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  正文

【郭宾】康德哲学中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再探讨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未回答“美的艺术是否超越了自然美”;相反,他在解释审美活动时,经常会消解掉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界限。但是,随着人在自然中主体地位意识的崛起,康德之后的许多大陆哲学家认为美的艺术比自然美更美,并将其美学称作艺术哲学。因此,要从康德哲学中推论出“美的艺术超越了自然美”,就需要以美的艺术为视角,解释其第三批判是如何作为桥梁连接前两个批判的,以凸显康德哲学的主体哲学属性;进而,强调康德美学在艺术哲学方面的开创性意义,以便找到大陆哲学中艺术哲学的展开脉络。
一、康德的自然概念与先验哲学体系
康德的批判哲学涉及以揭示先验概念系统为任务的纯粹、先验哲学体系的构建,即理性的建筑术问题。康德认为,先验哲学应解释作为本体的理性(自由意志)和自然分别与先验概念系统的关系;通过反思这种关系,人才能找到使自身超越经验及使自然现象成为可能的原因、本源。因为先验概念系统是因主体(理性或意志)的自由以及由此而来的终极目的而生的精神性形式。人以它为媒介,通过规定和反思自然的意义,即通过自行开始一个概念序列而赋予自然以形式,就可以在自然界产生效果。它在逻辑上先于经验,是经验由以构成的原则、一切可能经验的形式,甚至是与经验无涉的,按照人的目的指向经验背后的东西的;因此,它作为体现人的主体性的形式是超越经验的,即人利用它便可以将作为未来世界属性的至善这个“应当是”的理念在时间的无限延绵中落实到自然界中。由于“哲学就是有关一切知识与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之关系的科学”(康德,2004年,第663-664页;下引康德文献仅标年份和页码),所以当康德为了不再让理性的诸能力僭越、越权,通过揭示先验概念系统以肃清、驱逐先验幻象而批判理性之时,他必须面对理性如何构建先验概念系统的问题。
先验概念系统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目的论知识系统,它们分别与作为知识能力的知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相对应。用理性来统称它们,是因为知性与判断力都是实践理性的手段,而实践理性本身才是目的。理论概念系统包括带有由创造性先验想象力所提供的、与时空感觉相对应的图型的先验范畴,以及由回溯式的三段论推理而来的、与绝对的无条件者相对应的灵魂、宇宙论诸理念和上帝理念。知性通过它而指涉的自然不仅指杂乱的、有待和已经落实成被规定了的、因而被称作是现相的自然现象,也指人的知性不能认识的本体。本体作为知性活动范围的界限概念,不仅指与接受性的感觉相对应的质料、物自体,而且还指与理念相对应的自然整体。由于知性不能认识自然质料、物自体和自然整体,所以本体是理性所悬设的概念;其中理念作为有关自然整体的概念,可以范导知性进一步地找到他律的自然规律。虽然人不能认识实存,无所谓自然的存在;但由于人对自然的这种立法是先验内容在选择理论知识系统(形式),即对自然规律的规定取决于质料感觉,所以与自然现象相对应的本体就被称作自然的本质(essence)。
实践知识体系包含道德律、不带图型的先验范畴与道德律结合而成的有关善与恶的自由范畴。此外,实践理性的对象总体就是至善,即依照德行而配有幸福;至善作为实践理念有必要通过悬设灵魂、上帝以保证其对每个人的可能性。这样,上帝(过去)就是本源的善,理知世界、目的王国(未来)是派生的、终极的善,自然界则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是理知世界的摹本。(2003年,第57页)因此,实践知识体系还包括至善、上帝、灵魂和理知世界这些理念。作为理论理性的自然诸理念被由自由理念而来的道德律规定之后,就成了因至善而被悬设的上帝、灵魂和理知世界这些作为实践理性的理念。由于理性在形成善与恶的实践知识时,自由范畴将利用逻辑的同一律选择经验事实,即是形式在选择内容,因而道德律对自然进行着自律,即通过规定人的意志而对人的行为这种自然现象做出规定。这样,与实践理性相对应的自然不仅是理性为之进行他律和自律的自然,“应当是”没有必然变成“是”的自然,而且这个自然还是作为本源的善的上帝所创造的、以理知世界为原型的自然,因而其本质、本性(nature)是要在无限地生长中趋近至善的自然。这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没有着落的自然本质,就有了上帝、理知世界这一根据。
