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宗教学  >  正文

【刘飖】《高僧传》序录所论四本书考

梁释慧皎《高僧传》引书至多,《高僧传》序录卷十四云:“沙门法济,偏叙高逸一迹。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沙门僧宝,止命游方一科。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① 慧皎此处所论及四本书乃《高僧传》引书传记类的一部分,兹就此四书及著者作一考论,以见其人事迹及其书之大较。

一 法济《高逸沙门传》

慧皎云“沙门法济,偏叙高逸一迹”。王曼颖《与皎法师书》② 曰:“法济唯张高逸之例”。法济的传记附见《高僧传》里《晋剡东仰山竺法潜》,非常简略,不足四十字。曰“竺法济幼有才藻,作《高逸沙门传》。凡此诸人,皆潜之神足,孙绰并为之赞,不复具抄。”③ 《高逸沙门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有著录,“《高逸沙门传》一卷,孝武帝世,剡东仰山沙门竺法济撰”④,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云“孝武帝世,剡东仰山沙门竺法济撰”⑤,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云“右一卷,至晋孝武帝时,剡东仰山沙门释法济撰”⑥。后代目录不见记载,大约在唐以后《高逸沙门传》亡佚。据《晋剡东仰山竺法潜》传可知,法潜是晋丞相武昌郡公王敦的弟弟,琅琊人,剡东仰山是其出家所住寺庙之地。《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及《法苑珠林》均称法济为“剡东仰山沙门”,与称呼其师竺法潜一样,可见剡东仰山是寺庙所在之地,非法济籍贯。《出三藏记集》卷六释道安《阴持入经序》:“(道安)会大阳(一作太阳,此处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改正)比丘竺法济,并州道人支昙讲,陟岨冒寇,重尔远集。此二学士高朗博通,诲而不倦者也。遂与折盘畅碍,造兹注解。世不值佛,又处边国。音殊俗异,规矩不同。又以愚量圣。难以逮也。冀未践绪者。少有微补。非敢自必,析究经旨。”⑦ 《高僧传》道安本传有“大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经》,安后从之受业。”⑧ 这两处都说“大阳竺法济”,并且都与“并州支昙讲”相提并论,可见大阳乃地名,又支昙讲的籍贯是“并州雁门人”⑨,可知大阳应是竺法济的籍贯,大阳晋属河东郡,今山西平陆县境。又据上述所引可知,竺法济“幼有才藻”,长而“高朗博通,诲而不倦”,道安“游方问道”过程中,曾向法济学习过《阴持入经》。

《高逸沙门传》虽亡佚,但其被后代书籍所引用,因此留下些许佚文,兹搜集录列如下:

(一)《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共引《高逸沙门传》有十条:

1、“法师居会稽,皇帝重其风德,遣使迎焉,法师暂出应命。 司徒会稽王天性虚澹,与法师结殷勤之欢。师虽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旷达,不异蓬宇也。”(《言语篇》:“竺法深在简文坐”条刘孝标注引)⑩

2、“支遁,字道林,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家世奉法,尝于余杭山沈思道行,泠然独畅。年二十五,始释形入道,年五十三终于洛阳。(《言语篇》:“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条刘孝标注引)(11)

3、“道林时讲《维摩诘经》。”(《文学篇》:“支道林、 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条刘孝标注引)(12)

4、“遁居会稽,晋哀帝钦其风味,遣中使至东迎之。遁遂辞丘壑,高步天邑。”(《文学篇》:“支道林初从东出”条刘孝标注引)(13)

5、“殷浩能言名理,自以有所不达,欲访之于遁。遂邂逅不遇,深以为恨。其为名识赏重,如此之至焉。”(《文学篇》:“殷中军读小品”条刘孝标注引)(15)

6、“法开初以义学著名,后与支遁有竞,故遁居剡县,更学医术。 ”(《文学篇》:“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条刘孝标注引)(15)

7、“晋元、明二帝游心玄虚,托情道味,以宾友礼待法师。王公、 庾公倾心侧席,好同臭味也。”(《方正篇》:“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条刘孝标注引)(16)

8、“遁为哀帝所迎,游京邑久,心在故山,乃拂衣王都,还就岩穴。 ”(《雅量篇》:“支道林还东”条刘孝标注引)(17)

