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政治哲学  >  正文

【王成兵】试论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

 

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最近一个时期从事“人学视野中的当代认同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项目)的工作,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抛砖引玉,将自己对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看法提出来,以就教于学界同仁,期盼引起深入的讨论。

当代认同具有独特的个体性和鲜明的集体性。展现“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之间的明显而巨大的差异,既是认同问题的讨论的重要环节,也是探讨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关系的重要步骤。笔者认为,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顾名思义,“个体认同”(individual identity)强调个体认同的独特性、独一无二性(unique)和差异性,而“集体认同”更加注重认同中被诸多个体共享的东西或相似性。如果把认同的社会性比作一面镜子,个体认同照在这面镜子上反射的是一面个体的形象(individual images),而集体认同投射在上面形成的就是一面公共的形象(public images)。前者是当代认同的内在方面,后者是当代认同的外在方面。前者涉及到人们以个体为参照物获得自我认同;后者则以集体为参照,发现和培养共同的意义感。

其次,二者所具有的功能不一样。个体认同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待自己,其功能在于确保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感、地位感、角色感和意义感,而集体认同的重点在于强调认同中被人们所共享的方面,它的功能在于确保集体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感、角色感、意义感和价值感。

最后,二者适用的范围不一样。由于二者反映的重点和发挥的功能有别,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适用的范围也不一样。前者适用于个体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后者则适用于团体、种族、民族乃至国家这个更加宽广的范围。

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之间的差异虽然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这样的差异并非本质性的,而是功能性的和表现性的。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从根本上说具有极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而这个共同性与相似性的基础在于其社会性。个体的认同就是个体自我的地位、身份感,是个体的社会属性的认同。因为,所谓地位、身份、意义和价值等其实是相对于社会这个坐标而言的,只有相对于“他者”,相对整个社会背景,才有个体地位的感觉,个体认同离开了他者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说,“个体认同”更多的是以集体认同为背景展现认同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按照这样的思路,所谓集体认同更是一种社会性的认同,它强调的是人的认同的相似性或相同性,它只不过是诸个体对地位、价值、意义等感觉的共享。个体的独特认同和集体的社会认同相当于一个镜子的两个方面,从个人独特的认同这一面,可以看到集体的社会认同;从集体的社会认同那一面,可以看到个体的独特的认同。“社会认同永远不是单边的”[1]P21),“一个人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才是自我。在不参照他周围的那些人的情况下,自我是无法达到描述的”[2]P48)。“自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这一事实我们一刻也不曾忽略。”“自我总是在人际关系中诞生并成长的。”[3]P6667

因此,应当注意从社会性的角度对二者的相似性和相同性进行理解,应当意识到,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二者都是社会性意义上的相互塑造:

第一,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都是社会因素决定的。无论是个体认同还是集体认同,二者都不是恒久不变的和始终如一的,而是生成性的和历史性的。“自我和认同二者都是进化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具有不同的意义。”[4]P5)而生成的发生和演化的重大动力最终必定来自社会,离开了认同所发生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认同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轨迹;离开了认同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社会因素,就没有办法理解认同的独特性。进一步说,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二者既是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中产生出来的,也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发展和变化的。“自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这一事实我们一刻也不曾忽略”[3]P66)。

第二,当代认同——无论是个体的认同还是集体的认同——都是构成性的。对于当代认同是构成性的这一点,要从下面两个角度去理解:其一,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都是构成性的。关于集体认同是构成性的这一点,似乎并不难以理解,因为,仅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所谓集体认同当然是针对个体认同而言的,集体当然与个体认同有着内在的关系,前者是由后者构成的。其二,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构成性指的是认同的内在结构性。认同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其中,最为显著和重要的要素有四个,即个体的连续性、个体的整合性、个体的同一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结构性的构成,既适用于个体认同,同样也适用于集体认同。四个关键性的成分是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撑的,它们的张力、冲突和一致构成并支撑着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当代认同概念。“当代认同的理想化的概念是被这四个关键的成分聚合在一起的。”[5]P58)正是这四个关键成分的作用,人的当代认同,即自我的身份感,得以以一个完整的形态表现出来。

第三,个体认同具有独一无二性和变化性,但是,个体认同的独特性完全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应当说,当代社会中的个体认同的确充满并张扬着个性和特殊性,对个体认同的独特性,怎么样强调也不为过。同时,个体认同也是变化多端的,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变化频率越来越高,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当代社会中个体的独特性与当代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个体的独特性的形成虽然离不开个人气质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说,个体的真正的独特性是在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个体在交往中磨练出来的。个体认同的独特性,无论多么玄妙和虚幻,总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最后的答案。只有在社会构成的视野中,我们才可以真正了解和把握个体认同的全部独特性。

第四,集体认同是个体认同的前提条件。个人离不开集体,这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共识。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个体认同离不开集体认同。个体认同的活动、前景、效用只能在集体认同提供的大背景下得到充分有效的施展,因此,个体认同的活动一般要接受集体认同(个体认同之间的共同体)所约定的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个体认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规则并尽兴发挥,但是,一旦触动了集体认同所形成的规则,那么,个体认同就会受到严格的制约,个体认同在集体认同中的地位会受到损害,它甚至被赶出这个共同体。

个体性认同和集体性认同所依靠的社会性应当被理解为社会性空间:外在和内在界定过程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空间。社会性空间是被具体化的个体性认同的必要属性。在这个空间中,集体性认同和个体性认同都占据了重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要避免结构和行为、主体和客体的截然区分,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在认同同一性的内在特性和外在性的瞬息万变的过程中,在两者的相互统治、抵抗的过程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共同体。

应当说,个体性认同和集体性认同永远处于一种相互塑造中。个体性认同构成了集体性认同,没有个人的身份感,集体的身份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基础;同样,集体性认同提升了个体认同,引导着个体性认同的最终发展方向。合理认同就是在两者的合理的张力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地派生出的同一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依赖于社会的。但在更早的年代,认同从没有作为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认同被并入到社会地派生出的同一性,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它是建立在每个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社会范畴上”[6]P55)。

在当代,认同问题与全球化和现代性问题紧密相伴,已经凸现为学术界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论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现代性和当代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问题域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当代认同问题的讨论已成为整个论题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深入和现代性的逐步展开,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必然也会得到更加鲜明的展现。从根本上说,当代认同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当代人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感、位置感和方向感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归根到底都要涉及到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聚焦于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这一论题,已经成为认同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和新的理论要求。但是,任何认同问题,都有一个合理与否的问题,合理的当代认同观念是在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关系中来确立的,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的当代认同观念构成当前和谐社会理论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这种合理的当代认同离开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在社会性空间中的相互塑造,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中讨论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求一种和谐合理的认同观念,而和谐合理的认同观念的重要条件是寻求和培育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和谐关系。由于当代认同问题已经凸现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集体主义的内涵及外延的考察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集体认同的地位及其作用。应当从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向度来理解个体与集体及其相互关系,从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关系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集体主义的核心成分。而且,由于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二者关系的合理的基础是社会性,因此,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关系的实质,也只有在现实的生活中,才可以培育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合理关系。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二者的关系问题的理解,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中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也涉及到制度、道德和伦理、社区建设、优秀民族文化的培育等因素,这样,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也必须是一个跨学科、多门类、理论学科与实证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学及其研究方法必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 Jenkins: Social Identiy, Routledge, 1996.
[2]查尔斯·泰勒.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罗洛·梅. 人寻找自己[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Richard D. Ashmore, Lee Jussim and David Wilder( edited) : Social Identity,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Robert G. Dunn: Identities Cris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
[6]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之隐忧[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原载《理论学刊》200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