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科学技术哲学  >  正文

【王静 张志林】三角测量模式对知识客观真理性的辩护

现代知识论研究分析了知识定义中的三要素:1.命题为真;2.对真命题的相信;3.对信念为真做出合理的辩护(justification)。如此,对知识何以为知识,首先必须回答如下问题:命题何以为真?我们关于世界的大多数信念是否是真的?信念的真是否具有客观性标准,如何界定这个客观性?我们相信之为真与事实之为真有何区别?对这样一些问题,怀疑论者提出了否定性的回答或挑战式的质疑,现代哲学在对知识论研究的回归和醒悟中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进而走向知识论的重建。本文的工作就是在当代知识论研究之知识分析的背景下,指出当代典型的知识辩护模式对上述问题回答的局限,重点是借助于戴维森(D. Davidson)所提出的三角测量模式(the triangulation mode),分析三角测量模式通过确定信念的共同导因为信念提供了客观经验内容,通过因果-社会的三角联系给出了客观真理性概念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三角关系的互动交流呈现出把握信念-真理的主客观对比,揭示三角测量能够成为知识的客观真理性辩护的新模式。

一、当代知识论辩护的主要理论及其局限

对于知识的辩护问题,当代许多知识论研究者着眼于寻求信念辩护的根源。主要辩护模式有基础论(foundationism)和融贯论(coherenism)。基础论者力求为信念的辩护寻找一个经验基础。他们认为我们心灵之内具有某种能够如实反映或表征心灵之外的东西,这种东西如同一个认知的中介(epistemic intermediary),籍此我们可以获得心外之物的内在表征,心灵通过对这个内在表征物的认识而对其他信念做出辩护。融贯论者则不承认心灵之内有任何处于基础地位的心灵状态,他们认为信念能够得到辩护的根源在于信念内部,一个信念只要在一个信念集合中与其他信念相融贯,就是真的或合理的。

我们先看基础论的辩护。基础论者一般认为外界对象与信念之间有因果联系,因果联系的中介作为认识论的一个步骤起着认知中介的作用。可以作为认知中介的东西很多,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将感官证据(testimony of sense)作为认知中介的观点。这些感官证据包括感觉、知觉、所与、经验、感觉材料和感觉刺激等。感官论者认为这些东西在信念与它们所论及的对象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信念诉诸这些感官证据得到辩护。这样的观点遭到怀疑论的质疑:我们为什么应当相信我们的感觉?我们如何能保证感官传递给我们的内容就是外在对象的实际情形?感觉和信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使得前者可以为后者辩护?对于这些质疑,感官论者要么将某些信念等同于感觉;要么认为我们相信感觉便能确信它的存在,这是一个分析真理或关于如何使用语言的事实;要么认为感觉之所以成为信念的辩护根据在于我们经常能够意识到它。然而,感官论者对怀疑论的质疑所做出的此类回答是很难不让人再生质疑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信念与其所论及的对象之间引入的认知中介,这个认知中介因其无法证明自身的真实性而成为这个理论的一个致命的缺陷,而一再受到怀疑论的质疑。

融贯论的辩护避免了感觉等认知中介的困境,它认为只有一个信念才能充当持有另外一个信念的理由,一个信念系统中的大多数信念由于其内在的融贯一致而为真。但这同样遭到怀疑论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的信念不可能既融贯一致而对于世界又全是假的呢?如果在一个系统中融贯为真的信念却在另一个系统中为假,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这个信念呢?对这些质疑,融贯论者可以说,把我们的信念逐个地或作为一个整体与这些信念所论及的东西加以对照,这是荒谬的。但是这仅仅是认识到问题的荒谬却并没有对问题做出回答。(参见[1], p. 140

可见,基础论和融贯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认定有一个感官证据似的认知中介作为信念系统的基础,这种认知中介一方面是心外之物的内在表征,另一方面要求其他所有信念与之相融贯,因而在认识论上具有优先权;后者认为一个合理的信念系统无需任何认知中介,而只要求该信念系统中的每一个信念在逻辑上是融贯一致的,因而每一个信念在认识论上是平权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基础论的辩护太强,以致于无法说明认知中介如何表征外部世界,从而揭示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相反,融贯论的辩护太弱,以致于无法说明为什么一个内部相互融贯的信念系统足以成为描述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是否存在着一种既承认外部世界在知识论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又无需承诺任何认知中介,而且强调信念之间彼此融贯的辩护模式呢?我们认为,戴维森提出的三角测量模式基本上具有这样的功能。