自然界与上帝、理知世界的这种关联是通过判断力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而实现的。由于知性是推论性的,它对对象的认识只能从部分进入整体,所以它的客体只是可能的、偶然的实存物。判断力为了确立自然秩序,预设了其经验性的统一性,以便把特殊归摄到普遍法则之下,即在系统的统一性中认识自然;知性不能认为整体包含各部分连接的可能性根据,因为这对于知性是自相矛盾的,而只能认为“一个整体的表象包含有这整体的形式的、以及隶属于这形式之下各部分之连接的可能性根据。但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整体将是一个结果(产物),它的表象被看作它的可能性的原因,而一个原因,其规定根据只不过是其结果的表象,它的产物就叫作目的”(2002年,第263页)。所以,人为了确立自然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统一性,将目的悬拟地引入自然界;即理性赋予了判断力先验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判断力通过形成自然目的概念,并利用自由理念将人看作道德的存在者,而把人当作是自然的终极目的;因此,自然界便可被看作是完整的目的系统。这样,自然目的知识系统不仅是知性认识自然的基础,而且它也是理性形成上帝理念的基础,即理性依照自己的终极目的而预设自然的统一性时,必然会通过类比人与艺术品的关系而将自然视为某个理知存在者所创造的自然产品。而当理性实现了上帝存有的道德证明之后,即利用道德律规定这个理知存在者后,上帝、理知世界作为人的精神世界便和现实世界具有了关联,即人是按照自身的终极目的来思考自然的本性的。
二、判断力对自然的再自律与理性的建筑术
按照知性的权限范围,自然的本质作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那么,人如何能够将自然看作是一个合目的的统一体,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悬设上帝而把自然的本性看作是朝着理知世界、目的王国生长着的,即把由至善而来的精神世界看作是自然的本质、本性呢?这是因为判断力利用自然合目的性原则对自然做出目的或鉴赏判断: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经验判断,但它们却可被当作先天综合判断来思考。这两种判断虽然是质料感觉在选择合目的的形式,这是其自然、他律的一面,但是这里的感觉只是诸物间、诸物部分间的关系感觉,而这种合目的的关系、形式就是判断力强加给自然的,而这是其自由、自律的一面。这便是判断力对自然的再自律,即自然合目的性原则就是要在自然现象没有完全发生或呈现了却被遗忘之时,将自然预设为一个合目的的系统;这种预设只是将诸物间的关系预设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而对诸物本身没有、也不可能有认识。因此,它们才能被思考为反思性的先天综合判断,人才能利用它们将自然看作是一个以人的精神世界为本性的目的系统;它们被称作是反思性的,是因为关系的预设并没有使任何现象得到规定,即尚未形成关于现象的科学知识。
这里,康德将作为目的系统的已经呈现的发生了的自然现象总和看作本体,不是说假如人将它们全部认识了就洞察了物自身,而是说这个自然现象的总体被看作是适合实现至善使命的自然,而这便是自然的本质、本性。如果将真理看作是与自然现象总体相对应的他律的自然规律的大全理念,将至善看作是未来的理知世界的属性,而理知世界又是已经呈现的自然界的原型,那么可以这样理解:理性提出至善使命,这条命令知性不加考虑就会同意;现在理性又给判断力提供了自然合目的性原则,为的是让判断力引导知性按照理性的至善使命来看待自然、追求真理,使得知性在追求真理的时候带着实现至善的诉求。所以,知性对自然的他律并不可怕,因为知性对自然的他律是以判断力利用自然合目的性原则对自然的再自律为基础和范导的,即人只能在自然目的概念系统的基础上,在人是自然的终极目的、自然适合人实现至善使命的认识下来追问世界的意义。这样,各自独立的真与善就通过这个既非自然亦非自由的自然合目的性概念而被连接、统一了起来,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在无限中实现至善的过程。可以进一步解释:理性根据其先验概念系统,并不在乎自然本身为何,它就是要将自然看作一个本质上可以实现至善的自然目的系统,并且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在自然界产生效果,上帝、灵魂、理知世界这些精神形式通过自然合目的性原则都对自然产生了影响,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因而产生了关联。这种关联并非指理性洞察了作为物自体的自然确是上帝创造的自然,而是指理性根据自己的使命将自然的本性想成是上帝创造的自然。所以,“悬设上帝就使得至善在自然界具有了物理可能性”的含义是:人只能依照自由的理性所导致的先验概念系统来看待自然,它是按照人的至善使命而设计的,人利用它可以在时间的无限延绵中将人的精神世界落实到自然界中。
