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逻辑学  >  正文

【孙中原】逻辑元研究与中国人思维方式

 

逻辑元研究这门课的名称,主旨,内容和方法,是我与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李贤中教授,系主任彭孟尧教授切磋协商的结果,汲取了大家的智慧。这里所谓逻辑,指中国古代逻辑。这里对逻辑一词,采取较广义的理解,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说。1逻辑是研究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2

这里说的元研究,指超越和总体的研究,是一种对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方法、境界和结果的探索。元研究,相对于对象研究,是对象研究超越、总体和高一层次的研究。

我在东吴大学网页上检索,发现东吴大学的教学目标,包含训练研究方法,强化研究能力的关键词。阐发和运用元研究的方法,与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的教学目标,训练研究方法,强化研究能力,是一致的。

逻辑元研究这门课的第一单元,是导言。第一单元,又分为五讲,第一方法论的依据,第二研究主题和理论焦点,第三困难问题,第四古今逻辑元研究的不同性质,第五墨家归谬推理的运用、总结和推广。第五讲是逻辑元研究的一个典型事例,通过个别事例的分析,显示一般情况,展现我们所说的元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是什么模样。

 

一、方法论的依据

 

(一)对象逻辑和元逻辑

第一讲是方法论的依据,讲解逻辑元研究方法的来源。逻辑元研究课题的方法依据之一,是把理论、语言、逻辑和科学,分为对象和元,两个层次的观点。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把理论分为对象和元,即所研究的理论叫对象理论,研究对象理论时所用的工具性理论,叫元理论。

希尔伯特1922在莱比锡德自然科学大会讲演说:“对于通常的形式化数学而言,在一定意义上要附加一门新的数学,即元数学。在元数学中,人们处理普通数学的证明,后者成为研究的对象。”3

在逻辑领域也是这样。从这个理论出发,逻辑可分为对象逻辑和元逻辑。如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辩论实际应用的逻辑,是对象逻辑,对这种对象逻辑进行元研究,得出的《墨经》逻辑,是第一层次的元逻辑。近现代学者对《墨经》逻辑进行元研究,得出的古代逻辑现代观,是第二层次的元逻辑。

美籍波兰裔学者塔尔斯基(Tarski1902-1983) 1933年在《形式语言中的真值概念》一文,把语言区分为对象和元,即把所讨论的语言,叫对象语言,把讨论对象理论时所用的工具性语言,叫元语言。这样,语言就被分为一系列范围愈来愈大的语言,其中每一个语言与下一个语言的关系,如同形式语言与它的元语言之间的关系。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的区分是相对的,可以分成很多层次。4

例如《墨经》概括古代逻辑时所用的语言古汉语,是第一层次的元语言。德龙同学(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英国留学研究生,男,1980年生,英国爱丁堡人),你分析《墨经》逻辑时所用的元语言英语,是第二层次的元语言。周颖君同学(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研究生,女,1984年生,台湾台中人),假如你分析德龙的研究成果,所运用的元语言现代汉语,是第三层次的元语言。

什么叫逻辑?西方逻辑跟数学一样,已经高度的形式化。中国古代逻辑没有高度形式化,它是不是逻辑呢?我们从广义角度说是逻辑。广义到什么程度呢?它是研究思维形式的规律。什么叫思维形式?就是古代称为名、辞、说、辩这些东西。《墨经》和《荀子·正名》等,没有用我们现在说的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名词,这不意谓着中国古代没有概念、判断、推理。

古代的名、辞、说、辩,首先是语言的形式和单位。名是包含概念的语词,辞是包含命题、判断的语句,说是包含推论的说词,辩是包含证明、反驳的辩词。

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规律。思维是大脑的活动,听不到,看不见。交流交际是用语言,听得到,看得见。透过语言形式,可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思维形式和规律,这就是逻辑。

从英文构词前缀meta-翻译而来的“元”,意指“超越”,“总体”。这一称呼和它的意义,在中外思想史上,有源远流长的流传演变过程。

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东北郊小树林里租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这就是著名的逍遥学派。前60年,吕克昂学园第11代末任园长安德罗尼柯,编辑亚氏学园的遗稿47种。其中论可感有形物的著作,叫《物理学》,希腊文physica。论超感抽象物的著作,叫《物理学之后》,希腊文metaphysica。中国曾译为玄学。

《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chī散布)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严复译抽象为“玄”。严复根据《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把《物理学之后》希腊文metaphysica,译为形而上学。

西方文字构词前缀meta-,意为位于后,继于后,超越,总体。港台学者翻译为“后设”,即在对象之后,之外,之上的设定。中文“元”字,还有本原、根本的意思。《尔雅·释诂》说:“元,始也。”所谓“元”,指第二层次,更高层次。包含本原、根本、支配、主导、统率、灵魂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元理论metatheory,元语言metalanguage,元科学metascience和元逻辑metalogic等语词。

这里解释“元研究”的“元”是什么意思,说明在中国和西方有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的学生编辑亚氏著作,把亚氏著作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论可感有形物,叫物理学。第二部分,论超感抽象物,如哲学,被放到物理学后面。中文译成玄学。

在魏晋的时候,玄学盛行,它来源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说玄妙的道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是说,抽象了,又抽象,这是各种最微妙道理的入门。扬雄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即玄妙的道理,深刻普遍地隐藏在各种事物中,是看不见形状的。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就是深奥的意思。

