注意力分给生活,遇到这本书,可以说恰逢其时,受益颇多。我把这本书推荐给网络上的朋友,我特别推崇,可以说是它在奠定我的生活哲学的基础,但有一些朋友并不觉得这书好在哪里,正是跟我前面讲的这些有关。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你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角色,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角色之间不停地转换的时候,你仍然希望在众多角色的期待下,会保持着一个本真和独立的自我,这个时候,读这本书,就真的体验出来它的好了。

当然,我格外地感激早一点遇到了此书,像送给30岁前的自己一个珍贵的礼物。在30岁前的每一天忙碌细碎的生活里,努力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些原则,慢慢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我30岁之后生活的质量,就都靠着这些了。

从这本书里学来的原则和习惯,将会影响一个家庭和一个女人的幸福感:

1、有意识地净空头脑,保持清醒、专注和从容。

当工作要务、家庭琐事、自己的某些顾虑和担忧充满大脑,人会觉得不开心,同时也不利于事情的良好解决。平日里有意识地、规律地进行“净空头脑”。用笔把需要的做的事情,自己的烦忧逐一地列在纸上。按照紧急重要程度排序,逐一去解决。在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大脑就只专注于思考这一件事情。

我每天早上列出一天的待办事项,每周日下午都会写写总结。随时有了需要做决定和改变的问题,都会用纸笔写下自己的期待和担忧。

2、晨间的例行工作和处理要务决定一天的状态

养成早起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早起例行工作,比如晨跑、晨读等习惯。忙碌的日常一天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就从早上的时间里争取出来。

3、订制规则,给自己也是给他人

本书特别提到的,德国人非常重视休息。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休息的时候就完全休息,绝不工作。周末不做工作的事情。

设立开始和关闭的开关。比如,晚上9点之后绝对不收看工作邮件,不谈论工作上的事情。周六上午用来做家务,下午就完全放松和休息。

这样的规则,既是自己给自己订制的,同时也慢慢渗透给身边的人。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生活非常规律,非常有原则的人。对方也就不会在不恰当的时间打扰。

这样,即便在忙碌和繁杂的工作生活里,只要每天能有那么十几分钟,每周能有几个小时的这样的时间,人就不会觉得身心俱疲和对生活心生厌倦。

4、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舒适

人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不仅这本书里提到,在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里也提到这一点。家居的布置,一切以便于打扫为前提,以简洁舒适为目标。

人在家中,能感到放松,自在和享受宁静。应该花一些心思在家居布置上,比如布置一些充满宁静和稳定性象征的花草、艺术品等等。

5、有效率地做好家政管理

包括一些重要的信息档案、票据、纪念物品、财务收支等,有规划有技巧地整顿好。日常即做好这些事情。养成习惯,让所有的信息和物品都井井有条。

6、形成自己的个人生活风格,包括食物、穿衣、交际。

一个人的习惯点点滴滴汇聚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厨艺、穿衣品味和人际交往中的习惯等等。不随波逐流,拥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慢慢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稳定的习惯。

本书作者是一位日德混血,她从自己德国的外公外婆、自己母亲身上学到很多生活经验:“学习整理、整齐,喜欢上它,你就能省下很多时间和心力。”

我非常崇尚德国人的理性和严于律己的习惯。这种特质给人“靠谱”的稳定性,正是因为有了对必要事情的理性处理和预先计划,我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放任自己感性的情绪和拥有更多随心所欲的空白时间。生活的诸多可能、奇遇和精彩,你得预留空白时间,它们才有机会到来。

《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门仓多仁亚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原载《燕赵都市报》20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