虽然审美判断与目的判断各自独立,即前者表达出的是对象适合主体赋予其合目的的形式,但此时主体并没有形成概念,而只是因形式而感受到了愉快,所以对象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后者表达出的是主体此时形成了概念来表达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而且这种逻辑表象并不必然地和愉快结合在一起。但它们均是利用自然合目的性原则的判断。如果考虑到鉴赏判断在时间上是对自然的初次再自律,而目的判断只是再次表达了这种再自律,且判断力对自然的再自律只是表现在合目的的形式的确立之上,而目的概念却连自然科学知识都不是,那么这两种判断就可以统一到审美判断之上。由于知性规定自然的意义只能以自然的合目的形式为范导和启示,所以作为证明上帝存有基础的目的论概念本身并不重要;只有其所对应的形式是重要的,因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才会重视鉴赏判断。这便是康德被认为用美统一了真与善的原因。
自然合目的性原则的逻辑表象对应的是所有的目的论知识,它的审美表象对应的是审美理念;它被称作理念,是因为与之相对应的目的论知识只是有关已经呈现的自然目的系统的粗糙轮廓,而它不仅包含有过去自然的无尽的细节,而且还与作为自然展开之终极的目的王国相对应,因而任何直观都不能囊括它。所以审美理念就是上述理性理念的对应物。由于“我们可以一般地把美称之为对审美理念的表达”(2002年,第166页),所以美的对象作为审美理念的显现没有规则可寻。自然界的某物是美的,它作为审美理念的部分显现所表达出的含义是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本性,它适合理性使命的实现。因此,审美理念就可以象征出理性理念,因而美是德性-善的象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理性理念是人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形式是人的道德本性的表达,即人从自然中欣赏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认为这个精神世界就是自然的本性,进而人在美、崇高(敬重)、惊叹的情感之下,依照这个精神世界来重塑自然的外形。所以,虽然理性理念不可直观,但通过象征的思维方式,人却给这个精神世界配上图型,使之变得似乎可以直观了。这种图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作为自然的合目的的形式,其中含有自然间的关系感觉,即它的形成有自然、他律的一面;而正是因为这种图型照顾到了自然现象本身,理性理念作为人的精神才能对自然产生影响、效果。那么,作为审美理念的显现的美的对象,其感性表象是如何作为图型、通过目的概念,逻辑地象征、类比理性理念的呢?
三、美的艺术与自然
康德认为,艺术作为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应用,它不仅指一切复杂的人工制品及相应的技术,而且也指人与人之间实用的社会关系及处理社会关系的技术。艺术分为雇佣的艺术和自由的艺术,前者是一种不愉快的、以感性满足为意图的、因而是遗忘了自己的自由的、无创造性可言的辛苦的重复劳动;后者是愉快的、自由的游戏。自由的艺术又分为机械的艺术和感性的艺术,感性的艺术又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它们被称作是自由的游戏,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满足人的感性欲求,而是因为:
首先,人与艺术品的生产关系导致了艺术品是目的,人心中的未来观念是目的实存的根据,两者间的因果关系称之为目的因的因果关系,其间的原因就是艺术品的内在合目的性,因而艺术品就具有了合目的的形式。如果将艺术品看作一个目的系统,那么关于艺术品的部分和整体的观念是其部分与整体为了彼此而实存的原因,部分作为独立的目的是整体作为目的系统的手段,即部分与整体相对应就具有了外在合目的性,它们之间有目的作为连接。这样,艺术品的客观的合目的性会给人带来愉快,这种愉快就如同我们从圆形中欣赏出了它可以将很多三角形统一起来时而获得的愉快一样(圆形的合目的性可以表明自然合目的性原则是先验的)。
其次,科学包括一切自然规律、善与恶的知识以及两者由以构成的原则,即以规定性的先天原则为基础的知识才能被称作是科学;艺术品是按照技术生产出来的,因为它们是机械性的,所以使其得以实存的自然规律也称作机械性的。科学知识是综合命题,艺术作为技术是分析命题,即人在掌握技术、但不知技术背后的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就可以生产艺术,而这就表明艺术品可以作为符号承载科学知识。所以,人与其自由的艺术的不带图型的因果关系,表达出的是人可以自行开始一个状态;这其实是在自行开始一个概念序列,这种为自然塑形的活动是人的自由的表现。既然自然的本质以人的精神世界为根据,而精神世界是一个至善的世界,那么,科学作为真理便是统一了自然与自由、真与善的与至善相对应的真理。康德告诫人“不要说谎”,是要人为真理而说出真理,所以,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追问自然的意义,进而实现至善的过程。因此,自由的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之处在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生产(produce)作为为科学而科学的实践活动是说出真理的德行;人是通过生产自由的艺术而追问自然的意义、实现至善的;人在自然界产生效果是以(作为概念符号的)艺术为媒介的。所以,康德提倡科学和艺术的启蒙。自由的艺术生产因而被称作自由的游戏,但这种游戏是出于对道德律的敬重之情的德行,而愉快只是因德行而配得的幸福。