9、“王蒙恒寻遁,遇祗洹寺中讲,正在高坐上,每举尘尾,常领数百言, 而情理俱畅。预坐百余人,皆结舌注耳。蒙云:‘听讲众僧,向高坐者,是钵釪后王、何人也。’”(《赏誉篇》:“王、刘听林公讲”条刘孝标注引)(18)

10、“遁得深公之言,惭恧而已。”(《世说新语》卷下之下《排调篇》:“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条刘孝标注引)(19)

(二)宋高似孙撰十卷《剡録》引《高逸沙门传》一条:

“遁姓关氏,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卷三:“高僧”中“支遁”条注引),(20) 此条所引是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二条的一部分。

(三)明陈耀文撰六十卷《天中记》引《高逸沙门传》一条:

“遁得深公之言,惭而已。”(卷七“买山”条注引)(21) 此条所引与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十条几乎相同。只是缺了“恧”字,应是转抄错误。

(四)明何良俊撰三十卷《何氏语林》引《高逸沙门传》一条:

“法开初以义学著名,后与支遁有竞,故遁居剡县,更学医术。”(卷二三:“于法开医术明解”章注引)(22) 此条所引与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六条相同。

(五)明梅鼎祚编四十五卷《释文纪》引《高逸沙门传》一条:

“遁得深公之言,惭恧而已等。”(卷七:竺道潜《答支遁书》注引)(23) 此条所引与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十条完全相同,不缺“恧”字。

(六)《御定佩文韵府》引《高逸沙门传》一条:

“支遁,字道林。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家世奉法。尝于余杭山沉思道行,泠然独畅。”(卷四之五:“风期”词条注引)(24) 此条所引是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二条的一部分。

(七)《御选唐诗》引《高逸沙门传》四条,但有两条相同,实际只有三条:

1、“支遁,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 ”(卷三《游敬亭寄崔侍御》:“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风期”下注引,卷七注引《高逸沙门传》与此注引内容相同。在此不赘引。)此条所引是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二条的一部分。

2、“支遁,字道林,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少而任心独往, 风期高亮。尝于余杭山沈思道行,冷然独畅。后终于洛阳。”(《御选唐诗》卷九皎然《支公诗》注引)(25) 此条所引是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二条的一部分。

3、“道林家世奉佛,年二十五入道。 ”(《御选唐诗》卷九皎然《支公诗》注引)(26) 此条所引是上文《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的第二条的一部分。

以上为历代书籍所引《高逸沙门传》的完整汇集。上文已述《高逸沙门传》于唐后就不见著录,说明在唐后此书已经亡佚,唐以后人理当不见。从上述诸书注引《高逸沙门传》的文字内容来看,也可证明这一点。宋高似孙《剡録》、明陈耀文《天中记》、明梅鼎祚《释文纪》及清代所编《御定佩文韵府》和《御选唐诗》中所引《高逸沙门传》佚文,均与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的内容相同。这说明唐以后人引《高逸沙门传》的文字,均系转引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世说新语》梁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所涉及的僧人只有三个,竺法潜(或曰法深、深公、深法师)、支遁和于法开,而《世说新语》中记有十五个僧人事迹,即竺法潜、支遁、于法开、帛尸梨密(高坐或称高坐道人)、佛图澄、康法畅、道壹道人、康僧渊、道曜、竺法汰、僧意、支愍度、释道安、慧远、法虔。而其他十二人事迹刘孝标皆未注引《高逸沙门传》,从《高逸沙门传》只有一卷的体例来推测,《高逸沙门传》篇幅当不会太大,或许只记载竺法潜、支遁和于法开三僧事迹。

