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新兴领域  >  新兴领域  >  正文

【邢如萍 桂起权】化学哲学研究的新走向

20年来,尽管不断有关于讨论化学哲学的著作和论文出现,但仍没有形成与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哲学以及数学哲学能相抗衡的态势和规模。
一、化学哲学长期受忽视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主流的科学哲学主要以物理学哲学为核心内容,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方法论和心理学哲学等都处于从属地位,至于化学哲学则完全被边缘化了。到l960年,国际科学哲学的两大杂志《Philosophy of Science Journal(1933年创刊)和《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49创刊)中涉及化学哲学的文章总共不到十篇。近十几年来,开始有人分析化学哲学被忽视的原因,并提出多种解释和猜测。
一方面,忽视来自化学家的态度。多数化学工作者是朴素的科学实在论者,他们习惯于将化学研究的对象如原子、分子等作为整个世界的构成部分。他们忙于制造新的化学物质,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却从不去解答宇宙学、神学或思辨哲学的问题。尽管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带来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意念上却鄙视哲学。另外,由于化学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历史上化学家注重实用的传统,他们养成了回避形而上学问题及其争论的习惯。
另一方面,忽视来自哲学家的态度。科学哲学家们认为,化学不像物理学曾在19~20世纪之交发生了重要的科学革命,并没有像量子力学那样引发“经典认识论的危机”。同时,在西方主流科学哲学家中,想当然地把化学看做只是物理学的延伸,以为化学理论在原则上可以还原为物理学理论,相应地所有化学哲学问题只被看做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特殊表现。正因为如此,就对专门的化学哲学失去兴趣。这在亨普尔(1965)和内格尔(1961)的态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牛顿革命以来,传统哲学在对科学做哲学反思时保持着对牛顿范式(对数学化和严格形式化的理论)的偏爱。到了1920年代,一批“学物理学出身的哲学家”率先发表了大量关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哲学问题的论文,从而开辟了科学哲学的新领域。不仅这批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全都精通现代物理学,而且证伪主义者波普尔及至后来的历史主义者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也全都精通现代物理学,于是形成了科学哲学关注理论物理问题的研究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忽视了化学,而且也忽略了其他分支科学。然而,情况却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此后,生物学哲学是在19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在1990年代中期至末期,化学哲学则处于其研究活动最为频繁的一段时期,并且开始受到科学哲学界的重视和认可。
二、作为科学哲学新分支的化学哲学正在兴起
199311月,德国最早举办了一系列以著名的化学家埃米尔·厄伦美厄(Emil Erlenmeyer)命名的专门讨论关于化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年会,第一次会议的主题为“化学的哲学前景(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Chemistry)”,199411月第二次年会的主题为“化学语言”,19969月第三次年会的主题为“化学相对于其他自然科学的自主性”,并有论文集出版。这一系列年会的举办对确立“化学哲学”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它是第一次以独立的“化学哲学”名义而出现的历史性事件。
化学哲学史上另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94年国际化学哲学大会的举办,这一年总共举办了四次国际性的会议。由此可见,化学哲学研究的迫切性和化学哲学爱好者们的巨大热情。到19977月,在英国举办的国际化学与生物化学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化学哲学学会(ISPC),并且每年要组织夏季座谈会;同年美国化学学会组织了以“化学与哲学”为主题的专门性年会,《综合》(Synthese)杂志1997年将第111期作为专集刊登化学哲学论文。1998年秋季,国际科学哲学大会专门成立化学哲学分会,足以说明科学哲学界对化学哲学研究的认可和重视。
为了化学哲学研究信息成果的集中和加强交流,化学哲学共同体还创办了两个专门性刊物:一个是1995年于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创办的国际性杂志《HYLE》,最初是电子版,1997年成为正式的出版物;另一个是1999年在美国创办的《化学基础》(Foundations of Chemistry)杂志。这两个刊物成为化学哲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园地。同时还建立了化学哲学网址和电子期刊、E-MAIL讨论会等各种形式的网络活动,为化学哲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各项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一大批化学哲学爱好者。
