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  正文

【余涌】政治伦理研究:现状与期待

虽说政治伦理可以被视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蓬勃兴起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严格而论,如果说存在一门政治伦理学的话,那么,它的历史与伦理学的历史差不多一样久远。人类对政治伦理学的关注源远流长,而作为当代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政治伦理学的兴起,则以1971年罗尔斯出版的《正义论》为显著标志。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伦理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极大关注。20世纪80年代就有以“政治伦理学”为书名的著作问世。对政治伦理的关注往往是与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政治伦理研究最初只是一般性地讨论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随着改革的进行,改革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诸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制度伦理问题、契约伦理问题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构成了政治伦理研究的课题。事实证明,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仅对深化政治伦理的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改革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些年以来,政治伦理研究又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行政伦理研究形成了一个学者兴趣相对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虽然说对行政伦理的学科定位、或者说学科性质仍存有一定的争议,但就像有学者强调的那样,行政伦理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伦理。行政伦理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却比较丰富,近些年来有一系列的论著和论文面世。在这些论著和论文中,学者们就与行政伦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包括对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行政伦理的时代价值、行政权力运行的道德基础、行政伦理的价值定位与规范体系等行政伦理的价值问题做了探讨。同时,学者们还对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和行政伦理规范做了研究;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的行政伦理的理论和实践规范做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的行政伦理建设有所裨益。此外,学者们还就行政伦理或行政伦理学的一般性问题,诸如,行政伦理的界定,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体系等问题做了探讨。
对现实政治和政治理论问题的关注仍是政治伦理研究的重点领域。这集中表现在对与政治文明建设相关的一些问题的讨论上,诸如民主问题、政治文明的伦理基础和伦理要求问题等。关于民主问题,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做了分析。有学者强调,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中,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是核心,而建立现代政治文明,就目前而言,应该接受民主的政治制度和自由、平等的政治价值;接受民主的政治制度,既有与前现代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相比,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更为合理和更为公正这样的道义理由,也有现代的民主制度会使政治权力的使用更加透明和公开,有助于杜绝腐败和提高效率这样的功利理由。[1]有学者针对某种对民主理念、特别是对民主程序本身的质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深层次看,民主程序体现了自主性、自我决定这一基本的道德规定性和价值,它使民主呈现出任何专制政体都难以企及的竞争力,虽然单纯的民主程序无法保障其决策的道德质量,但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宪法法院”和“公共领域”制约机构的建构,来激发民主决策伦理内涵的提升。[2]有学者还提出了在现代民主建设中保护少数人的权利的问题,认为对于现代民主建设,我们不仅要营造一种环境,形成有效多数、真正体现自我意愿的多数,而且要真正保障少数,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本身也就是形成负责任的多数的前提。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是构成现代民主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学者们对中国社会民主化的途径、民主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民主决策程序的道德辩护等问题做了研究。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伦理基础和伦理要求问题,有学者指出,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政治的文明就是政治的伦理,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活动文明,我国的政治文明就体现在三种伦理属性上。第一,政治意识要宽容,这种宽容具体表现在不同政治意识的并存、不同政治意识的碰撞、不同政治意识的融合、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合法存在;第二,政治制度要制衡,包括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这两层含义;第三,政治活动要有序,程序和规范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政治活动文明的程度,没有程序和秩序,就没有政治活动文明,有序是政治活动文明的精髓。[3]
对现代政治伦理的建构的探讨正逐渐被学者所关注。有学者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就应坚持两个基本的态度,一是要树立开放、包容、平等、负责的全球性政治伦理意识,二是要坚信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政治价值理念将更富有价值。[4]有学者对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围绕政治的正当性问题而展开的人类政治的价值选择和伦理建构是政治伦理的主体内容,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行为主体伦理构成了现代政治伦理的基本框架。政治价值理念是人类政治的思想表征,不同的政治价值理念规定着人类政治不同的发展趋向,政治价值理念的确立,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优先地位;政治制度伦理是保证政治价值理念“正当”存在与付诸实践,并追求可能实现的基本规则体系,政治制度伦理的价值在于使政治价值理念获得具体的落实;政治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伦理规定着政治组织结构的伦理性质;政治行为主体伦理可分为政治家伦理和公民伦理。[5]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建构首先必须确立适应社会现实发展要求的、能整合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在协调一致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并对这种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做了阐释。