二 法安《志节传》

“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王曼颖《与皎法师书》亦说,“法安止命志节之科”。法安(454498),释宝唱《名僧传》(27) 有其传,但佚。 《高僧传》有其传。俗姓毕,“东平人,魏司隶校尉轨之后也。”《三国志·魏书》卷九有毕轨传,曰:“南阳何晏、邓扬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趋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乃以晏、扬、谧为尚书,晏典选举,轨司隶校尉,胜河南尹。诸事希复由宣王。……于是收爽、羲、训、晏、扬、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28)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三《羊烈传》有:“烈天统中,与尚书毕义云争兖州大中正,义云盛称门阀云我累世本州刺史,卿世为我家故吏。烈答云:‘卿自毕轨被诛以还,寂无人物,近日刺史,皆是疆场之上,彼此而得,何足为言。……盖讥义云之帷薄焉。’”(29) 由此可推测,沙门法安出身官宦家庭。《高僧传》称法安为“当时名流,为学者所慕”,非如羊烈云“自毕轨被诛以还,(毕家)寂无人物”。法安曾随王僧虔至湘州,并南迁番禺,后止建业中寺。据《高僧传》本传,法安著有“《净名》、《十地义疏》并僧传五卷”。法安及其五卷僧传历代未见著录。慧皎自序中所谓“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王曼颖《与皎法师书》云“法安止命志节之科”,可能法安的五卷僧传的书名即为《志节传》。梁释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目录中有“法桥比丘现感妙声记第七(出《志节传》)”,(30) 其后目录书未见《志节传》著录。类书亦未见引用,可能梁代后此书失传。《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目录中“法桥”应是帛法桥的略称。帛法桥,释宝唱《名僧传》“感通苦节第二”一科下有传,但佚。《高僧传》有传云“帛法桥,中山人,少乐转读而乏声。每以不畅为慨,于是绝粒忏悔七日七夕,稽首观音,以祈现报。同学苦谏誓而不改,至第七日觉喉内豁然,即索水洗漱,云,吾有应矣。于是作三契,经声彻里许。远近惊嗟,悉来观听。尔后,诵经数十万言。昼夜讽咏哀婉通神,至年九十声犹不变。以晋穆帝永和中卒于河北,即石虎末也。有弟子僧扶,亦戒行清高。”(31) 其内容用“法桥比丘现感妙声”来概括, 再恰当没有了。梁释僧佑的《法苑杂缘原始集》已佚,无从比较两者异同,但可推知,慧皎《高僧传》“帛法桥传”应该源于法安《志节传》中“法桥比丘现感妙声记”。

三 僧宝《游方沙门传》

“沙门僧宝,止命游方一科”,王曼颖《与皎法师书》亦说:“僧宝偏缀游方之士”。《高僧传》有三僧宝,附见于僧钟、慧次、宝亮传中,均未叙及著有游方僧传之事。《僧钟传》曰:“时与钟齐名比德者,昙纤、昙迁、僧表、僧最、敏达、僧宝等,并各善经论,悉为文宣所敬,迭兴讲席矣”(32)。《慧次传》曰:“时谢寺又有僧宝、僧智。长乐寺法珍、僧向、僧猛、法宝、慧调,并一代英哲,为时论所宗”(33)。《宝亮传》曰:“旷野寺僧宝,亦并齐代法匠。宝又善《三玄》,为贵游所重”(34)。《高僧传》序录中僧宝,不知何指。释宝唱《名僧传》不叙僧宝。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及历代书目没有著录。大约隋时其书就已经亡佚。汤用彤先生确定此书名为《游方沙门传》,不知何据(35)。“游方”指僧人游历各地,非仅仅指往天竺者谓之游方。僧人游方有的是为了学习求教,有的是为了弘法。《高僧传》中“安清……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僧伽跋澄,常浪志游方,观风弘化。符坚建元十七年,来入关中。”“昙摩耶舍,觉自思惟欲游方授道,既而踰历名邦履践郡国。”“佛驮跋陀罗,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求那跋摩,以圣化宜广,不惮游方。先已随商人竺难提舶,欲向一小国。”“昙摩密多,……少好游方,誓志宣化。”“昙鉴,后游方宣化。”僧人在学有所成之后“游方”,是为了弘扬佛法。《高僧传》中“竺佛念,少好游方,备观风俗。家世西河,洞晓方语。”“释智严,少而游方,无所滞着。”“释道安,……游方问道,备访经律。”“竺僧朗,京兆人也。少而游方问道。”“释慧睿,冀州人。少出家,执节精峻。常游方而学经。”“释慧观,……弱年出家游方受业。”“释昙斌,……夜梦神人谓斌曰:‘汝所疑义,游方自决。’于是振锡挟衣,殊邦问道。”“释僧侯,……及具戒之后,游方观化。”这些僧人“游方”大多是在年轻时,目的是学习佛法。由此可知,僧宝《游方沙门传》所记,当为游方沙门求法、弘法之事迹。