三、以自然辩证法为范式的化学哲学研究
尽管西方主流科学哲学遗忘了化学,但并不能说在1990年代以前就根本不存在化学哲学研究。如果以1990年代中后期“作为科学哲学分支的”化学哲学正式形成时期,那么在此之前的化学哲学主要以两种模式出现:一种模式是在前苏联、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以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导向的化学哲学;另一种模式则是非专业哲学家产生的化学哲学研究内容,主要是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家为主的化学哲学思想的展示。
1前苏联、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的辩证法学哲学研究
1950年代开始直至1980年代末,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辩证法的化学哲学研究。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体系中,在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过程中,化学的理论原理或案例分析往往用作反对机械论哲学的重要证据。出于意识形态上的需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这些国家得到深层次的挖掘。研究者们充分认识到化学对于理解和说明自然辩证法思想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化学现象对质变与量变关系的解释,并将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在前东德,大约有24部博士或更高学位的论文,并有十多种杂志发表关于化学哲学的文章。[1]前苏联较为有影响的化学哲学研究者是凯德洛夫、库兹涅佐夫和化学家日丹诺夫。凯德洛夫是前苏联著名自然辩证法大师和化学史学家,一生撰写60多部专著,几百篇文章,是少有的享有较高声誉的多产哲学家之一,他1946年的博士答辩论文《道尔顿的原子论及其哲学意义》于1949年翻译为英文发表于《哲学和现象学研究》期刊。[2]其后还出版了《从门捷列夫到我们时代元素概念的发展》和《道尔顿的原子论》,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凯德洛夫在研究门捷列夫手稿的基础上,连续出版《化学中元素概念的演化》、《一项伟大发现诞生的一天》和《对门捷列夫关于周期律的早期作品(1869~1871)所做的哲学分析》。20世纪70年代,凯德洛夫又出版了以《原子论中的门捷列夫预见》为总题目的三部曲:《未知的诸元素》、《原子量与周期律》和《元素系统之外》。库兹涅佐夫于l963年和l964年发表于《哲学问题》的两篇文章分别为“关于物质化学组织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新观念”和“化学中的性质变化的属性”。化学家日丹诺夫关于化学哲学的著作有《有机化学方法论概述》(1960),以及他主编的《化学中的哲学问题》(1972)。代表性的文章有l963年发表于《哲学问题》杂志上的“有机化学中的模型化问题”和1965年发表于《苏联普通化学杂志》上的“化学的普遍定义问题”。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是l950年代,前苏联、整个东欧和中国(还有日本思想界的左翼)都出现过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对许多科学学派进行错误批判的“极左”思潮,造成了混乱局面。化学方面,首先是苏联科学院专门召开了有机化学中的化学结构理论问题讨论会,会议集中批判了美国化学家鲍林的共振论和英国英果尔德的中介论,认为这些理论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在生物学方面,有臭名昭著的“李森科事件”,造成了优秀遗传学家瓦维洛夫被迫害致死的悲惨结局。
在当时的中国,也引进和学习前苏联“批判资产阶级科学”的一系列活动。化学方面,龚育之先生率先发表了《反对化学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苏联科学界讨论有机化学中化学构造理论问题的情况和意义》一文(1952年3月29《人民日报》)。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内哲学界对化学中的“燃素说”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并由此发起了一系列关于真理问题的哲学争论。1984年在武汉大学召开过全国化学哲学讨论会。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除了一些涉及化学的辩证法思想的文章以外,[3]还有专著出版,主要有乔世德等人编著的《化学方法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熊汉缙和乔世德等人编写的《化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和唐敖庆、卢嘉锡和徐光宪主编的《化学哲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6),这一时期还翻译了凯德洛夫在化学哲学方面的几本有影响的著作。
总之,在20世纪90年代前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化学哲学研究主要是受意识形态的引导,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由于前苏联解体、东西德合并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此后的科学哲学研究形式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即使在辩证法的自然哲学传统很强的德国,对科学的辩证哲学研究也不再多见。[4]1994张嘉同先生所著的《化学哲学》可说是对我国自然辩证法模式的化学哲学的最系统的总结。2000年之后任定成教授组织过两次全国化学哲学会议,主导思想仍然是自然辩证法的,但是波普尔、库恩和拉卡托斯思想的局部影响也带进了会议。
