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  正文

【袁鼎生】论审美欲望的系统生成

欲望是行为的根由与动力,决定行为的性质、强度与长度。审美活动起于审美欲望,其性质、强度、长度也受后者制约。生存欲望与审美欲望结合,形成生存审美欲望。它作为审美心理基础,相应地生发其后的审美环节,促成审美活动的生态化转型,有着审美基因的意义。

一、审美欲望的系统生成路径

生态审美活动,是一种满足主体内在整体审美需求的活动,即生存审美欲望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了自主自足的审美自由。主体内在审美需求的整体性,建立在内在需求层次化和系列化生成的基础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求的发展梯次,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显得有机而全面,一时成为经典。但这种理论还不是充分的系统生成的理论,因而难以揭示人的需求的深层规律与整体规律。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以及生态哲学基本方法的系统生成理论,要求人们在研究复杂的系统时,一方面揭示对象的构成元素,按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顺序,逐级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或曰更为重要的方面,则要论述对象的各层次在双向往复的对生中,共生整体质;再一方面也就是最为重要的方面,还要论证这整体质在超循环的运动中,渗透、囊括、整合、提升各部分,使之构成整体性,成为整体化的局部。

用系统生成的理论与方法,观照人的需求,确如马斯洛所言,形成了由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到高层次的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发展,而这种由低到高的逐层推进,既切合历史实际,又合乎逻辑规律,更对应生态规律与原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发展系列。进一步探究,这多层的需要构成了相生互发的双向往复的生态关系,并凭此形成了人的欲望系统的整体新质:生存审美欲望或曰生命全程全域的审美存在、诗意栖居的欲望。这一人的整体欲望,既为人的全部欲望共同生发,又概括、统领、升华了人的全部欲望,还融入各层次的欲望,丰富与提升了各层次的欲望,使之成为整体化的局部。这样,整体审美欲望,就具体化为诸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等各层次的欲望,使之既是一般欲望的各种形式,同时又成为系统生成的整体审美欲望的各种具体形式,具备一体两面性。

人的审美欲望的系统生成,是通过四段路径完成的。一是如马斯洛所说,各层次的按序生成;二是马斯洛未提及的,高位格欲望向低位格欲望逐级回生,构成循环生发,并使各层次生成整体质;三是整体质在良性循环中螺旋提升,并持续地向各局部分形,使之不断地获得系统发展的整体质。经过这三段生发路径,生存审美欲望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实现了整体发展,真正成为了整体欲望。这样的审美欲望,成了推进审美人生与审美环境耦合并行,生发生态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得生态活动和审美活动结合的生态审美活动在自主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足,同步地生成了自主与自足统一的审美自由。自足是比自主更高一个层次的自由,是人全面发展个性、全面实现潜能、全面提升本质的自由。生存审美欲望融入各层次的欲望,使得各层次的欲望审美生存化,从而在审美人生与审美环境的对生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终其主体一生的生态审美活动,也就满足、实现与升华了主体自足的审美自由。这种自由又内化为生存审美欲望,实现了生态审美欲望、生态审美活动、生态审美自由回还往复的生发,构成了生存审美欲望第四段生发路径。上述四者统一,构成了内在的良性循环与外在的良性循环关联运行的路径,显示了生存审美欲望的整体规律。

二、审美欲望的显态系统化

生存审美欲望,是一个持续显态存在的欲望系统。内在的欲望是人的生态活动的控制与调节机制。人的生态活动的转换,与欲望的变换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的欲望兴起,生发相应的生态活动;又因这生态活动的实现,满足了欲望,导致了欲望的转换。这样,人的欲望系统就处于各种因素各种形态有序替换的运转中,外在的生态活动也因此有机变化。各种欲望的有机替换,有着生理、心理、社会的调节控制机制。人的欲望的多样性、适度性和交替显隐性,导致欲望实现带来的感觉与体验,变换不居。审美的感觉与体验也一样。当然,人各种各样的欲望中,惟有生的欲望是最基本的持续显态存在的欲望,否则,人无法维系生命的存在。人各种各样显隐互替的欲望,都和生的欲望关联,都是生的欲望的表现形态和具体化。也就是说,生的欲望,既是人超乎其他欲望的整体欲望,最高欲望,又是通过化入其他欲望,以具体显示与实现自身的整体性的欲望。生的欲望,如果不化入其他欲望,如果不以其他欲望为自身的形式,将是抽象的,难以实现的。

各种具体的欲望,要成为持续显态存在的整体性欲望,一要与生的欲望结合,成为生的欲望的普遍形式,二要与别的各种欲望结合,使别的欲望成为自身的形式,使其他欲望的交替兴起,构成自身波与波相鼓、浪与浪相接的欲望流。审美的欲望就是这样,它与生的欲望结合,成为生存审美欲望,一跃而为整体性的普遍性的欲望。进而,它与其他欲望相结合,成为生生不息的具体欲望,实现了各局部欲望关联为一的整体化,实现了对局部性断续性欲望的超越,获得了持续显态存在的整体性欲望的品格。

