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  正文

【祁志祥】华严宗以“十”为美的思想倾向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追求“十全十美”的传统。没有十样,也要按照“十全十美”的理想凑足十样。鲁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十景病”时指出:“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点心有十样景,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连人的逆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2]]中国古代“十全十美”思想的形成原因自由多样,不可一概而论,然而与佛教美学、尤其是华严宗美学思想的哺育大有关系,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遗憾的是,学界有关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们发现,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在他们的著述中,依据事理圆融、一多无碍的世界观,揭示了能够圆融贞一之理、显示“重重无尽”空义的 “十”这个数字作为“圆数”的美,并把这种思想运用于其理论实践。揭开华严宗以“十”为美的历史面纱,对我们认识中国文化中“十全十美”的美学传统确实不无帮助。

一、杜顺:一多无二

佛教的基本世界观是“诸法皆空”、对万物作“无分别观”。依照这种世界观,“十”作为外在物相的分别统计之数,也应当在否定之列,而无美可言。然而,以龙树为代表的印度大乘中观派为了宣扬“毕竟空”义,防止人们对“空”产生迷执,又强调“空”不离“有”,“空”在“有”中。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观经和宣扬中观教义的般若经大量翻译进来,并产生了中国佛教派别——魏晋般若学和阐释中观教义的肇论。般若学和肇论反复揭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之性空。于是,贞一不变的空寂本性与形形色色的万相假有就须臾不离、相互合一了,空有相即,一多圆融。各别的数字由于寓含贞一本体因而具有了某种美。

华严宗以中观派和般若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立宗的依据。初祖、陈隋之间的杜顺(557640)将佛教的色空相即改造为“理”“事”圆融,再由“理”一“事”殊,推导出“一”“多”无二,从而为以“十”为美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学理基础。

所谓“一”,实即“理”、“空”。万事虽殊,理则无分,总归一空。为了说明此理,杜顺以由透明的宝珠缀成的珠网为喻。这个珠网,叫“帝释天珠网”,简称“帝网”,又音义合译为“因陀罗网”。他在《华严五教止观》中指出:“然此帝网,皆以宝成。以宝明彻,递相影现,涉入重重,于一珠中同时顿现,随一即尔,竟无去来也。今且向西南边取一颗珠验之,即此一珠能顿现一切珠影。此一珠既尔(如此),余一一亦然。既一一珠一时顿现一切珠,既余尔一一亦然。如是重重无有边际。即此重重无边际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显现,余皆不妨。此若余一珠中坐著时,即坐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时,亦即坐著一切珠也。”[[3]]不仅“帝网”中一珠可现一切珠,而且由于“多”生于“一”,无“一”便无“多”,故此众珠之网亦可谓由一珠独成:

问:“若离此珠内无一切珠者,此网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结多珠成耶?

答:“只由唯独一珠,方始结多为网。何以故?由此一珠独成网故,若去此珠,全无网故。”

问:“若唯独一珠者,云何言结成网耶?

答:“结多珠成网者,即唯独一珠也。何以故?一是总相,具多成故。若无一,一切无故。是故此网一珠成也。一切入一,准此可知”[[4]]

为了说明“一切”,杜顺冠以“十方”以囊括、形容其“多”:

问:“虽西南边一珠总收十方一切珠尽,无余方各各有珠,云何言网唯一珠成耶?

答:“十方一切珠者,总是西南方一颗珠也。何以故?西南边一珠即十方一切珠故。若不信西南边一珠即是十方一切珠者,但以墨点点西南边一珠者,一珠著()时,即十方中皆有墨点。既十方一切珠上皆有墨点,故知十方一切珠即是一珠也。言十方一切珠不是西南边一珠者,岂可是人一时遍点十方一切珠耶?纵令遍点十方一切珠者,即是一珠也。此一为始,既尔余为初亦然。重重无际,点点皆同,杳杳难原,一成咸毕。”[[5]]

诸法境界,犹如映现在一珠中之众珠,重重映象,重重无尽,如幻如空,“杳杳难原”,“竟无去来”。

杜顺论“一”“多”关系,重在说明理一分殊,“一切入一”,万殊归一。虽然“十”字不是褒扬的重点,但“十”作为“多”之中特殊的一个数字,“多”所体现的“一”之真宰,毕竟为以后智俨、法藏、澄观认识和阐述“十”所体现的“重重无尽”空义的美奠定了逻辑基础。