2化学家和化学史家的化学哲学思想
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天生就有着紧密的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不少化学家和化学史学家从自身的工作出发触及到了化学哲学中的一些特殊性问题,并认识到对化学方法论进行反思以及对一些化学概念分类的必要性。早期较为引人注目的成果主要有:德国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曾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基本原理》,他提出了著名的能量论;法国有迪昂(Pierre Duhem)的《热力学与化学:针对化学家与化学学生的非数学文集》[5]和《混合物和化学化合物以及相关的论文》。[6]20世纪,研究同位素的德国化学家帕内思(F.A.Paneth)由于工作的原因进行了化学元素概念的哲学思考,写了《化学元素概念的认识论地位》一文,[7]这一文章最初以德文发表,后来由他儿子翻译为英文于1962年在英国科学哲学杂志上再一次发表。英国物理化学家考尔迪尼(E.F.Caldiny)在两篇关于化学哲学思考的论文中强烈主张科学哲学不能单从物理学家的观点来写,[8]他从一个理论化学家和教学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现代化学的逻辑结构,批评当时盛行的波普尔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并没有准确把握实验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理论的特殊方法论价值。M.波拉尼(M.Polanyi)是一个从事化学多年后又转向哲学的学者,他根据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通过强调科学的社会因素,特别是“默会知识”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来挑战理性主义的简单化观点。[9]
到了20世纪70年代,面对当时科学哲学中流行的还原论主张,化学理论能否通过量子化学化归为物理学,成为化学家们首要考虑的内容。一些理论化学家在发展量子化学理论模型的同时,质疑化学中的概念和定律是否能够从量子力学原理中推导出来。美国理论化学家R.G.沃利(Woolley)在其极具有开创性的文章中认为化学结构概念无法从量子力学中得出。[10]德国理论化学家H普里默斯(Primas)在他1981年的巨著中详细讨论了还原论问题,认为量子力学的整体论特征并不允许没有任何预设地得出有关化学研究对象的陈述,也就是说化学理论是有假设条件的,这些条件根本就无法从量子力学理论中推导出来。[11]也有人认为化学现象属于复杂系统中的较高层次,虽然是从量子力学层次突现出来,却无法还原为属于低层次的量子力学现象。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是比较极端的反还原论者,包括邦格(MBunger)和温尼格(S.J.Weininger)等人。
由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除了专门的化学哲学论著以外,一些化学史文献同样也触及到了化学哲学问题,体现史论相结合的特征。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以化学史为主要线索,哲学思想为主导,分析化学发展的规律性,从中引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结论;另一方面是对化学史实做案例研究,通过对史实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证,从而得出某种哲学观点,说明化学定律或原理的内在逻辑规律,其特点是以论为主,史论结合。在化学史中能够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原子论的形上学问题和化学概念变化和理论发展的方法论问题。这方面的著作大都出现在德国和法国,因为欧洲大陆哲学更富有思辨的传统。
另一体现化学史与化学哲学紧密结合的是,化学革命问题的探讨。化学革命一般指化学中基本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变革,而不是指所有具体内容的形成与重建。这种分析,对于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科学特别是化学的发展规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0年代前的化学哲学研究情况表明,有必要对化学进行专门的哲学反思,通过对化学研究成果的认识和分析,从中吸取养分,可以丰富和发展科学哲学的基本原理,这是化学可能为科学哲学提供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有必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化学,考虑哲学可能为化学提供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原理和评价标准等等。通过化学与哲学的相互靠拢,建立联盟,不论对化学的合理认识,还是对哲学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化学哲学研究的走向与论题