生存审美欲望,不仅不自外于人一般的欲望系统还要把后者作为基础的层次,载体的层次,进而使之审美化,形成整体的审美欲望系统。也就是说,人一般的欲望系统与审美的欲望全面复合,升华为生存审美欲望系统后,原有的本质与特征没有消失,而是得到了美化与升华,形成了辩证统一的整体功能,生发出既能满足一般的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又能满足审美生存欲望的生态审美活动。

三、生存审美欲望的整体化机制

生存审美欲望走向贯穿生命全程全域的整体化,其深层的机制是它化解了、统合了各种欲望间的矛盾,特别是审美欲望和其他欲望的矛盾,使得审美欲望和其他欲望结合,得以持续全面地实现,使得审美活动和其他生态活动统一,得以全方位、全时空地展开,从而保障了主体审美欲望的自足实现,保障了生态审美活动的自足发展。

审美的欲望和其他欲望统合的机制,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审美欲望的生态关系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审美欲望和其他欲望的生态关系,历史地经历了依存、竞争的阶段,正走向共生和系统整体的阶段。审美欲望的生态环境,也相应地经历了随和、对立、共和、大和的格局。

人类的远古时代,生态文明初露曙光,审美的欲望依存于生的欲望,依存于跟生的欲望直接相关的其他欲望。这样,审美的欲望未单独地涌现与实现,而是伴随和依从其他生的欲望一起涌现与实现的。审美欲望的环境是和谐的,或更准确地说,是随和的。

一般来说,在生态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未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审美欲望脱离了依从其他欲望的生态关系,跟生的总体欲望形成了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关系,跟那些与生的整体欲望直接相关的其他欲望形成了竞争的关系。审美欲望的生态关系,从总体上看是非和谐的。因为脱离依存的关系,审美欲望和人生的其他欲望在争夺内在心理时空和外在现实时空时,往往不占优势。这是由求生的总体欲望所决定的。生,作为生命体的总体欲望,是规范和调节其他欲望的。凡是跟生的欲望紧密关联的欲望,在内在心理时空的显现和外在现实时空的实现方面都占有优势。审美的欲望不在是否生的层面上涌现,而是在更好地生的层面上生发。当它与那些直接关系生的欲望在心理涌现和现实实现方面发生矛盾时,常常被生的欲望调节到潜意识的深处和无意识的底层。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常乐”。①恩格斯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②荀子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③这说明,在生态文明不甚发展的历史时期,审美欲望在人的欲望系统里,处于被扶持的地位。所谓保持“审美距离”,以及“静观玄揽”,可视为抑强扶弱的心理现象。

当生态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跟生的整体欲望直接相关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这就为审美的欲望腾出了心理涌现的时空和现实实现的时空。同时,审美的欲望和其他欲望的竞争关系也变成了相互生成、相互发展的共生关系。审美的欲望,有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即共和的环境。由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条件,从总体来看,生的欲望和审美欲望已经不再是一对矛盾,而是可以和平共处,相生共赢。与此相应,审美欲望和其他欲望已经淡化了矛盾对立性,并在相互适应中寻求到了彼此无碍且相生并进的共生点。这种共生关系的生成,相应地造就了审美欲望的共和环境。

生态文明发展到当代,生态条件的进一步优化,欲望系统的良性循环,造就了人的整体欲望的升级。也就是说,人的整体欲望已从生的位格跃升为审美欲望的系统生存的位格。与此相应,其他形态的欲望也成了生存审美欲望,成了审美欲望的形式。这样,审美欲望和其他欲望构成了整体统一的关系,审美欲望的环境成为统合形态的大和格局。正是生的整体欲望统合于生存审美欲望,其他形态的欲望统合于各种各样的审美欲望,形成了整体形态的审美欲望,并得以全时空地涌现于人的心理,全时空地实现于人的外在现实。

生存审美欲望,避免了一般欲望显隐转换所带来的时空局限,走向生命全域全程的终身化,其另一深层的机制,是它与一些整体性的欲望形成了统一。求真、求善、求益、求宜是人基本的欲望,它们与人的生存发展相关,可以看作是整体性和终身性的欲望。生存审美欲望在实现审美的欲望与生存的欲望统一的基本框架下,一一与这些贯穿生命全程全域的终身性欲望复合运转、协调统一,形成随生命全程全域涌现与实现的立体终身性。

审美欲望的终身化,还在于它实现了与相关的终身化欲望的统合,走向了良性循环的整体化。审美欲望与生存的欲望结合,形成终身化的欲望,除了生存审美欲望外,还有健康生存的欲望和快乐生存的欲望。这三者都是贯穿人的生命全程全域的欲望,都是超越时空局限的自由的欲望。它们还有着关联递增性。生存的欲望是它们共同的基础与底座。在生存欲望的底盘上,生发健康生存的欲望,在健康生存欲望的基础上,形成快乐生存的欲望,在快乐生存欲望的基础上,产生生存审美欲望。生存审美欲望向生存的欲望、健康生存的欲望、快乐生存的欲望回生,形成了良性环行的审美欲望系统。这样的审美欲望系统,有着很高的整体性。