严复是近代翻译家,福建人,被清朝政府派到英国去学海军。严复到英国,在学海军的同时,对哲学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回国后也做了一点海军的工作,但他最主要的工作,是翻译英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著作。严复把“抽象”这个词,译为玄。

“抽象”这个术语,是日本的翻译。日本学者西周,留学荷兰,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清末时代,翻译西方著作,比严复略早,他翻译成“抽象”。“抽象”的意思是说,从具体事物中抽出意念,意念来自具体,又不是具体,超越具体。“具体”这个词在《孟子》里有,《孟子》曾说“具体而微”。

《易经》里面有一段话很重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形而上”。“形”就是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在具体形象之上的,叫做道,是事物的抽象道理。具体的,有形象的,就叫做“器”,就是器物,例如桌椅等器物。严复借用《易经》的词,翻译成“形而上学”,意思是超越有形物之上的抽象道理。

大陆学者翻译的“元”,港台学者翻译成“后设”,意思是对象后面设立的,在对象之后、之上、之外,也带有根本、支配、原始的意思。

根据理论、语言、逻辑和科学,被分为“对象”和“元”两个不同层次的观点,可以把中国逻辑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古代逻辑研究,是以古人思维交际的应用逻辑为对象,以古汉语为元语言工具,所进行的第一次元研究。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讲问题,辩论,里面有一种实际用的逻辑,这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对象。拿古汉语做为元语言工具,进行第一次元研究,就是《墨经》这一类东西。第二个层次古代逻辑的现代研究,是以古代逻辑为对象,以现代语为元语言工具的第二次元研究。德龙同学你可以用英文做为元语言工具。由于对象和元语言工具的不同,研究的层次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应该借用的方法。

(二)创造性诠释学

创造性诠释学,是旅美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逻辑元研究课题的方法依据之二,是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傅伟勋认为,古代思想研究可分五种层次。

1)“实谓”。即原典怎么说,这是校雠学,考据学。通过校勘考证,确定原典实际上怎么说,确定原典的文字怎么写,传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错字。

2)“意谓”。这是说古人实际上想表达什么,是实谓的真正意思,是对古文字得解释,训诂,语义分析,可以有逻辑分析,脉络分析,层面分析等。这是要在“实谓”层次的基础上,确定想要表达什么,原文的意思是什么。对古人的语言,要做进一步分析,才能看出真正的意思。第一步是实际上怎么说,第二步是实际上有什么意思。第一步是“言”,第二步是“意”。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辩论,即言义之辩。徳龙同学,你研究语言哲学,会碰到这个东西。“言”是语言表达,是说话这个层次,是可以听得见,看得到的。“意”是语言里头包含的思想。思想是抽象的,听不到,看不见。“言”与“意”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候“意”在“言”外,有时“言”与“意”相反。说话是很复杂的,有时说话所包含的意思,多种多样,有多层次。傅伟勋说“意谓”是分层次的。原作者想表达什么,他真正的意思是什么,这就是训诂学。第一步是考证,第二步就是训诂。“训诂”是什么意思?“诂”,是古代的语言。你看“诂”这个字的构成,一边是“言”,一边是“古”,就是古代的语言。“训”是解释的意思,“训诂”就是解释古代的语言。第一步“实谓”,是确定语言,第二步“意谓”,是确定意义。

3)“蕴谓”。这是发掘蕴涵在古文里的深层义理,揭示多层诠释学的蕴涵。意义可以有很多层,蕴涵潜藏在古文里的各种意思。“蕴谓”跟“意谓”不同。“意谓”是说古人所表达的意思,“蕴谓”是说古人所表达的意思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4)“当谓”。这是应当说出来的,创造性的诠释学者应当如何重新表达,发掘原思想体系中的深层结构,为原思想家说出应当说的。“当”是什么意思?是恰当,应当。逻辑有一个分支,叫模态逻辑。“当”解释成应当,应该。应该怎样,跟实际怎样,不是一回事。第一步“实谓”,第二步“意谓”,第三步“蕴谓”,都说原来的意义。第四步“当谓”,是说当代的研究者认为古人应该怎么说更好。“当”包含理想和期待,古人不一定做到了,今人可以替他补充完整,把古人话中可能包含,尚未说出的意义,明确说出来。古人可以言不及义,言不尽意,我们把古人言论所可能包含的意义,说出来,尽量说全。前三种是说事实上怎样,第四种是说古人没做到,我们替他做到,补充完满,体现了研究者的理想和期待。

5)“创谓”。这是解决古人没有完成的课题,必须创新地说出什么,从批判的继承者,转化为创造的发展者,讲活救活原有的思想,彻底消解原有思想内在的难题和矛盾,完成创造性思维的课题,从事中外各大思想传统的对谈交流,培养创新的力量。创造性是说,把古人的思想做为出发点,我们现在的研究者,把他没有做完的事做完。例如说《墨经》的语言哲学,有什么问题,他没有说清楚,德龙同学你今天去把他说清楚。假如原文有700字,德龙的论文有7000字,把他说到的萌芽、片段的思想发挥发展,系统化,替他说出他没有说的,这是超越古人的创新发展。