二、三角测量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三角测量”本来是一个几何学的术语。“Triangulate”作动词时表示“用三角测量法测定”、“对……作三角测绘”;作形容词时表示“由三角形组成的”、“用三角形表示的”。“triangulation”的意思是“三角测量”或“(作三角测量时划定的)三角系(或网)”(参见[2], p. 2021)。戴维森根据特定语境分别采用了这两种形式的表述。用这样一种数学测量方法来表示一种哲学论证结构,戴维森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告诉我们:

如果我被拴定在地上,我将没有办法确定从我到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仅仅会知道它们处在从我朝向它们的某条线上。我或许能够成功地与这些对象进行相互作用,但我没有任何办法对它们在哪里这个问题给出内容。而如果我不被拴定,我就可以自由地去作三角测量([3], p. 105)。

这个叙述表明,三角是用来测定“我”与对象之间的距离的。而之所以要用三角的方法来测量源于一个简单的道理,即当我们不能直接测量线段两端之间的距离时,我们可以移动位置或找另一个参照点,应用三角测量法根据两个点与对象形成的角度和另外边长的距离,计算出我与对象的距离。如此看来,靠单个生物移动位置或者在想像中有另一个生物作为参照,就可以画出一个三角形了。然而,戴维森认为单个生物不能确定对象的位置,而要求必须要由实际的第二个生物介入才能完成理解语言的三角测量关系。假设刺激对象是一个铃子或一张桌子,戴维森说:

因为只有在两组(或更多)的相似性反应(similarity responses)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识别铃子或桌子……要具有一张桌子或一个铃子的概念就要去辨认一个三角形的存在。在这个三角形的一端是一个人自己,第二端是另一个类似自己的生物,第三端是对象(桌子或铃子),这个对象位于一个公共的空间中。([4], pp. 120121

这就是说,必须要有第二个生物的介入,即需要在对两个生物与对象的距离的测定中,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的言说对象位于一个独立于我们位置的三维空间之中。这样,三角测量的基本结构就是两个生物与一个对象三者之间的连线组成的一个三角形:

现在我们清楚了,把三角测量作为一种哲学论证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性说法。三角形的三个端点自我-他人-对象,图示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自我-他人与世界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如果我们仅仅指出三角形由两条因果连线(和)和一条社会连线()连接自我-他人-世界三个端点而成,则并没有看出构建这样的三角关系有何必要,因为基础论的辩护模式已经指出了对象和信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融贯论也可以得到不同信念主体由社会约定、习规等一致到信念—致的辩护。但如上所述,两者的辩护都有其致命的缺陷。那么,三角测量是怎样揭示其中的因果—社会关系的呢?三角测量是一种静态的辩护模式,还是靠三个端点的互动联系才显示其论证的作用和力量的呢?

三、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由三角测量确定的共同原因决定

世界中的对象是引起我们的信念的原因,这些客观对象为信念提供了客观经验内容。戴维森认为“在那些最清楚明白的和在方法论上最基本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一个信念的对象作为该信念的原因”([1], p. 151),才能阻止对感官持全面的怀疑态度。然而,当信念的内容与引起它们的原因不是直接相关时,或者当一个信念处于一些复杂的因果联系中时,怎样确定哪些原因才是真正引起信念内容的原因呢?

按戴维森的思路,要追寻确定信念内容的原因,必须要解决原因概念的模糊性(the ambiguity of the concept of cause)问题。原因具有双重不确定性,一个是关于距离(distance)的不确定问题。距离问题关系到引起我们内容的相关刺激是在近处还是在远处,是什么东西使得远处的刺激成为相关内容的决定者(对远端或近端进路的选择关系到戴维森对语义学和认识论的看法。(参见[5], pp. 308316)。在戴维森看来,单个生物不能确定引起我们反应的相关刺激的位置,即使我移动位置可以构成一个相像的三角关系,我也只能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对这些相似的反应没有认识,因为单个生物不能为相似性提供一条客观的标准。因此对于什么是确定内容(contentdetermining)的原因的定位必须要求第二人的实际存在并与我进行互动。但这仅仅是定位一种确定内容的原因的一个必要条件。即使有第二人的存在,即使我与第二人都知道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也不会知道这个原因坐落在一个公共的空间之中,也就无从知道我们对之反应的东西在世界中是什么。因为要知晓这个,就必须知道原因这个概念。如果没有第二人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对所共享的反应与我进行语言交流,就不会对彼此之反应的正确或错误产生对比,也就产生不了概念(包括原因的概念)。因此,要解决原因距离的模糊性问题就必须诉诸语言交流的三角测量模式(参见[6], [7], [8])。如戴维森所言:

要给出一个思想的原因的位置,并以此定义思想的内容,需要有两个视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三角测量形式:两个人中每一个对来自特定方向的感官刺激有差别地做出反应。设想一些从外面进来的线,共同的原因位于这些线的交叉点上。现在如果两个人注意彼此的反应(在语言,言语反应方面),每一个能够把这些观察到的反应与他的(或她的)来自世界的刺激联系起来,一个共同的原因就已经确定了。赋予思想和言语内容的三角关系就完成了。而要做出三角测量需要两个人。([8], p. 213

这就是说,要使远端的刺激关系到对言语和信念内容的确定,首先需要一个基本三角关系的建立。而更为重要的是,两个生物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必须进行语言交流,通过三条因果一社会连线的互动作用,才会知道这些刺激连线在世界中交叉的地方就是原因所在的位置。

原因概念的另一个不确定性问题是关于原因的宽度(width)不确定性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信念的全部原因中有多少与信念的内容有关。按戴维森的话说,似乎存在相当多潜在的确定内容的原因。那么,其中什么才是确定内容的典型原因呢?“简要回答就是:典型地引起相关的相似反应的全部原因的一部分或一方面。”([6], p. 130)而要发现反应的相关性,就必须诉诸社会因素的介入和社会性的互动作用。戴维森对社会要素的分析不同于维特根斯坦(L. Wittengstein)、克里普克(S. Kripk)或伯吉(T. Burge),他认为社会因素的重点不在于言语的约定或社会的习俗,即使两个生物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所用的语言不同甚至所持的观点也不同,他们仍然可以交流对同一对象的理解。即使在同一语言共同体中,表达式的意义也不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的习规,而在于我们所持为真的语句与语句所论及的对象在世界中的状况是否一致(参见[1])。主体间(intersubjective)所交流的是由他们共享的世界中的事件和对象对他们所引起的相似性反应。更为重要的是,主体间的交流是社会互动的,一个生物的语句或思想的内容既是外部的事件和对象引起的结果,同时也是另一个生物的相似性反应对他影响的结果。因而,要使我们的语言和思想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必须要观察他人对同一对象的反应,这个相似性的反应反过来作用于我们对外在对象的观察和对比。换句话说,我们对外在对象的观察渗透着我们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无可讳言,这样的观察是渗透着意向性的观察。外部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观察赋予我们思想和语言的内容。戴维森说:

社会的相互作用(三角测量)也唯一地为我们描述了经验如何给出我们的思想一个具体的内容。没有其他的对相互环境分享反应的人,就无法回答引起我们反应的东西在世界中是什么的问题。([6], p. 129

这充分说明对外在对象的识别同样依赖于自我与他人的社会性互动。我们与外在对象的联系是因果的同时也是社会的。通过三角测量,我们才能清楚地理解社会因素在界定确定内容的原因中的作用,也才能理解为什么三角测量中的社会的相互作用“唯一地为我们描述了经验如何给出我们的思想一个具体的内容”。

通过三角测量模式,我们解决了原因概念双重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找到了确定信念内容的共同导因,为信念内容提供了一个客观基础。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处于因果联系一端的对象(原因)是因果链上的起点,它并不是认识的基础,也不是信念辩护的基础,它只是为信念提供一个客观的经验内容,对这个客观经验内容的把握既不需诉诸任何认知中介,也不需诉诸任何概念图式与内容的对应,而是诉诸三角测量关系中的社会脉络。将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通过因果-社会联系的三角测量获得,既避免了基础论无法用认知中介为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做出合理辩护的缺陷,又避免了融贯论主张的只在信念内部或主体间寻求信念内容的逻辑一致而不能对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内容做出合理说明的困难。

四、信念的客观真理性概念之源在三角测量中

根据文初所述,信念为真的客观性是现代知识论中知识辩护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借助三角测量模式提供的论证思路,我们可以为信念的客观真理性概念做出新的辩护,而这种辩护足以克服基础论及融贯论的缺陷。具体地说,我们的辩护展现在如下四个要点中:

第一,三角测量使信念内容的客观性成为可获取的。如前所述,由三角测量定位的共同导因为信念提供了客观的经验内容,奠立了信念内容客观性的基础。在三角测量中,这些客观的经验内容既是引起自我相关相似性反应的事实,“又是他人发现那些反应相似的事实;进而这些事实是社会共享的反应,它使得内容的客观性成为可获取的”([6], p. 130)。换句话说,在三角测量关系中,因果线保证了共同导因能为信念内容的客观性提供根据,社会线保证了认知者对这些具有客观内容的信念的社会共享,而共同导因和社会共享的互制互动使得我们无需任何认知中介即可获得客观的信念。

第二,因此,三角测量中社会脉络的互动作用是客观性概念的必要条件。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是客观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说这个思想的内容的真或假是独立于这个思想或思想者的存在的。而按照维特根斯坦的建议,倘若没有相对于我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会具有或取得事物错或对的概念。与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社会的相互作用定位在遵守规则不同,戴维森以他所描述的三角测量关系“表征了最简单的人际之间的情景。在其中,两个(或更多)生物各自把他们对外在对象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联系起来。一旦这些联系建立起来了,每个生物就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当它感知到另外的生物的相互联系的反应时,它就可以预期外在现象(的存在)。而引入错误的可能性的东西在于这种预期偶然会失败——在这些反应并没有相互关联时”([6], p. 129)。正是有了与他人的相似性反应比较,我们才知道我们可能出错;而正是有了错误的概念,我们才会具有意向性态度,才可能获得客观性的概念。因为即使信念出了错,这个错误的信念同样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因而这个错误也是客观的,也是可解释的。换个角度说,正是有了这些错误的信念,我们才知道哪些信念是正确的。但是谁也无法逐个解决信念出错的难题。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戴维森提出了如下建议:

“我们最好能做的是以整体论(holism)的方法对付错误,那就是说,给出一个行动者的行动、话语以及他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对他的诠释应尽可能地使他成为可理解的。我们会发现他犯错,这是作为我们发现他在别处正确的必要代价。特别强调在这些最简单的情况下,发现一个人是正确的,这大致意谓着:把他的信念的原因认同为他的信念的对象,而且在对错误能够做出最好的解释的情况下容忍错误。([1], p. 152

虽然出错的可能性标志着信念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的大多数信念是正确的(参见[9], p. 168)。“如果任何东西系统地引起了某些经验(或者言语反应),那么它就是思想或话语所论及的内容。这就排除了系统地出错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任何东西系统地引起这些经验,就没有所论及的内容可能会出错。”([7], p. 201)。换言之,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整体论加上三角测量表征的语义外部论,排除了我们的信念内容可能系统地出错的可能性(参见[10], p. 155),这既避免了怀疑论在批评融贯论时所提出的对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可能共同出错的怀疑,又使得三角测量模式所揭示的社会互动关系成为信念具有客观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三,三角测量中的语言交流是拥有客观真理性概念的关键。如果仅仅只有生物间三角测量的互动模式而没有语言和命题意向,则只提供了客观性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对外部对象的无意向的行为只能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决不能有命题思想的突现。正如戴维森所言:

并不是说通过一个生物对另一个生物的观察,就对其中哪一个提供了客观性的概念;两个或更多生物的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对于一个共同的环境——这种情况的存在充其量是客观性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交流(communication)能够提供客观性概念,因为关于对象和事件的概念占据一个共有的世界,关于对象和事件的概念的性质和存在是独立于我们的思维的,而拥有一个客观性的概念要求我们意识到我们与其他人分享了思想和一个世界的事实。([7], p. 202

因此,只有将三角测量放在语言交流的背景下,将引起思想或语义内容的共同导因界定在外部可观察的事件及对象之上,第一个生物一方面通过观察外在世界对象使我们的语句或信念为真或为假的情况来判断自己的对语句的持真态度,另一方面也通过观察其他生物的反应来调整自己对语词的理解。简言之,两个生物通过对外在共同导因的观察,建立起两个相似性反应关系,而两个生物通过彼此间的诠释和交流,建立起第三个相似性反应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三角测量中对相似性反应的语言交流也是一种“因果联系”,正是“两个生物间通过语言形成的底线赋予各自关于事物客观存在的概念”([3], p. 105)。