鉴于l990年代中期化学哲学爱好者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化学哲学作为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的形成。如果说那时的活动是为了争取作为一个新领域被学术界认可,那么到现在,由于化学哲学研究共同体从化学角度对科学哲学中一系列重要问题关注和贡献,化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化学哲学的声誉正在逐步提高。200686~10日在斯普利特和克罗地亚举办了第十届化学哲学年会,国际化学哲学学会已有来自28个国家的近二百名正式会员,这一研究领域不必再在科学哲学协会(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两年一次的活动中寻求一席之地。化学哲学的两个专门性杂志成为集中和交流化学哲学研究信息和成果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哲学领域其他杂志也都或多或少地为化学哲学研究留有一定空间。2003年《纽约科学院年报》第988卷是关于化学解释的专集。[12]200510月,主题为“Makine Molecules Matter”的旨在展示化学哲学研究工作的讨论会作为波士顿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的分会在波士顿大学召开,会上提交的三篇论文成为《综合》2007年第155期核心内容。撇开化学哲学的其他事件不提,我们如果把十年前《综合》第111期化学哲学的专集作为化学哲学领域的萌芽,那么第155期的出刊就是化学哲学成为成熟学科的一个标志。化学哲学共同体成立时的最初目的是立志能在科学哲学界激起一个小小的波浪,并希望超越其他分支学科。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化学哲学形成自己的研究主题和争论焦点,在科学哲学界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受到关注。
十几年来,有不少化学哲学专著出版。牛津大学2000年出版了《思想与分子:化学中的新哲学观点》,[13]布雷克(J.Van Brake)的著作《化学哲学:在显性形象与科学形象之间》于2000年出版[14]2000年,由国际化学哲学协会资助的第四届化学与生物化学暑期专题讨论会在波兰的波兹南举办,出版论文集《哲学视野中的化学》。[15]E.塞瑞是《化学基础》杂志的主编,从他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就致力于还原论问题研究,多年来,他围绕量子化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证明化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于2006年出版了凝结他多年研究成果的著作《元素周期表:它的历史及其意义》。[16]2006年,颇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波士顿科学哲学》丛书第242卷是以化学哲学为主题的论文集《化学哲学:一门新学科的合题》。[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化学哲学的研究内容和走向来看,其研究走向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思考科学哲学能为化学提供什么;另一方面是考虑如何通过化学哲学研究来重申科学哲学中的基本问题。这是来自于不同维度的认识。由于主流科学哲学带有物理学眼光的局限性,不足以认识化学的特异性和自主性。正如英国物理化学家考尔迪尼所主张的,它不可能抓住科学中实验所充当的角色以及基于实验建立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然而,现代化学的发展已经兼容库恩所谓的数学式科学和培根主义的归纳科学两个特征,因此应当站在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并讨论化学,同时,又通过化学这面棱镜,来透视科学哲学,分析和调整哲学概念。这样,通过化学哲学研究至少能在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认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彼此间的联系,改善科学哲学研究的片面性状况。德国哲学家普萨罗斯(Nikos Psarros)[18]和曾获1981年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罗尔德·霍夫曼[19](RHoffmann)是这方面工作的代表,他们从各自的视角从整体上分析和讨论化学与哲学的关系。
目前化学哲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典著作中化学哲学思想的整理与挖掘
极有可能,科学哲学对化学的忽视部分原因是由于哲学史研究中疏漏了早期哲学经典著作中对化学的认识。近年来,从经典哲学中挖掘化学哲学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康德、黑格尔、迪昂等人的化学哲学思想。1993年康德涉及化学认识的著作《Opus Postumum》被译成英文,迪昂的化学著作也于2002年翻译成英文出版(Mixture and Chemical Combination and Related Essays)。对于早期化学哲学思想成果的研究,范贝拉克(J.van Brake)在此方面的工作较为完整,也有一些作者分别针对某个哲学家做了详细的分析。
2化学中的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
还原论是科学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更具体地说,化学与物理学之间的还原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限度,在化学哲学中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在亨普尔和内格尔的理论中,也只是泛泛地提及化学理论还原为物理学理论,缺乏细致的逻辑论证。情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过,近20年来生物学哲学和心灵哲学却不断在强调“强还原论”的不可行性,强调生物学的特异性和心灵、意识的特异性,从而为自己学科的独立自主性辩护。化学哲学也应当这样。要强调“强还原论是不可行的”,从而为自己学科的独立自主性辩护。