这就是创造性诠释学的五步法,把它他简化一下,更明确。创造性诠释学的五种层次:1.实谓:进行校勘考证,提供可靠材料。2.意谓:考察原典真意,进行语义分析。3.蕴谓:探索深层义理,分析多层蕴涵。4.当谓:挖掘深层结构,说出他应当说而没说的。5.创谓:致力于创新发展,完成古人没有完成的课题。

借鉴傅伟勋创造性诠释学五种层次的观点,为中国逻辑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和前景。例如《墨经》作者提出的语言哲学思想,我们替他完成,也是一种研究。我们在他之后两千多年,跟着他开始的步伐,继续走下去,他提出的问题和课题,我们帮他解决和完成。

逻辑元研究这门课的主旨,主要意图,借鉴西方现代学者关于逻辑和语言的层次论,旅美华裔学者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探讨逻辑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借”是借用,拿来,借来。“鉴”是镜子。借用外国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作为镜子,对照、比较和分析中国的成果。

所谓逻辑和语言层次论,需要解释。逻辑历史上就是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希尔伯特,他提出在数学领域建立一门新的科学,叫做元数学。数学在当时已经高度形式化。譬如几何的证明,是形式证明。几何的形式证明可以作为对象,由另外一门科学去研究它,这门科学是在几何学的形式证明之上、之外、之后,以超越的形式,去研究形式几何学总体的性质,这门新的科学叫元数学。

借用希尔伯特的思想,以逻辑为对象,以超越的形式,研究逻辑总体的性质,这门新的科学叫元逻辑。逻辑被分为对象逻辑和元逻辑。例如我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做为对象去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就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元逻辑。我把《墨经》的逻辑思想,叫做逻辑,当时还没有逻辑这个术语,是说类似逻辑。将《墨经》里面这些逻辑思想当作对象去研究,我们就得出《墨经》逻辑整体的性质,叫元性质。“元”就是超越和总体的意思。可能李贤中教授讲的和我讲的不一样。李贤中教授讲的,也可以作为对象去研究,去研究他某一篇论文,某一本书,作出评价,可以写出李贤中的逻辑思想研究,这也是在进行元研究。

我的讲课有一千多张Power Point,你们叫投影,我叫幻灯片,你们去研究我这个,也是在进行元研究。可以把我的思想作为对象去研究。我的思想是我本来就有的,你后来去研究他,得出你的看法,就是元研究。港台学者把大陆学者说的“元”,翻译为“后设”,就是原来没有,后来设定。我有这套用汉语表达的对象语言,你用汉语或英语的元语言来研究,是你的元研究。

(三)元研究的两次高潮

借鉴借鉴希尔伯特元数学、元逻辑的方法,借鉴美国籍波兰人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借鉴美籍华裔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讨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历史演变,分为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战国时期的名辩学,如《墨经》逻辑。为什么这是元研究?因为《墨经》逻辑有一个对象,是对诸子百家争鸣辩论方法的一种规律性的总结,是一种提升,提高,升华。《墨经》逻辑可以看成一种元研究,因为它超越了古代的应用逻辑,辩论逻辑。如何对话,如何辩论,如何讲演,如何得胜,这是古代争鸣辩论的应用逻辑、对象逻辑。把这个作为对象来研究,在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他们研究了这些规律,搞出来这种研究结果,就是名辩学。

元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包括前驱、开拓、奠基和总结几个阶段,从事中外逻辑的比较研究,阐述从元典出发的元研究设想,把当前研究的前沿和争论的热点,转化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使研究进入新境界,推出新成果。

第二次高潮开拓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胡适等。梁启超的研究,开始于1903年,这不是古代式的研究,是现代式的研究。梁启超研究的特点,是接受西方的方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到日本,学了英文和日文,接受了西方的学问,通过日本的介绍,用西方的方法,研究《墨经》的学问。他的研究是现代研究的开始。但这个开始,有一个逐渐演变过程,不是突然从天而降。在梁启超之前,有一些苗头、萌芽。最早的前驱,走在前面的人,是晋代的鲁胜和明末的傅山,但不系统,成果不多。元研究第二次高潮的开拓阶段,由20世纪的梁启超开始,然后是奠基和总结阶段,都有著名学者作为代表人物。

中国逻辑元研究的历史过程,分为两次高潮,有“元”和“对象”两个层次的研究,其中贯穿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中国跟西方表现不同,但实质同一的逻辑,贯穿从元典出发的元研究设想。元典如《墨经》和《荀子·正名》等。这是我这次讲课的主要目的。

(四)逻辑元研究课题的提出

逻辑元研究的课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呢?这可以追溯到我发表在李贤中和邱建硕主编的《哲学与文化》3012期《中国逻辑》专号主题论述栏目的一篇文章,200312月台北出版,第7-24页,题为《论中国逻辑研究》。《哲学与文化》是辅仁大学办的刊物,原来李贤中教授在辅仁大学工作。他和邱建硕主编《哲学与文化》200312期中国逻辑专号,整个一期全部是讨论中国逻辑的,我这篇文章放在主题论述栏目,是开头,算是第一篇文章,叫《论中国逻辑研究》,就是刚才说的课名“逻辑元研究”思想的开端。这个开端,是跟李贤中教授切磋出来的。20035月,编辑部写信给我约稿,然后我放下一切工作,研究了两三个月,不断讨论,研究,修改。李贤中教授是主编,我就给他发电子邮件讨论。发电子邮件的次数很多。每写一稿,修改一次,就征求他的意见。他提出一些肯定的意见,也提出一些疑难或问题,就再改。如此反复多次,到基本上跟前面我讲的意思差不多的时候,我问他行不行?他说行了。他赞成我说的讨论中国逻辑研究有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刚才说的,他同意了,通过了,发表了。这是第一个见诸于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出来的第一篇文章。