四 法进《江东名德传》

“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王曼颖《与皎法师书》曰:“唯释法进所造,王巾有着。意存该综,可擅一家。然进名博而未广,巾体立而不就”。法进所著何书,《高僧传》未明确记录。《隋书·经籍志》有“《江东名德传》三卷,释法进撰”。《通志》释家传记类亦著录“《江东名德传》三卷,释法进撰”。汤用彤先生曰“《江东名德传》二卷”(36),恐误。以后历代书目不见著录。从书名来看,《江东名德传》非“通撰”,而是“偏叙”。《高僧传》四处言及“释法进”事迹,但都未言及撰有僧传。“亡身”一科中有《宋高昌释法进》(37) 传,“神异”一科有《宋高昌释法朗》(38) 和《宋岷山通云寺卲硕》,(39) 二传均涉及法进,“译经”一科《晋河西昙无谶》(40) 言及道进。“亡身”中的法进,慧皎在“亡身”论曰中赞叹其“割肉以啖人”,“忘我利物”。据其本传,该法进卒于436年。 《宋岷山通云寺卲硕》传曰:“(卲硕)以宋元徽元年(473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此法进在473年尚在, 因此可确证《宋岷山通云寺卲硕》中法进与“亡身”中法进属异人而同名。《宋高昌释法朗》传曰“朗师释法进,亦高行沙门。进尝闭户独坐,忽见朗在前,问从何处来。答云:从户钥中入。云与远僧俱至。日既将中,愿为设食。进即为设食。唯闻匕钵之声,竟不见人。昔庐山慧远尝以一袈裟遗进,进即以为嚫(布施义)。朗云,众僧已去,别日当取之。后见执爨者就进取衣,进即与之。”从法进为僧设食,以庐山慧远赠己之袈裟犹为布施的行为来看,与“割肉以啖人”,“忘我利物”的“宋高昌释法进”似为同一人。《晋河西昙无谶》云:“初谶在姑臧,有张掖沙门道进,欲从谶受菩萨戒,谶云:‘且悔过。’乃竭诚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诣谶求受,谶忽大怒,进更思惟,但是我业障未消耳。乃戮力三年,且禅且忏。进即于定中,见释迦文佛与诸大士授己戒法,其夕同止十余人,皆感梦如进所见。进欲诣谶说之,未及至数十步,谶惊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吾当更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为说戒相。时沙门道朗振誉关西。当进感戒之夕。朗亦通梦。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于是从进受者千有余人。”《晋河西昙无谶》中张掖沙门道进也许就是宋高昌释法进。《宋高昌释法进》云法进“或曰道进,或曰法迎”。两人都是“张掖人”,并且都活动在北凉。宋高昌释法进的生平事迹,从本传来看,未曾涉足江南,三卷《江东名德传》专叙江南名德,似又不可能为他所撰。另,宋高昌释法进,“或曰道进,或曰法迎”,凉州张掖人(今甘肃张掖),其本传中从未提及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附近),题目却冠以“高昌释法进”,令人费解。僧宝唱《名僧传》目录“遗身苦节三”有《宋高昌法迎》,“索苦节第四”有《宋西凉洲法进传》。《高僧传》中“高昌释法进”与宝唱《名僧传》“高昌法迎”“西凉洲法进”关系如何,以史料阙如,不可详考。

【注释】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3页。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552页。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158页。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49卷,第74页。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卷,第248页。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卷,第1021页。
[梁]释僧佑撰 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9页。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8页。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5页。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83页。
(11)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786页。
(12)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13页。
(13)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13页。
(14)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13页。
(15)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13页。
(16)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43页。
(17)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54页。
(18)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83页。
(19) 《世说新语》,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964页。
(20)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版,第485卷,第558页。
(21)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5卷,第317页。
(22)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1卷,第779页。
(2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00卷,第519页。
(24)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11卷,第415页。
(25)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6卷,第303304页。
(26)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6卷,第303304页。
(27) 《名僧传抄》出自《卐续藏经》,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民国65年,第134册。
(28)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全五册),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282页。
(29)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全二册),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76页。
(30) [梁]释僧佑撰 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85页。
(31)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497页。
(32)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307页。
(33)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326页。
(34)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339页。
(35) 汤用彤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页。
(36) 汤用彤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第29页。
(37)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447页。
(38)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387页。
(39)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389页。
(40) [梁]释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76页。

(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