依据内格尔的科学哲学,理论以定律为基础,而还原是指理论间可推导关系。那么,化学中是否有定律以及什么样的形式规定才能称之为定律?化学现象的解释是否有其特殊性?还是最终仍需物理学概念的引入?对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的认识和解释是必须还原为基本粒子的复杂重排?量子化学是否可化归为量子力学一个分支?如此等等。沃利和普里默斯对化学还原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作为其追随者,塞瑞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系列文章主要从内格尔建立的还原模型出发,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指出量子力学无法精确计算原子的电子构象,以及在量子化学计算过程中大量使用近似方法,从而说明“强还原论”的经典概念和模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除塞瑞以外,也有不少另外讨论化学还原论的文章,目的在于与科学哲学中广泛流行的先验的还原论主张抗衡,为“弱还原论”提供发展机会或新的可能空间。
还原论在科学哲学中占据核心位置,但与其他问题有关联,牵涉到科学发展中的逻辑关系、以及科学概念的实在性与科学解释等问题。所以化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研究同样也会引出一系列其他的问题,比如,化学中是否存在严格定律,化学概念与物理学概念的不同以及化学中的解释机制问题,等等。最近,化学还原论研究甚至走得更远,有文章反对化学的本体论还原,主张本体的多元化。化学自主性研究成为一部分化学哲学家的主要奋斗目标。
3化学中的实在性问题
化学哲学的两大杂志中有不少文章是关于“轨道的可见性”以及BF3SiF4分子的成键性质争论,初看起来,这些争论之间似乎没有多大的关联性,实质上其共同的根源还在于化学概念的实在性问题。1999年,第401期《自然》杂志刊登了d-轨道空穴和Cu2OCu-Cu键能够被直接观察的文章,[20]这一消息在科学界和哲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引出了一系列激烈争论。一些评论家质疑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其核心主张是“轨道的不可观察性”。如果完全不可观测,那么实在性就成了问题,与之相关的是化学家是如何看待“轨道”概念及其意义和价值。同样,化学当中还有其他一系列概念也存在实在性问题的争论。比如,电子构象、分子结构以及化学中已被放弃使用的热质、燃素等概念曾在化学当中所起的解释作用等。关于此方面的内容,案例研究的讨论形式居多。
化学当中的实在性问题对于物理学的实在性争论以及科学哲学在此方面的总体认识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这是化学能为哲学所提供的较为有价值的成分。
4化学的自主性研究
这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和多方面的研究主题,包括化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化学表征等,而且与前面提到的化学还原论研究也有紧密的关联性。厄利(J.E.Earley)编写的《化学表达:特征·发展·自主》《Chemical Explanation: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Autonomy》一书,以辩护性的姿态抵制哲学中的还原论主张,预设化学科学的性质与方法不可以由物理学的概念和物理学哲学完全描述,从化学中所涉及到的多个领域证明化学研究的自主性。比如化学中的解释机制、模型、仪器及化学合成、化学语言与符号等方面。
5化学史研究
由于科学哲学对物理学的重视,化学史研究同样不如物理学史研究受重视。一直以来,帕廷顿的《化学史》似乎是人们能想得到的较为完整的著作,但也仅是一部简单的编年史性质的资料。从史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元素概念、物质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合成、分子结构概念、化学实践方法(比如实验、仪器和合成)和认识方法(图示语言、模型建立与表征等)以及从整体上分析化学中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建立也是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化学史著作有化学家罗尔德·霍夫曼的《相同与不同》(1995)、奈(M.J.Nye)的《从化学哲学到理论化学:问题的动态与学科的动态,1800~1950[21]、邓恩坎(A.Duncan)的《18世纪化学中的原则与秩序》(1996[22]和法国化学史家本苏德·文森特(Bensaude-Vincent)编著的化学史著作《欧洲社会中的拉瓦锡:新化学语言的形成》(1995[23]和《化学史》(1993年首先以法文出版,1996年被翻译为英文)。[24]
除了以上提到的核心内容以外,《HYLE》和《化学基础》还开辟了化学中的技术哲学、自然哲学问题以及化学文化、化学伦理、化学美学等专题研究领域。
【注释】
[1][4]J. Van Brakel, Philosophy of ChemistryBetween the Manifest and the Scientific Image, Leuven University Press,2000.
[2]Kedrov, B,M., Daltons Atomic Theory and it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499:,pp.644~662.
[3]《自然科学史,自然辩证法文集》收集了19781982年间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其中有盛根玉的四篇反映化学辩证法思想的文章。
[5]Duhem,P.,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stry:A Nonmathematical Treatise for Chemists and Students of Chemistry,Authorized translation by George K. Burges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ondon; Chapman & Hall),1902.