人大有位老师对我说,你在台湾发的文章,可以改改,再发一次。我就把刚才说的这篇文章修改了,题目叫《中国逻辑元研究》,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期,2005年第3期,第56-62页。这篇文章受到编辑部的赞赏,算是重点文章,把题目放在该期杂志的封面。

后来《中国逻辑元研究》被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中国哲学前沿》选中,经我的博士生宋赛花译为英文,发表在该杂志第2卷第1期,20071月,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海德伯格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第50-69页(Meta-research in Chinese logic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Volume2·Number1·January2007Jointly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逻辑元研究课题的提出过程列如表1

 

1逻辑元研究课题的提出过程

 

作者

题目

出版社刊

页码

时间

1

孙中原

论中国逻辑研究

台北《哲学与文化》3012期《中国逻辑》专号主题论述

7-24

2003.1

2

孙中原

中国逻辑元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

5-62

2005.3

3

孙中原

中国逻辑元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数据《逻辑》2005.3

19-25

2005.5

4

SUN Zhong

yuan

Meta-research in Chinese logic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Volume2·Number1·January2007Jointly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

50-69

2007.1

5

孙中原

中国逻辑元研究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中国哲学前沿,21期,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海德伯格·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

50-69

2007.1

6

孙中原

逻辑元研究

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课程

 

2008.26

 

《逻辑元研究》课程怎么讲呢?我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导言,讨论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单元讲墨家名辩,第三单元讲儒家名辩,第四单元讲名家名辩,第五单元讲杂家名辩。我把全部的资料和数据,整理成一千多张幻灯片,相应的文字大纲有10余万字。

(五)元研究方法的比喻引申

关于元研究的方法,可以引用一些名言、比喻和引申,来加以解释。有一段名言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同样可以说,现代逻辑和语言,是解剖古代逻辑的钥匙。古代逻辑所表露的现代逻辑征兆,只有在现代逻辑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医学院的学生,有些科目要解剖尸体,这是必要的学习,解剖人体很熟悉,再叫他去解剖猴体,他的人体解剖知识,可以做为解剖猴体的一把钥匙,一个启发。这是一个方法论,是说你了解了高级的东西,可以做为了解低级东西的一个方法和钥匙。你懂得西方的现代逻辑,就可以用来研究西方、印度或中国的古典逻辑。熟悉高级的东西,可以做为了解低级东西的一个方法和钥匙。低等动物跟高等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低等动物表征的高等动物征兆,到高等动物身上都高度发展了。例如猴子也会做简单的工具,例如果子够不到,可以用树枝、石头打。人的特点是制造更复杂的工具。高等动物已经了解的话,低等动物就更好理解。

又有一段名言说,在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同样,我们可以说,在古代逻辑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这种性质,是现代学者对同一古代逻辑对象,视为不同逻辑分支胚胎萌芽和发展源头的事实根据。西方文化史学者亚斯贝尔斯说西方、印度和中国,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以后许多思想的发展,都可以从这个轴心时代找到源头。现在有许多观点,都可以在轴心时代找到胚胎和萌芽。就像我们现在有语言哲学,可以从古代找到胚胎和萌芽。你现在写论文,可以把这些胚胎和萌芽发展成熟,系统化。

《诗·小雅·鹤鸣》说:“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古代逻辑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就像玉匠攻治的玉石良璧,要借助于其他山上硬度值更高的石头,作为切磋琢磨的工具。域外更发达的逻辑,也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工具。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来做工具。像故宫的展品翠玉白菜,玉工在雕琢它以前,本来是一块灰白色的石料,要把不要的地方去掉,雕刻成艺术品,就要用更硬的石头做为工具。“攻”,就是治理、雕刻、镂空。“错”,是磨制的工具。玉比较软,可以雕刻,用什么雕刻?拿别的山上的石头,硬度值更高的石头。拿这个来比方,《墨经》的语言哲学,就是玉。德龙你来“攻”,就是治理、研究。“他山之石”是什么?德龙你念了很多西方的书,可以用来做为研究中国文化的工具。像希尔伯特、塔尔斯基的元数学、元语言思想,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都可以做为“他山之石”,做为工具,来攻治中国古代逻辑。清郑世元《感怀杂诗》说:“他山有砺石,良璧愈晶莹。”这是清代人说的,砺石就是磨石,从其他山上采来硬度值更高的磨石,好的璧玉就可以被磨制得更为晶莹剔透。