二、智俨:“一”“十”圆融

华严宗二祖、唐初智俨(602668)继承杜顺一多圆融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了“一”“十”圆融。他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指出,“一”与“多”的圆融关系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一中多,多中一”。二是“一即多,多即一”。[[6]] “十”是“多”中之一。“一”与“多”的这种关系,智俨又表述为“一中十,十中一”和“一即十,十即一”。“十”由“一”组成,故名“十中有一”,亦可名“一中有十”:“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若无十,一即不成”。[[7]] “若一住自性,十即不成;十若不成,一亦不成也。”[[8]]而所以要分出“十中一”、“一中十”者,“十中一,即是尽;一中十,具说即无尽也”。[[9]]当说“一中十,十中一”时,是着眼于“一”与“十”的差异而言的。从无分别的角度看,“一即十,十即一”:“前明‘一中十’者,离一而无有十,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离一无有十,而十即是一”。[[10]]要之,“十”与“一”,既无差别,又有差别。就差别而言,“一”欲显其“尽”,“十”欲显其“无尽”。《华严一乘十玄门》从十个方面阐说华严经义,号“十玄”;每一方面又分教义、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齐境位、法智师弟、主伴依正、逆顺体用、随生根欲性十个方面。[[11]]关于这样十十划分的目的,智俨说:

今但举十门者,欲成其无尽。若论三种世间圆融,可但一事具此十门,亦具无尽无量法界虚空法门,成其无尽、复无尽。[[12]]

智俨在阐释经义时,尽量往“十”上靠。这在《华严孔目章》中体现得最明显。其中论及“十”的名目有“十行”[[13]]、 “十因”[[14]]、 “十智”[[15]]、 “十世界”[[16]]、 “十种事”[[17]]、 “十号”[[18]]、 “十种净土”[[19]]、 “十门”[[20]]、 “十力”[[21]]、 “十住”[[22]]、 “十缠”[[23]]、 “十欲”[[24]]、 “十波罗蜜”[[25]]、 “十藏”[[26]]、 “十愿”[[27]]、 “十恶业”[[28]]、“十善业”[[29]]、 “十谛”[[30]]、 “十自在”[[31]]、 “十怖畏”[[32]]等。更有甚者,《华严孔目章》卷四在讲到“随机论别”时,一口气说了十个“别”字;在讲到“引机会同”时,一口气说了十个“同”字;在讲到通观“一乘别教”(华严教)时,一口气说了十个“通”字;在讲到众生同时见佛时,一口气说了十个“顿见”和“同时”:

随机论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33]]

又一乘同法,对智以彰同。若引机以会同,则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即穷无尽也。[[34]]

又佛性论明其通观,通观灭诸惑,通证诸理,通成诸行,通克诸果。此约一乘同教言。若一乘别教说,即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穷其法界也。[[35]]

若见于佛,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顿见,称名亦尔。[[36]]

一乘法义,成佛共一切众生,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成佛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皆新新断惑,亦不住学地。[[37]]

智俨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十”是美妙的“圆数”,但他“十”中有“一”、“十”即是“一”的思想及十十重叠的论证方法,为法藏明确提出“十”是“圆数”作了厚实的铺垫和必要的准备。

三、法藏:“立十数为则”,以为“圆数”

华严宗三祖法藏其实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创立华严宗后,便将杜顺、智俨奉为初祖。事实上,他对杜顺、智俨的思想采纳颇多。如杜顺以一珠便含一切珠为喻说明“一”“多”圆融。法藏也说:“因陀罗网,皆以宝成。由宝明彻,影递相现,于一珠中,现余影尽。”“今且向西南取一颗珠验之。即此一珠,能顿现一切珠之影。此一珠既尔,余一一亦然。既一一珠皆一时顿现一切珠影,即此西南边珠复现珠中一切珠影。此珠既尔,余一一亦然。如是重重无有边际。即此重重无边际之影,皆在此一珠中炳然递现。”[[38]]世界就是像由无数颗宝珠可以相互映现的珠网,可显“重重无尽”之影像。这个比喻,完全是“克隆”的杜顺的。智俨述说“无尽”义时常常一口气连说十个同样的词,法藏亦然。《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云:“……初门同体,即摄同异二门中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穷其圆极法界,无不摄尽耳。”[[39]]“……如上一切法门,及与一切众生,皆悉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同时作佛,后皆新新断惑……”[[40]]

