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  正文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是一个“舶来品”,是西方学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美学史上,审美化一直是一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未来目标。尤其是近代以来,美学常常不是在早已逝去的古希腊时代寻找意境,就是对尚未到来的某种美好未来的憧憬期待。严肃的美学似乎很难把审美化直接派付给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特定语境的产物,这个语境就是“消费文化”或“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和文化的兴起在中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仔细考量这个概念的流行,一方面与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盛有关,另一方面又与消费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关系密切。今天,西方学者所津津乐道的种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中国似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假如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题(或主题)的话,那么,如今的“后革命时代”的话题之一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后革命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范式的到来。改革开放极大地重塑了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小康”目标的设定,与其说意味着一个人均年收入的量化指标,不如说是一个具有全新性质的生活方式的规划。社会进步一方面作为一个客观变化着的事实呈现出来,如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等等;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为主体心理体验和观念方式激变的历史过程,革命年代所压抑的欲望冲动被空前地激发出来,它像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再也关不上了。

“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始终与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第一个关键词是“体验”;第二个关键词是“品味”(“趣味”、“格调”或其他“家族相似”的概念)。不难发现,当代消费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消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越发地倾向于消费性的愉悦“体验”。“体验”这个概念,它与审美联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体验是一种主体的感性活动,它不是抽象思辨的玄想和演绎,而是直接诉诸感官的过程,是经由感官而获得某种愉悦。显然,体验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关乎主体对外部实在世界的某种感觉。在消费社会中,“品味”已经成为某种遮蔽商品拜物教障眼法。只要对消费品广告商家翻检便可瞥见,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和“品味”(或“雅趣”)挂钩。“有品味的生活”成为审美化的另一种表述。

显然,这里我们已经深刻地触及到审美化的一个内在悖论:从美学本身的追求来看,人类大同是最终目标,所有人的审美化才是真正的审美化。但是,在一个存在着显著社会分层的社会里,并不存在这样理想的审美化。低收入家庭和靠“低保”维持生计的人,是谈不上那种“高尚”品味的。他们既没有相应的文化资本,也不具备那种有教养的眼力,更不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而当代中国大众媒体和市场营销中所提倡的“审美化”,说到底是一个中产阶级品味及其生活方式的表现。尽管中产阶级这个概念究竟如何界定尚有争议,但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或使用其他相关的概念来描述,诸如“精英阶层”、“专业人士”、“白领”、“知识阶层”等等。以这种观点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作为一种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显然从中产阶级的消费取向和生活方式,悄悄地转化为人所共有的某种生活样板。当不同的社会阶层都追求这样的审美化时,他们以为是在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格,但却是照单全收了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及其品味。我们也许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实现了某种暗中的转换。但问题在于,当我们说日常生活已审美化或具有审美化的趋向的时候,这是否意味着现代日常生活已经由审美改造而变得不再具有压抑性和局限性?换言之,现代性的困境已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被超越了吗?

(选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