苏轼《题西林壁》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由于观察位置或角度不同,同一观察对象,也会被看成绵延的山岭,或突起的山峰等不同观察结果。身在庐山之中,却不易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置身于庐山之外,之上,才有可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台北不是周围有山吗?你去看台北的山,从山下看,在山上看,变换不同的角度看,结果是不一样的。同一座山,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因为你处在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位置。庐山在江西省,很好看,你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是因为你在这个深山中。庐山很大,假如你在一个山谷里头,很深,或一个洞里面,你看不见它的真面目。如果站在庐山之巅,从上往下看,叫鸟瞰,才能看清整体面目。由于研究者视野视角不同,同一研究对象,如墨辩,也会被看成不同的精神产品或逻辑胚胎。全身心投入墨辩中,钻牛角尖,做繁琐破碎的研究,只进去,不出来,未必能看清墨辩逻辑的真面目。做学问,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只进不出,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是研究方法不当所带来的弊端。我们是现代人,不是古代人。研究古代,是为了现代。我们的使命,是在古今中外之间铺路搭桥,融会贯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不是在古今中外之间,深挖沟,高筑墙,割裂对立,互不联系。

杜甫《望岳》诗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说假如有一天,我站在了泰山的巅峰,那一定会把低于泰山巅峰的众山,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就像站在台北101大楼上,可以看见台北的全貌一样。这都启发我们,合理的或理想的研究,应该是置身于墨辩之外,之上,具有现代的,全球化的,世界的眼光,站在世界逻辑的巅峰,才有可能认识墨辩逻辑和中国古代逻辑的真面目。这些诗,都可以拿来做为研究方法的比喻,都说明了工具、视野和研究方法的重要。

《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是工匠,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要先有好的工具。各种工匠,要想把自己的技术操作做好,一定要先制备锐利的工具。研究古代逻辑,一定要先掌握现代逻辑知识和现代语言工具。现代逻辑观点和现代语言工具,是研究古代逻辑的瞭望塔,望远镜,显微镜,解剖刀和化学试剂。借助瞭望塔,望远镜可以看得远,借助显微镜可以看得细,借助解剖刀可以剖析有机体,借助化学试剂可以检测物质的化学属性。

古代逻辑现代研究的开拓者梁启超说:“凡天下事,必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5治墨辩逻辑学,可“与泰西治此学者相印证”,“引申触类,借材于域外之学以相发”,即与西方逻辑互相比较印证,相互发明。6天下事一定要比较,才能了解真相。矮个子一定要跟高个子比较,才知道自己矮。没有比较,就不能知道自己的短处或长处。研究中国逻辑,要与西方逻辑比较,才能了解。

以《先秦名学史》为题撰写博士论文的胡适说:“只有那些在比较研究中(例如在比较语言学中)有类似经验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西方哲学在帮助我解释中国古代思想体系时的价值。”7没有比较研究,就没有胡适对《先秦名学史》的开拓性研究。胡适比梁启超略小。胡适19141917年在美国读博士,28岁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论文是用英文写的《先秦名学史》,他把这本书扩充修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变成了梁启超的同事,互相批评表扬,出书时互相写序言,互相评论。学中国哲学,也会用到西方哲学的方法,不用西方哲学方法,中国哲学是没有办法学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学问,文史哲不分家,材料很多,但不系统。西方哲学比较系统,发达,专深,可以借用来做为工具,研究分析中国哲学。这不是贬低中国哲学,是因为中国哲学有这个特点。

毕生致力于中外哲学比较研究的贺麟说,“不但可以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互相比较而增了解,而且于使西方哲学中国化以收融会贯通之效,亦不无小补”。8致力于中外古今逻辑比较研究,互相解释,融会贯通,是现代中国逻辑研究者的使命。中外哲学互相比较,对双方都有好处。第一讲完了,主要是说逻辑研究分为“对象”和“元”两个层次,后来引用的诗句名言,是比喻说明工具和方法的重要。

 

二、研究主题和理论焦点

 

第二讲是研究主题和理论焦点。中国逻辑研究的主题,是确定研究的对象、目的、宗旨、方向、困难和方法。理论焦点,是中国逻辑研究争论的交汇点、热点、理论突破点和前沿课题。可以大致分为起源论、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涉及中国逻辑的体系、内容、本质、规律、价值和方法。中国逻辑研究的关键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

1.有什么?回答是否存在着中国逻辑的体系。

2.是什么?回答名、辞、说、辩的内容、本质为何,与世界其他逻辑体系相比,在表现上有何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本质上有何普遍性和同一性。

3.为什么?分析中国逻辑兴盛、衰落和再兴盛的因果联系与规律。

4.什么用?回答中国逻辑的功能、作用、价值和意义,如何弘扬精华,服务今人。

5.怎么做?回答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意见的争论,合理的选项应该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批判综合,创新发展。

这是中国逻辑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逻辑研究的重点焦点,是从元典出发,进行元研究。怎样研究更合理?这是研究的关键,焦点,热点。热点是热烈争辩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参与。研究热点,可以转化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希望周颖君,德龙,你们将来要在学术界发展,你会研究出一种新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从哪里增长呢?就从这些焦点,热点生发,像跳高一样,需要有一个跳板,就从跳板这里往上跳。由此开始,产生新的学术成果,这是创造性。创造性从争论的热点生发。

 

三、困难问题

 

第三讲是困难问题。其实刚才提出的几个关键点,都是李贤中教授给我提出来的,因为他要主编《哲学与文化》中国逻辑专号。这个任务是非同寻常的,很重要。他约我写《论中国逻辑研究》这篇主题论述的文章,刚才我提的几大块,基本上都是他提出来的。他提出中国逻辑是什么样子,研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方法和期待,这就是我前面讲的几大块。一篇文章,一本书,首先要确定结构,架子,格局,包含哪些部分。做事也是这样,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分成几个简单的部分,然后各个击破,逐步完成。困难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对象的困难和方法的困难。