然而,作为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毕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在以“十”为美方面,较杜顺、智俨所不同者,是法藏有了更清醒的理论自觉。华严宗以《华严经》为经典。《华严经》卷十三早已揭示过十十无尽之义:“一门之中既有十,然此十复相迭,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也。”[[41]]法藏继之从理论上明确揭示:“依《华严经》,立十数为则,以显无尽义。”[[42]]为什么“立十数为则”呢?因为“十十无尽”,可显“无尽”空之义。为说明这个道理,他改变杜顺的珠珠相映之法,发明镜镜重映之法。据宋赞宁《高僧传》卷五《法藏传》载:“藏……又为学(《华严》而)不了(其义)者,设巧便,取镜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义。”[[43]]十面镜互映一像,可映现“无尽”之像。

由于自觉地把“十十无尽”作为一种思维“法则”,所以他在观照、分析问题时,总是习惯先分十类,然后每一类中再分十类加以分析论述,以显“重重无尽”之义。如《华严经旨归》分处、时、佛、众、仪、教、义、意、益、圆十部分剖析《华严经》旨归。每一部分又各分为“十处”、“十时”、“十佛”、“十众”、“十仪”、“十教”、“十义”、“十意”、“十益”、“十圆”分而论之。《华严经义海百门》亦按此法“总举十门,别开百义”。这“十门”是:“缘生会寂门第一,实际敛迹门第二,种智普耀门第三,融任运门第四,体用观显门第五,差别显现门第六,修学敢严门第七,对治获益门第八,体用开合门第九,决择成就门第十。”这“十门”又各分“十义”。《华严经探玄记》释《华严经》,“略开十门”:“一明教起所由,二约藏部明所摄,三显立教差别,四简教所被机,五辨能诠教体,六明所诠宗趣,七具释经题目,八明部类传译,九辨文义分齐,十随文解释。”论述“十门”时,又尽量分为“十义”。如第一门“教起所由”分为“先总辨,后别显”,论述到“别显”(分别相之显现)时,“略提十义以明无尽”:“何者为十?谓由法尔故,愿力故,机感故,为本故,显德故,显位故,开发故,见闻故,成行故,得果故。”论述第二门“藏部明所摄”时,略显十义以明收摄”:“一明三藏,二显所摄,三辨二藏,四释相达,五开种类,六定所摄,七一部收,八三部摄,九或九部,十具十二。”余皆类推。关于第十门“随文解释”的“十义”,《华严经探玄记》没有明确说明,不过紧接着第九门之“十门”之后对“因缘无量,难可具陈,略提十类”的诠释,似与此相类。这“十类”是:“一缘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现故,四如幻不实故,五大小无定故,六无限因生故,七果德圆极故,八胜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难思解脱故。”[[44]]总之,能凑满“十”的,尽量凑满“十”;最高的境界是十中分十,甚至十再生十(如《华严经探玄记》中部分门类),即便不能十中分十,也要尽量以十大类把握对象;实在连这一点也不便做到,则在论述子目(具体问题)时分十类加以缕述,这就是法藏许多著述中体现的方法论特征。这种颇显刻板、机械、牵强的思维方法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以“十”为美。

不过,尽管钟情“十”、偏爱“十”,但法藏从未以“美”名之,而只是称之为“圆”。“如数十钱法,所以说十者,欲应圆数,显无尽故。”[[45]]因为“十”是“圆数”,所以多说“十”。“圆”是什么意思呢?其本义是现实界的圆相,以“圆全无缺”为义(《辅行》)。佛教借用来指思维方法的圆通、认识真理和修行果位的圆满等等,既指善,更多地指圆满无缺憾的美。[[46]]尚“圆”是佛教的一个传统。隋唐创立的佛教宗派中,不仅自称“一乘圆宗”的天台宗对以“圆”为美的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自称“圆明具德宗”[[47]]的华严宗也是如此。华严宗崇尚的“圆”,有“圆融”、“圆通”等涵义。这一点,在法藏的“十圆”说中得到了突出的展示。《华严经旨归·示经圆第十》云:

夫以法界圆通,缘无不契。……若随义分开,亦有十门:

一、处圆者,谓前无尽处中,随一尘处,即有如上一切处、一切时、一切佛、一切众、一切仪、一切教、一切义、一切意、一切益,[[48]]各通帝网重重,俱在一尘。如一尘处,一切尽虚空法界,一一尘处,皆亦如是。