[6]Duhem,P., Mixture and Chemical Combination and Related Essays,ed. and trans, P. Needham, 2002.
[7]F.A. Paneth,“The Epistemological Status of the Chemical Concept of Element,”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Science,1962,13:1~14;144~160.
[8]E.F. Caldiny, The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stry,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0:,103~121,209~222.The Structure of Chemistry in Rela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61.重印于Hyle, 2002,8(2):1959.
[9]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10]Woolley, R. G.,“Must a Molecule Have a Shap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00:1978,1073~1078.
[11]Primas, H., Chemistry,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ductionism, Perspectives in Theoretical Chemistry,BerlinHeidelbergNew York:Springer, 1981.
[12]Earley, J.E., ed., Chemical Explanation: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utonomy,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988,2003.
[13]Bhushan, N., Rosenfeld, S., Of Minds and Molecules: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Chemist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Sobczynska,D., Zeidler, P., and ZielonackaLis, E.,(eds.), Chemistry in the Philosophical Melting Pot,Frankfurt et al.: Peter Lang,2004.
[16]Scerri,E., The Periodic Table:Its 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7]Baird, D., Scerri, E., Mclntyre, L., ed., “Philosophy of Chemistry:Synthesis of a New Discipline”,Vol.242,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Dordrecht:Springer Publishers,2006.
[18]Psarros, N., What has Philosophy to Offer to Chemistry?Foundations of Science,1,1998,pp.183~202.
[19]Hoffmann, R., The Same and not the Sam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What might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ok Like if Chemists Built it?”Synthese,155,2007.
[20]Zuo, J. M., Kim, M., Okeeffe. M., and J. C. H. Spence, Direct Observation of Dorbital Holes and CuCu Bonding in Cu2O. Nature 401,1999.
[21]Nye, M. J., From Chemical Philosophy to Theoretical Chemistry:Dynamics of Matter and Dynamics of Disciplines, 1800~1950.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22]Duncan, A., Law and Order in EighteenthCentury Chemist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6.
[23]Bensaudevincent, B and Abbri, F.(eds.), Lavoisier in European Context:Negotiating a New Language for Chemistry,Canton MA: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1995.
[24]Bensaudevincent, B. and Stengers, I., A History of Chemistry, Translated by Deborah Van D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原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12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