说到对象的困难,我打个比方,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借来的比方。黑格尔说,他完全意识到对象本身及其阐述的困难。一本属于现代世界的著作,所要研究的是更深的原理、更难的对象和范围更广的材料。9我用这话来打比方,我们的研究,也要充分意识到对象本身及其阐述的困难,例如我们研究《墨经》,就非常困难。

孙诒让(18481908)在《墨子间诂序》和《墨子间诂总目》说,墨经难读,先秦诸子之讹舛不可读,未有甚于此书者。此书最难读者,莫如《经》《经说》四篇。先秦诸子百家,司马谈分成六家,班固分成十家,我参与编的《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囊括了十三家,十三个流派。诸子百家著作流传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传抄,会出现错字。“讹舛”,是错乱。“讹”是错的意思。“舛”是矛盾、混乱、不一致。由于文字错乱,就读不顺了,读不成句子了。读诸子百家,哪一家最难呢?就是《墨子》。《墨子》难读,其中《墨经》四篇更难读。四篇指侠义的《墨经》,广义的《墨经》还包括《大、小取》。这是孙诒让说的。孙诒让研究墨子几十年,他是有发言权的人。他是清末人,综合了在他之前,从清中叶开始,有十几家,十几个著名的学者。他说的话是有权威性的。孙诒让都认为难,其他人就不用说了。他是专家啊,而且还是著名的校勘训诂学家,古文字学家。

孙诒让的这本书叫《墨子间诂》,“间”原文是“閒”,读成“间”,就是间隔地加进自己的解释。“跋”就是在这本书写好以后,在后面加个序言,不是在前面,是后面加个序言,叫“跋”。这个出版商写的这个评价“有专家习用之词”,指有专家习惯用的词句。“有名家奥衍之旨”,这个“名家”指的是逻辑学家,“奥”是深奥,难以把握,“衍”是推衍,引申,“旨”是道理。

孙诒让有一本文集叫《籀庼述林》。“籀庼”是他的号,“述林”是著作文集,“述”是叙述,“林”是编辑在一起。其中有一篇《与梁卓如论墨子书》,是孙诒让在戊戌变法前,给梁启超(18731929)一封讨论墨子研究的信,“卓如”是梁启超的字。

孙诒让的业务专长,是对《墨子》的文字整理,校勘训诂,他不长于《墨子》义理的研究,研究《墨子》的义理,是梁启超等人的专长。孙诒让推崇梁启超,他说梁启超年轻,热情,有专业知识,对梁启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把墨子研究好,因为他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不能研究了。这一封信收在他的文集里,出版年代是丙辰五年,1916年,这时他已经死了8年,是他自己家里印的,没有出版社的名字。在墨子的研究史上,孙诒让这封信很重要,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孙诒让说:然《经》《说》诸篇闳义妙旨,所未窥者尚多,尝谓《墨经》楬举精理,引而不发,为周名家言之宗。窃疑其必有微言大例,如欧士论理家雅里大得勒(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惜今书讹阙,不能尽得其条理。盖此学赅举中西,邮彻旷绝,几于九译乃通,宜学者之罕能津逮也。

孙诒让是用文言文说的,不是现代汉语。他是说《经》或《说》这几篇。“闳义”是说宏大的义理,“妙”是微妙,“旨”是《墨经》包含的思想。“所未窥者尚多”,是说没有看到,没有说出来的很多。他说“《墨经》楬举精理”,就是列举各种精要的道理。“引而不发”,是说他开了头,没有发展。“为周名家言之宗”,这个“周”是周代,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属于周代。

“名家”指的是逻辑学家,为什么呢?名家不是古代公孙龙的名家。“名家”这个词有歧义。因为清末翻译西方逻辑著作,叫名学,大家就都把逻辑叫做名学,把逻辑学家叫名家。但是古代诸子百家中也有一个名家,就是邓析、惠施、公孙龙所代表的名家学派。孙诒让说的名家,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指的是逻辑学家。“宗”就是出法点,基础。“窃”是指他自己。他说,我怀疑其中一定有微言大例。“微言大例”现在多引成“微言大义”,因为有“微言大义”这个成语。其实我看了原文,线装书的原文,现在几乎没有人看,被尘土封了,真的是“微言大例”。这也可以解释。“微言”就是其中有很微妙的道理。“大例”就是基本规律。严复把公理或基本定理翻译成“例”。如曲全公理(整体和部分的公理)他说是“公例”,“例”就是范例,“大例”是基本规律。例如欧洲人论理家(指逻辑学家,“论理”是日本人对“逻辑”的翻译)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类似这个,但他并没有具体解释,他估计是这样,没有再继续解释,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可惜的很,现在这本书讹阙,就是错的多,漏掉得多,不能把这些意思条理充分地把握。他认为大盖(“盖”是指大概的意思)这个学问概括了中西。“邮彻旷绝”,这里面的道理贯彻的很远,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把各种事物都包括了。“邮”就是传递,“彻”就是彻底,“旷”就是远,“绝”就是彻底的意思。“几于九译乃通”:“几”是几乎,要九次翻译解释,才能通,才能懂。“九”就是多次的意思。所以学者很少能彻底了解,完全了解。这段话是文言,整个信的意思,是要梁启超接续他的工作。