政治伦理研究虽起步并不算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客观地说,与应用伦理学的其他重要分支领域的研究状况相比,政治伦理研究仍有一定的差距,政治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政治伦理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仍不够系统和深入,对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和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还显滞后,对各种不同的政治伦理理论的研究也有待加强。因此,政治伦理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过,有现有成果的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政治伦理研究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看到,近年来有学者已开始尝试构建政治伦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学科体系意识对政治伦理的研究、对政治伦理学的学科建设都是必需的,应该说,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学学科体系,是政治伦理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过,与学科体系意识相比,在我们目前的政治伦理研究中,问题意识和现实意识或许更为紧要。我们对政治伦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或者说与政治正当性相关的基本价值问题,要有做深入研究的意识,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问题要有自觉面对的意识。实际上,对任何一种伦理价值、尤其是政治伦理价值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当下社会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体察和反思,同时,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体察和反思也必定会以某种政治伦理价值为观照。从这一意义上看,政治伦理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意识是相通的。我们在政治伦理研究中,对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一系列的政治伦理价值范畴,对诸如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公正与效率、权利与权力、权力与责任、个人与社会等一系列的政治伦理价值关系问题,都有待于结合政治文明建设和现实的政治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这其中就有我们以往的研究相对薄弱和不够的地方,有些问题的研究尤显得更为紧迫。比如,个人权利、国家权力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就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内涵,应当构成政治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宪法已明确昭示要切实保障人权,我们应当从政治伦理的层面积极研究人权问题,不仅要深入研究有关人权的基本理论,还要认真研究人权的保障机制,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人的各种基本权利的保护都应纳入政治伦理研究的视野。应该确认,比“利益”概念更具政治伦理意味的“权利”概念在政治伦理研究中是绝不容忽视的。我们还应当对权力的基础、权力的配置、权力的制约和权力的监督中的伦理问题做一些研究。此外,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和关系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共权力侵犯个人权利屡有发生的情况下还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政治文明建设和现实政治生活给政治伦理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更深入的研究仍是政治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伦理研究还应关注政党政治伦理、尤其是执政党的政治伦理建设,关注政府决策、行政和包括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法制建设中的政治伦理问题。要认真研究在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政治体制中如何确保政治伦理价值的实现。政治伦理研究还要充分关注建设和谐社会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不断变化,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关系也都在发生变化,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或矛盾便随之产生。政治伦理研究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或矛盾的伦理性质,并在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相关性层面上进行讨论,以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比如,在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就是一个亟需认真讨论的极具政治伦理内涵,又事关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政治伦理内在所具有的评价和批判功能要求政治伦理研究必须显示其批判性。如果说依据各种不同的政治伦理原则或价值对各种现实的或理想的政治制度、以及体制和政策安排做道德正当性的评价是一种现实批判的话,那么,对各种不同的政治伦理原则或价值本身的合理性的论证与评价则是一种理论批判。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政治伦理研究中,理论批判是更具根本性的,而这种理论批判离不开对各种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离不开对各种政治伦理思想所认同的理念和价值的研究。因此,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中的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还要认真研究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要研究包括自由主义、共同体主义等在内的各种思想流派的政治伦理理论,对不同政治伦理思想及其所认同的理念和价值的研究合理地构成了政治伦理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李鹏程等主编:《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4,241页。
[2]甘绍平:《扩展性民主的道德意蕴》,《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3]李建华、刘激扬:《政治文明的伦理分析》,《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6期。
[4]陈义平:《全球政治伦理的现实基础与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发展》,《现代哲学》2001年第2期。
[5]戴木才:《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6期。
 
(原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