美的艺术与其它自由的艺术一样,也是具有精神的,但其中的精神并不完全是科学,它还包括通过美的完善的审美表象而表达出的审美理念。完善与在时间中呈现的自然的内在客观合目的性相对应,因而是依存美;但如果它还要表达出审美理念,那么艺术家在创造美的艺术之时,就需要将从自然中借来的素材加以改造,使其表象像是另一个自然。这就是说,艺术家还要依照已经呈现的自然,根据人的理性使命而将尚未呈现的自然想象出来,这样才能表达审美理念。康德说:“诗艺加强内心则是通过它让内心感到自己的自由的、独立的和不依赖于自然规定的能力,即把自然按照其外观来作为现象观看和评判的能力;这些外观并不是自然在经验中,不论是对感官还是对知性,自发地呈现出来的,因而这能力也就是把自然用于超感性之物的目的、并仿佛用作超感性之物的图型的能力”。(2002年,第172173页)可以这样解释,由于美的艺术中的审美理念与在时间中已经和尚未呈现的自然相对应,所以美的艺术创造是一种来自理性本性的创造。它与理性规定和反思自然不同,它是要在已经呈现的自然的基础上来构想未来世界的感性表象,即为理知世界配上图型;这种图型能力需要非凡的先验想象力,所以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虽然美的艺术也是按照自然规律而生产的,但承载审美理念的审美表象却可万般变化,故其创造无规则可寻,是天才在为其创造制定着规则。
因此,美的艺术超越了自然美的原因是:首先,美的艺术虽然显得像自然,即艺术像似自然才美,因为其感性表象必须具有自然合目的性,否则艺术中的精神就是无用的希望,是人的梦与幻象;但是,它却超越了自然,即自然像似艺术才美,因为不仅自然只有被类比为艺术品时才美,而且自然的表象必须接近美的艺术所提供的理知世界的图型才美,即人看出已经呈现的自然是理知世界的摹本时才感到愉快。其次,在鉴赏自然美时,人可以在已经部分呈现的发生了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将自然看作一个完整的目的系统,进而构想上帝、灵魂和理知世界这些理念。而就鉴赏艺术美而言,美的艺术创造毕竟借鉴了自然现象,因而艺术美可以使人对被忽视、遗忘的自然美有所关注,进而在其基础上发现更多的真理,并使得人利用它们依照艺术美所提供的未来世界的图型将与终极目的相契合的未来世界逐步落实成实存。第三,鉴赏判断只能是对已经发生的自然现象做部分的反思,而美的艺术创造却还要在反思现有自然的基础上想象未来世界的图型,所以美的艺术中的精神不仅包含自然美、自然目的论知识和理性理念,而且它还使僵死的理性理念因配上了图型而变得生动,使人通过观照它在当下、此时沟通了过去和未来,因而对人追问自然的意义最具启示作用。美的艺术中的精神虽然与真理不同,但人对真理、至善的追求却是通过观照它进而在游戏中生产自由的艺术而实现的。因此甚至可以说,美的艺术中的精神就蕴含着康德所反思出的先验概念系统,即美的艺术保管着人的精神世界,指涉着自然的意义。
总之,虽然康德把道德律也称作自然法则,认为有机物比艺术品精致,自然通过天才为美的艺术制定规则,甚至说上帝给予人的智慧与他未给予的同样值得尊敬,因为人毕竟是自然的成员,理性不能知道自己的超感性基底为何使得意志是自由的,且他在论述鉴赏判断时还经常取消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界限;但是,康德从人是主体、自然的主人入手,对美的艺术创造和鉴赏做出区别,并将自然美统一到美的艺术中,进而推论出美的艺术的感性表象的美超越了自然的审美表象的美,则是在强调艺术创造的想象力要远比鉴赏的想象力强大,更是在凸显通过美的艺术,智慧有限的人的精神世界才和外在的自然界变得融洽、和谐,因而美的艺术创造与鉴赏对于人在自然界依照自己的使命而产生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是中心的环节,以至可以说美的艺术在时间上是自然意义展开的源头。所以,带着康德之后的哲学问题来反思康德哲学,可以看出,在美学方面,康德如何说出了第一句合理的话,将美和艺术带入了哲学的反思中来;而且,康德之后的美学为何集中到对美的艺术的形而上的思考上,从而使这一大陆哲学的发展脉络也变得较为清晰了。
 
【参考文献】
康德,2002年:《判断力批判》,邓晓芒 译,人民出版社。
2003年:《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 译,人民出版社。
2004年:《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 译,人民出版社。
 
(原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