第四,主体间真理概念(the concept of intersubjective truth)是客观真理概念。三角关系中主体间的真理概念决不像融贯论所主张的那样是脱离外在世界的纯主体间交流形成的真理概念。首先,三角测量中主体间世界的概念是客观世界的概念。如前所述,三角测量中的主体问世界决不是建立在主体间的约定一致基础上的,主体间世界的客观性来自于他们分享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其次,这种不同于融贯论式的新的主体间真理概念是信念的基础。主体间真理不仅仅是形式语义的真理,而且是具有命题内容的真理,在语义外部论的思想脉络中强调的是与实在匹配的客观真理。主体间世界的客观性保证了主体间真理的客观性。正如戴维森所说:“只有当我们能够交流关于所分享的经验的命题内容时,我们才能掌握真理的概念”([11], p. 141)。三角测量中的言说者和诠释者在宽容原则(the principle of charity)的支持下,将自己的真理标准(以塔斯基的约定-T为基础)与关于外部对象和事件语句的成真条件结合起来,通过三角测量建立的三个相似性反应关系修正彼此的持真态度,形成表达信念内容的持真语句(参见[12])。籍此才能获取相似性的判定标准,才能形成关于事物是客观的这方面内容的概念,其中包括客观性概念、客观世界的概念、客观真理的概念等。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认知主体分享共同的外部对象和共同的真理概念乃是主体间真理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主体间的真理概念足以作为信念的一个基础并由此作为所有思想的一个基础。”([3], p. 105)。

五、信念-真理的主客观对比的把握必须在三角测量中呈现

信念概念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它可能与实在一致,也可能与实在不一致,只有与实在一致的信念才是真信念,反之则是假信念。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为真”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实在中“是真的”的东西。要把握这种“相信所是”与“实情所是”的对比,必须要求一个客观真理概念。对于基础论者来说,由于我们不能保证对于感觉等认知中介的信念在客观上是真的,怀疑论者会提出我们所相信的不过是一个并不真实的感觉。如果基础论者退一步说我们所相信的是对感觉的意识(awareness),那不过是把信念的真实性说明诉诸进一步的信念,因为这种意识恰恰是另外一种信念,这与融贯论将信念的真诉诸整个信念系统的极大一致而对世界的真实状况无从说明的缺陷又一样了。正如戴维森所说:“我们可以想象无数个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状态描述,但它们都不描述我们的世界”([1], p. 138)。如此,基础论和融贯论都不能保证获取客观真理概念,也不能拥有信念—真理的主客观对比。

戴维森认为,能够帮助我们做出这个对比的,不在于我们具有两个不同的信念,而在于是什么最后促使我们有一个在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间比较的判据——客观实在的状况。正如戴维森所言:

如果我相信我的口袋里有一个铜板,我或许是对的或许是错的;我是正确的仅当有一个铜板在我的口袋里。如果我吃惊地发现我的口袋里没有铜板,结果我相信我先前的信念与我的经济状况不符。由此我具有一个独立于我的信念的客观实在的观念。([3], p. 105

“具有一个独立于我的信念的客观实在的观念”就是具有一个客观真理,在戴维森这里这个客观真理就是在三角测量中呈现的主体间真理。正是基于这种“客观真理”与“主体间真理”的一致性,戴维森认为:“一个人能够最终具有信念-真理对比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拥有主体间的真理概念。”([3], p. 105)而只有通过三角测量的语言交流我们才能够把握主体间真理概念,从而呈现对信念-真理的对比。其分析如戴维森所述:

什么能呈现出掌握了这个对比呢?显然,语言交流足够呈现。要理解他人的言语,我必须要能够想他所想的事情;我必须分享他的世界。我不必在所有事情上都同意他,但为了有不同意见我们必须拥有关于相同主题的命题和相同的真理概念。交流依赖于每个交流者具有和正确地认为另一个人具有一个分享的世界(即一个主体间的世界)的概念。但是,这个主体间世界的概念是客观世界的概念,关于这个世界每个交流者都能够有信念。([3], p. 105