严复的《名学浅说》是翻译西方的逻辑著作,他说,逻辑学做为技术,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必然已经有了,他是笼统的说,没有具体的了解,他是翻译西方的著作,他说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这东西,究竟是什么,他也搞不清楚。这是对象的困难,这个将来德龙在写论文时可以注意一下,中国人都很难懂,对你这位英国人说是更难的。

第二是方法困难。方法是做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包括主题,方向,目的,宗旨。怎么做包括途径,手段,工具,程序。德龙对你而言,是研究墨家的语言哲学,周颖君对你来说,你想研究墨子和孙子的兵法。研究方法的困难,最初是李贤中给我提出来的,让我处理这些问题。

中国古代有这么两句诗,德龙你解释一下。《朱子语类》卷104说,鸳鸯绣出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周颖君你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周颖君说:我认为是说,一个女生绣出一鸳鸯,就给人家看就好了,给人家欣赏就好了,不要把那绣鸳鸯的工具金针,随便给别人看。

老师说:周颖君你说的对,这是我从《四库全书》里面检索出来的,那是宋代文人,还有叫禅宗中的文人说的。刚才周颖君解释的对,鸳鸯绣出来,可以给人看,不把绣鸳鸯的金针给别人。就像研究墨家的哲学,逻辑,语言哲学,可以给人看,研究的方法保密,不告诉别人。这种说法,反映有些文人的自私心理。我们既给别人看绣出的鸳鸯,也送给别人绣鸳鸯的金针。既给别人看研究的成果,也告诉别人研究的方法。我们这里是专门把研究方法告诉别人,究竟要怎样研究才好,我举这些诗句来打比方,是专门把研究方法告诉别人。

 

四、古今元研究的不同性质

 

第四讲是古今元研究的不同性质。我们的目的,是认识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以便综合创新,促进研究发展。根据逻辑元研究的设想,我认为古今逻辑元研究有不同的性质。

第一,古代元研究的性质:研究主体是诸子百家,对象是古代应用逻辑,元语言工具是古汉语,成果是古名辩,形态是用古汉语表达,性质是第一次元研究,作用是为古人提供思维方法,评价是不加工,不便于今人认知和运用。

第二,现代元研究的性质:研究主体是现代学者,对象是古代名辩,元语言工具是现代语,成果是古代名辩的现代观,形态是用现代语表达,性质是第二次元研究,作用是为今人提供思维方法的借鉴,评价是经过加工改制,才便于今人认知和运用。列成表2,就更清楚了。

 

2古今逻辑元研究的不同性质

 

性质

古代研究

现代研究

主体

诸子百家

现代学者

对象

古代应用逻辑

古代名辩

元语言工具

古代语

现代语

成果

古代名辩

古代名辩现代观

形态

古汉语表达

现代语表达

性质

第一次元研究

第二次元研究

作用

古代思维方法

现代思维方法的借鉴

评价

不加工不便于认知运用

加工便于认知运用

 

五、墨家归谬推理的运用、总结和推广

 

作为中国逻辑元研究的一个典型事例,我简单地谈一谈墨家归谬推理的运用、总结和推广。墨家所运用和总结的归谬推理,为其他诸子百家所喜用和常用。诸子百家政治伦理观点各有不同,但思维论辩方式相似。逻辑本来就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人类性,超越所有学派的差别。墨家所运用和总结的归谬推理,是诸子百家争鸣辩论的有效工具,影响深远,对今人的思维表达也大有助益。我们分析墨家归谬推理运用、总结和推广的机理,以便体现中国逻辑元研究方法论的构想。

(一)墨子对归谬推理的运用和总结

所谓归谬推理,就是从对方论点出发,引出荒谬(包含逻辑矛盾,或与已知的事实和真理矛盾),从而驳倒对方论点。其一般公式是:

 

(P(Q¬Q))¬P

 

读为:如果P(对方论点),那么Q并且非Q(引出矛盾),那么非P(否定对方论点)。用古代汉语表达的中国逻辑,没有使用这样的公式,但也有自身独特的各种表达形式。

1.比喻自相矛盾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一种形式,是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比喻,具体、形象、生动形容论敌自相矛盾的荒谬背理。

1)命人包而去其冠

《公孟》载儒者公孟子说:“贫富寿夭,全然在天,不可损益。”又说:“君子必学。”这是既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自相矛盾。墨子反驳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包而去其冠也。”即教人学习,又坚持命定论,就像既叫人戴帽子包裹头发,又叫人把包裹头发的帽子去掉,荒谬背理。

2)无客而学客礼,无鱼而为鱼罟

《公孟》载儒者公孟子说:“无鬼神。”又说:“君子必学祭祀。”墨子说:“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无鱼而为鱼罟也。”即既认为鬼神不存在,又主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祀鬼神的礼节,就像无客却学客礼,无鱼却做鱼网,自相矛盾。

3)禁耕求获

《节葬下》载墨子说,统治者厚葬,财富埋地下,长久服丧。“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用禁耕求获,比喻厚葬久丧与求富的矛盾。

4)负剑求寿

《节葬下》载墨子说,统治者以长久服丧,败男女之交,求得人口众多,就像“负剑求寿”,荒谬背理。

5)掩目祝视

《耕柱》载鲁国贵族季孙绍与孟伯常治政,互不信任,闹矛盾,不从建立信任入手,解决矛盾,却到丛林神祠祷告说:“愿神灵保佑我们和好!”就像遮住眼睛,祷告神灵说“保佑我什么都看得见”,荒谬背理。

6)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

《非攻上》批评天下君子,把小偷抢叫“不义”,却把大偷抢(攻伐掠夺)叫“义”,就像“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荒谬背理。

墨子的比喻,与韩非的“矛盾之说”,异曲同工,有启发逻辑思维,避免矛盾谬误的功效。墨子比喻自相矛盾的典型例子,如表3.