审美欲望的终身化程度越高,生发的生态审美活动就越完备,形成的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四、生存审美欲望与生态审美自由的超越性

在良性循环中,生存审美欲望通过生态审美活动,促成了生态审美自由对一般审美自由的超越性,显示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审美人生有外在的实践形态和内在的欲望形态。生存审美欲望是完整审美人生的有机部分,是实践形态的审美人生的动力机制和向力机制,是审美人生与审美环境对生的调控机制。审美人生与审美环境互为条件,交相生成。离开审美环境,审美人生不能凭空生发,反之亦然。正是在双方的耦合并生与共进中,生态审美活动源源而出、生生不息,生态审美自由相应生成。

基于生存审美欲望的生态审美自由,是生存自由与审美自由的统一。它对以往审美自由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对其局限的克服方面。古代与近代的审美自由,是审美活动走向独立后,在与其他生态活动相脱离的情况下形成的。这就既实现了审美自由的独立性,构成了自主的审美自由,同时也形成了审美自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生态审美自由一一实现了对它们的突破与超越。

一是突破审美时空的局限。走向独立的审美活动,因与其他生态活动的分离,主体的审美时空有限。他更多地置身于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实践活动、日常生存活动中,以保证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这就出现了审美是自由自主的,但主体无法长处审美自由中,无法实现自足的审美自由。他必须时常从审美自由中走出来,进入非审美时空中,处于非审美自由中。生态审美自由,产生于生态审美活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这主要是生态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与生态活动的复合体,生态审美场是生态场与审美场的复合场,生态审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审美系统的整合系统,主体摆脱了生态系统与审美系统、审美场与生态场、生态活动与审美活动相互争夺时空的矛盾,而可以长处生态审美时空中,获得了充分而持续的生态审美自由,即实现了既自主又自足的生态审美自由。

二是突破审美距离的局限。因一般的审美活动是在和其他的生态活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主体须通过“心斋”、“坐忘”、“澄心静虑”、“澡雪精神”,以保持这种分离状态,使审美活动的潜在功利性与其他生态活动的实在功利性形成距离,才能避免其他生态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干扰与中断。这是因为,对主体来说,显在功利性较之潜在功利性,更为重要,更有诱惑性,客观上造就了审美距离很难持续保持,审美自由也就常常为生态自由干扰与替代,从而形成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归根结底是审美自由的自主度的有限造成的,是审美自由的自律性与生态自由的自律性的矛盾造成的。生态审美活动将审美活动与生态活动合而为一,审美功利与生态功利相互生发,耦合并进,进而生成整体的生态审美功利。这就消除了审美距离,使审美的潜在功利与生态的显在功利的竞争关系,变为共生的关系,构成持续存在与发展的审美自由。在远古的生态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是审美自由依存生态自由的关系,审美自由失去了自主性。审美活动独立后,自主的审美自由与自主的生态自由形成了竞争关系,审美自由的自主、自足、自律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审美自由的质与量都受到了局限。当独立的审美活动因生存审美欲望的调控与制导,走向生态审美活动,审美自由与生态自由处于共生与整合的关系中,消除了审美自由对生态自由单向的依存关系,超越与升华了双方的竞争关系,构成了整合平台的自主、自足、自律、自然的生态审美自由,实现了对依存平台的生态审美自由、竞争平台的独立审美自由的发展与超越。

三是突破审美疲劳的局限。审美疲劳是干扰与中止审美自由的重要因素。一般审美活动形成审美疲劳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体审美欲求的淡化与退场;审美客体的单一与老套。生态审美活动有着避免审美疲劳保持审美自由的机制。生存审美欲求是一种强化与提升生存欲求进而与之一体运行的审美欲求,它持续地支撑审美人生的展开与延续,因而不会淡化与退场,可以成为生态审美活动永续展开的主体动力机制,从而消除了审美疲劳的心理因素。与此相应,生态审美对象是主客体潜能的对生性自由实现,是真善美益宜的统一,是艺术的典范之美和真状、善状、益状、宜状的生态之美的统一,④有着丰富多彩性与日新月异性的生态审美特质,成为主客体持续不断地耦合并生生态审美活动的客体审美潜能机制,成为与审美人生持续对应展开的审美环境。凭借以上两种机制,生态审美活动促进了审美人生和审美环境的全程全域的对应发展,促进了双方四维时空的持续对生,既抑制、消解了生存疲劳,也抑制、消解了审美疲劳,从而使生态审美疲劳无由产生。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生态审美自由对一般审美自由的超越性,进一步显示了生发它的生存审美欲望的独特本质与功能。

总之,超越性突出的生态审美自由,提升了生发它的生存审美欲望,使之不断螺旋形地上升、前进与发展。

【注释】
①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2252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
④参见袁鼎生《生态美的系统生成》,《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