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徐亦让】哲学上的“元”

“多元化”的思想,现在成了哲学界的一种时尚,连“指导思想”也要如此。这是一个大问题。

哲学上的“元”,不是说世界上有多少种事物就有多少个“元”,而是说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有一个“来源”或“本原”。前者是世界的多样性,后者是世界的统一性。世界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矛盾。物质(存在)和精神(意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对范畴。说世界多样性统一于物质的叫“唯物论”,说世界多样性统一于精神的叫“唯心论”,说世界多样性统一于物质和精神的叫“二元论”。世界上除了物质和精神以外就没有第三种事物,所以也没有“三元论”,更不要说“多元论”了。

实际上,物质和精神也不是真正的“二元”。因为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人脑的产物,而且既不是人脑所固有的,也不是人脑自身的产物,它是物质(自然和社会)在人脑中的反映,二者在本质和内容上是同一个东西。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这在哲学上叫作“第二性”,而不是“第一性”的东西。可见,“二元论”是唯物论不彻底的表现,世界上真正的“元”,只有一个,即物质,不能“多元化”。

那么,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不能叫作“元”呢?因为一切具体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于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过程中,不追根求源,就无法理解其本质。

比如:人是什么?早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人是两脚无毛的动物;人是社会(集体)的动物;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我思,故我在”,连胃和肠在人身上都有精神性;等等。虽从某个侧面说明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但不了解人的本质。因为忽视了人的存在,和其他动物一样,首先需要吃饱肚子。但人不像其他动物,只靠本能取得现在食物,而是靠创造工具生产食品。可见人们开始生产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生产力把自然物质转化为动物界从未有过的人所需要的产品,形成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创造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形成人们之间一套复杂的相互关系。

因此,“社会”不是个人组成的“集体”,而是这些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的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随物质生产发展而变化,经济形态的发展被视为自然史上的一个过程。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它表明其他对“人”和“社会”的理解都是片面和错误的,真理只有一个,“多元化”就是犯错误。何况作为“指导思想”,怎能按照正确和错误的各种不同观点共同办事呢?无非想鱼目混珠,排斥正确思想的指导,势必莫衷一是,无法办事,妨碍社会进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