二、时圆者,于一念中,则有如前一切时劫、一切处、一切佛、乃至一切益,皆通帝网,重重显示。如一念,一切重重诸劫海中,一念摄皆亦如是。

三、佛圆者,于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处、一切时,乃至一切益。如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诸毛孔现,皆亦如是。

四、众圆者,准前。五、仪圆,六、教圆,七、义圆,八、意圆,九、益圆,十、普圆,并类。[[49]]

《华严经旨归》分十部分,分别论述说经之处、说经之时、报身佛之功德、修行僧众之种类、讲经方式、经文类别、佛经义理、佛法大意、修佛好处,以及法界圆通之处。按“十十无尽”的思维模式,法藏将它们各各分为十类,以代指“一切处”、“一切时”、“一切佛”、“一切众”、“一切仪”、“一切教”、“一切义”、“一切意”、“一切益”及“普圆”。所谓“处圆”,不仅指一处通十处、一切处,处处圆通,而且指与“一切时”、“一切佛”、“一切众”、“一切仪”、“一切教”、“一切义”、“一切意”、“一切益”圆融。这是一个时、空、佛、众、体、用大融合、大融通的境界,故谓之“普圆”,谓之“法界圆通”,“是谓华严无尽法海,穷尽法界,越虚空界”[[50]]。“圆”除了指圆融、圆通、不执著之外,还指圆满、完美之意。在此意义上,法藏称华严宗为“圆宗”[[51]],称《华严经》为“圆满教”[[52]],称华严教义为“圆满教理”[[53]],称人心中的清净佛性为“自性清净圆明体”[[54]]。法藏因为“十”与“一”可以圆融圆通,因而认为“十”是圆满之数、“圆数”,从而使“十十无尽”的思维方法贯彻得更为自觉和彻底。

不仅如此,法藏还在《华严经旨归》中借“莲花叶”来说明“十无碍”之美。“无碍”即圆融。这“十无碍”是:“一、性相无碍;二、广狭无碍;三、一多无碍;四、相入无碍;五、相是无碍;六、隐显无碍;七、微细无碍;八、帝网无碍;九、十世无碍;十、主伴无碍。”[[55]]法藏指出:“莲花叶即具此十义。”[[56]]。“此一华叶既具此十种无碍,余一切事,皆亦如是。”[[57]]莲花之美,佛典中屡屡论及;莲花叶之美,大概是法藏的独特发现。而莲花叶所以美,在于它是“十种无碍”的最好的象征。

四、澄观、“欲令触目圆融,故多说‘十’”

法藏之后,继承者是四祖澄观(738839)。澄观吸收华严宗祖辈钟情“十”、尽量靠近“十”、凑足“十”的做法。这在其《大华严经略策》中显示得尤为突出。如将大乘佛教常说的“六度”舖衍成“十波罗蜜”:“问:诸经之中,多说六度,今言有十,其故何耶?答: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虽千门,不出十度。为治六弊,说六度门;欲显圆融,复治十障,故说十度。然一一度各各相收,从其增微以为十种。一施、二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将“六通”说成“十通”:“问:十通六通,有何差别?仰申同异,以释疑情。答:十通六通,大同少异,欲彰圆极,开六为十。言六通者,一、神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问:何名十通?请列其名,及其体用。答:通谓无壅,精义入神,大用自在,亦寄十显圆。言十通者,一、他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知过去劫宿住智通,四、尽未来际智通,五、无碍清净天耳智通,六、住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智通,七、分别一切言词智通;八、无数色身智通,九、一切法智通,十、入一切灭尽三昧智通。皆以无障碍大智而为其体。有此十用,故立十名。”论如来的二种“十身”、“十德”:

问:经论共说佛有三身,或开,不出受用自他;或合,但分真应。据何理致,遂说十身,请陈十名,兼示体相。答:……尽理而说,十身方圆。言十身者,略有二种:一融三世以为十身,二如来一身自有十身。谓: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然此十身,即佛十德,具体具用,有应有真。但融无二门,故称圆妙。云何十德?一、觉树道成,朗然大悟;二、愿周法界,兜率上升;三、化应多端,若水分众月;四、力持永久,有全身碎身;五、相好无边,碎尘难数;六、威势映夺,如月映星;七、感而遂通,如意速疾;八、福德深厚,若海包含;九、法性真常,湛然周遍;十、智慧决断,顿觉圆明。十德不离一身,更无别佛,不同三身四智,体用不同。言融三世十身者: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于一如来身既有十身,余九身亦然,便成百身。又互相作,便成千身。而真应相触,一多自在。冀当仰信,无滞常开。