语言交流能够呈现出掌握主客观对比,其前提是三角测量中的交流主体具有相同的主题和相同的真理概念。相同的主题来自于交流者关于公共可观察对象和事件的客观的主体间世界,相同的真理概念来自于对这个分享的世界的把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三角测量中的语言交流与客观世界概念、主体间世界、主体间真理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三角测量才能呈现出主体间真理。理性生物分享一个真理概念的事实,就可以与信念和一个公共世界中指称的对象的位置建立起联系,从而发现我们的信念的正确或错误、真或假。通过不断的实践对比,形成对同一世界的客观评价,达到我们所说的真语句就是实际的真语句的结论。(参见[10], p. 99)。三角测量模式给出了把握信念一真理对比的呈现途径,以主体间分享的客观真理标准填补了在“相信为真”与“是真的”之间的距离,克服了信念与实体或对象的二元对立,从而有效地阻击了怀疑论从感觉经验或信念融贯的角度对信念的真实性的质疑,因此也克服了基础论和融贯论在说明信念真实性问题上遇到的困难。

六、三角测量作为知识客观真理性辩护模式的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三角测量的结构彰显着世界与我们的位置关系,而心与物的对立、词与物的对立消解在这个结构中,因为这个结构自身中包含着行动者和世界中的事件和对象。以三角测量作为信念客观真理性的辩护模式给我们留下一些启发性的思考,在此,我们提出如下三点重要的启示:

1.三角测量作为思想和语言的理解模式和信念内容的构成模式,展示了理性生物只有在三角关系的意向性交流中,信念才是具有内容的,而有内容的信念才是可理解的,才是能够承载真理的。在将引起信念的原因作为信念的对象的看法下,三角测量的因果—社会脉络解决了原因概念的双重不确定性问题,使得信念的内容既具有外在世界客观经验内容的显示,又具有主体间的融贯一致,但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基础论和融贯论的简单相加或机械调和,而是诉诸一个受制于三角测量关系的主体间的世界。从这种主体间世界的客观性和主体间真理的客观性论证,我们获得了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和逻辑上的融贯一致,从而避免了基础论倾向于将知识的客观性定位于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但在认识论步骤上诉诸认知中介而无法取得知识(信念)内容与客观实在的统一的缺陷;也避免了融贯论将知识(信念)的内容和真界定在信念系统内部的逻辑一致而不能对知识如何描述世界做出说明的缺陷。因而,三角测量描述作为知识的客观真理性辩护模式,比之前两者更清楚明白、更具可理解性、更具合理性。

2.三角测量模式为反驳知识论问题上的怀疑论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进路。第一,如上所说,三角测量分析打掉了“认知中介”之类的概念。只要承认“认知中介”在连结概念图式与经验内容之间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则怀疑论就有存在的余地。三角测量的互动联系中根本不需要什么认知中介,怀疑论便无立足之地了。第二,三角测量能够发挥作用,必以整体论、宽容原则和语义外部论作为支撑,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持有的信念系统或知识系统中的绝大部分信念或语句都是逻辑上一致的,而且客观上是真的。只有以此为背景,我们说具体的某个信念或语句为假才是可以理解的。据此,如果怀疑论要怀疑一切信念或语句的真实性,则其势必会陷入不可理解的境地;如果怀疑论想要成为可理解的立场,则必须承认一个信念系统或知识系统中绝大部分的信念或语句是一致的和真的,而只能对一些具体的信念或语句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这样一来,怀疑论就不成其为怀疑论了。

3.三角测量模式可否作为为整个知识论辩护的新模式?戴维森曾将知识分为三类:关于自我心灵的知识、关于他人心灵的知识和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参见[8])。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阐述这三类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三角测量模式来论证思想和语言的内容是如何得到确定的。因此,可以说戴维森通过追问语言理解或交流的可能性这一问题所提出的语义外部论和彻底诠释(radical interpretation)理论所揭示的因果机制和社会机制,为重构一种新型的知识论(或认识论)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onald Davidson. A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 and Knowledge(1983),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7153, Afterthoughts(1987): 154157.
[2] 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 Donald Davidson. Rational Animal(1982),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5105.
[4] Donald Davidson. The Second Person(1992),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7121.
[5] 叶闯.理解的条件——戴维森的解释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Donald Davidson. The Emergence of Thought(1997),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23134.
[7] Donald Davidson. Epistemology Externalized(1991),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93204.
[8] Donald Davidson. Three Varieties of Knowledge(1991),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5220.
[9] Donald Davidson. Thought and Talk(1975), in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second edi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5170.
[10] 林从一.思想语言社会世界——戴维森的诠释理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4.
[11] Donald Davidson. Seeing Through Language(1997), in Truth, Language, an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127141.
[12] 王静、张志林.语言诠释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哲学研究,2007(3):6168.

(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