又如论“圣贤位次”时涉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阐释佛教有“十行”、“十忍”、“十教”等等。澄观对“十”的极度偏爱,使其著述达到非常繁琐的地步。

华严宗为何如此偏爱“十”呢?法藏回答过这个问题,澄观的解释则进一步明确地从人的感觉圆满出发。《大华严经略策》第十六“说十之由”设问答云:“问:诸经之中,法相随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数减增,不可一准,如何此教多说十耶?答:真理圆融,非相不显,欲彰圆妙,故寄十以明之。十是一周数之圆故,多则难尽,少不显圆。又,尽理而言,十方备足,故五眼开为十眼,三身具说十身,欲令触目圆融,一一皆入法界,故多说十。斯可知也。”原来, “真理圆融,非相不显。欲彰圆妙,故寄‘十'以明之。‘十'是一周数之圆故,多则难尽,少不显圆。”“欲令触目圆融,一一皆入法界,故多说十。”说“十”的动机、目的是为了通过视觉“圆融”实现心理的极乐无憾。对“十”之数的美之理论剖析,莫此为深刻,也莫此为全面。

【注释】


[[1]] 本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2]]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9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3]]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12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4]]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1213页。
[[5]]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1213页。
[[6]]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1页。
[[7]]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0页。
[[8]]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0页。
[[9]]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0页。
[[10]]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1页。
[[11]]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2页。
[[12]]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3页。
[[13]]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湾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卷45,第538页下。以下简称《大正藏》。
[[14]] 《大正藏》卷45,第538页下。
[[15]] 《大正藏》卷45,第539页上。
[[16]] 《大正藏》卷45,第539页上。
[[17]] 《大正藏》卷45,第539页中。
[[18]] 《大正藏》卷45,第540页下。
[[19]] 《大正藏》卷45,第541页上。
[[20]] 《大正藏》卷45,第543页上。
[[21]] 《大正藏》卷45,第548页下。
[[22]] 《大正藏》卷45,第550页上。
[[23]] 《大正藏》卷45,第552页上。
[[24]] 《大正藏》卷45,第552页上。
[[25]] 《大正藏》卷45,第553页下。
[[26]] 《大正藏》卷45,第554页上。
[[27]] 《大正藏》卷45,第563页上。
[[28]] 《大正藏》卷45,第564页中。
[[29]] 《大正藏》卷45,第565页中。
[[30]] 《大正藏》卷45,第568页上。
[[31]] 《大正藏》卷45,第569页上。
[[32]] 《大正藏》卷45,第569页上。
[[33]] 《大正藏》卷45,第586页中。
[[34]] 《大正藏》卷45,第586页中。
[[35]] 《大正藏》卷45,第586页中。
[[36]] 《大正藏》卷45,第586页下。                                                            
[[37]] 《大正藏》卷45,第586页下。
[[38]] 《华严游心法界记》,《大正藏》卷45,第647页。
[[39]]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191页。
[[40]]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193页。
[[41]] 《大正藏》卷10,第63页;
[[42]] 《大正藏》卷45,第505页,《华严五教章》卷4
[[43]] 《大正藏》卷50,第732页。
[[44]] 《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藏》卷35
[[45]] 《华严五教章》卷4,《大正藏》卷45,第503页。
[[46]] 详参拙作《以“圆”为美:佛教对现实美的变相肯定之一》,《文史哲》2002年第1期。
[[47]]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266页。
[[48]]这里的“处”、“时”、“佛”、“众”、“仪”、“教”、“义”、“意”、“益”,及下文说及的前九圆,指《华严经旨归》前九部分论及的主题:“一、说经处;二、说经时;三、说经佛;四、说经众;五、说经仪;六、辩经教;七、显经义;八、释经意;九、明经益。”
[[49]]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7
[[50]] 《华严经旨归》,《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7
[[51]]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7页。
[[52]] 《华严经旨归》,《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79页、第87页。
[[53]]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8页。
[[54]] 《华严经旨归》,《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87页。
[[55]]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0页。
[[56]]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1
[[57]]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92页。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 录入编辑: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