 

3墨子比喻自相矛盾

 

序号

本体

喻体

1

教人学而执有命

犹命人包去其冠

2

执无鬼而学祭礼

犹无客学客礼,无鱼为鱼罟

3

以厚葬久丧求富

譬犹禁耕求获

4

以久丧求众

譬犹负剑求寿

5

互不信任祷告神灵保佑和好

譬犹掩目祝视

6

小偷抢叫不义,

大偷抢攻国叫义

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

 

2.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二种形式,是指出辩论对方“明小不明大”(或“知小不知大”)。如《尚贤下》载墨子说:“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之财不能制,必索良工。“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逮至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则王公大人之亲其国家也,不若亲其一危弓、罢马、衣裳、牛羊之财与?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明小不明大”,即自相矛盾,荒谬背理。

《鲁问》载墨子对鲁阳文君说:“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曰,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知小不知大”,即自相矛盾,荒谬背理。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二种形式“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如表4

 

4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

 

概括

明小不明大

知小不知大

对象

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索良宰。

有一衣裳之财不能制,必索良工。

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

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

治国,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

窃一犬一彘谓之不仁。

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

 

3.不知类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三种形式,是指出辩论对方“不知类”。《公输》载鲁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见鲁班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想请您帮我把他杀掉。”鲁班说:“吾义固不杀人。”即我讲仁义,从来不杀人。墨子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讲仁义不杀少,更应不杀众。“杀少”和“杀众”同属“不仁义”一类。“义不杀少而杀众”,违反同一律和矛盾律,“不知类”即荒谬背理。

4.悖概念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四种形式,是指出辩论对方“悖”。是元语言的语义概念,意即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如《耕柱》载墨子说:“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岂不悖哉!”贫穷说富有就愤怒,无义说有义却喜欢,这是自相矛盾,荒谬背理。《贵义》载墨子说:“世之君子,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屠宰猪狗,不会就推辞。做宰相,不会却不推辞。这是自相矛盾,荒谬背理。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三、四种形式,对照如表5

 

5指出辩论对方“不知類”和“

 

概括

不知类

对象

义不杀少而杀众

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

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

 

5.概念和命题的矛盾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五种形式,是指出辩论对方论点中有概念和命题的矛盾。如《非儒》说儒家主张“君子必古服古言然后仁”。墨家的反驳是:“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即儒家论点,包含概念和命题的自相矛盾。从概念说,古人穿古服,说古言,在当时都曾经是新的,按照儒家的逻辑,古人就都成了非君子。从命题说,儒家的主张就成为:一定要穿非君子的服装,说非君子的语言,才成为君子,符合仁义标准。这是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

又如《非儒》说,儒家主张“君子循而不作”。《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循”即“述”。儒家认为君子只遵循古人,叙述传承,而不创作创新。墨家的反驳是:“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鞄函、车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其所循,皆小人道也。”即古代羿、伃、奚仲和巧垂,发明弓箭、铠甲、车子和舟船,现在的皮、车等工匠,因为传承古代工匠的技术,没有创造,就都成了君子,而古代羿、伃、奚仲和巧垂等发明家,却都成了小人。并且现代工匠所遵循传承的技术,一定要先有人创作出来,按照儒家的逻辑,这些创造者都成了小人,现代工匠所遵循传承的,也都成了小人的道理。这是自相矛盾,荒谬背理。

墨子运用归谬推理的第五种形式,指出辩论对方概念和命题的矛盾如表6

 

6指出辩论对方概念和命题的矛盾

 

儒者

墨者

君子必古服古言然后仁

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

君子循而不作

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鞄函、车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其所循,皆小人道也

 

(二)《墨经》对归谬推理的运用和总结

1.《墨经》对归谬推理的运用

《小取》两次批评论敌说:“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无他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无空乎内,胶而不解也。”A1A2两种议论同类,世人赞成A1,不以为非,墨者赞成A2,却以为非,构成矛盾、荒谬和背理。《墨经》运用归谬推理如表7

 

7《墨经》运用归谬推理

 

概括

内胶外闭,与心无空乎内,胶而不解

对象

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

 

2.《墨经》对归谬推理的总结

鼎盛于前5世纪的墨家创始人墨子,首创自觉辩术,如归谬推理等,是战国前期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应用逻辑,为后期墨家《墨经》总结系统辩学的丰富素材。

借鉴希尔伯特、塔尔斯基、罗素等把理论、科学、语言和研究分为对象和元(后设)不同层次的观点,把墨子的辩术和应用逻辑,称为对象逻辑,把后期墨家的系统辩学,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理论,是用古汉语元语言工具,表达第一层次的元逻辑。现代学者加工改制,创造转化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是用现代语言工具,表达第二层次的元逻辑。

墨子的辩术、应用逻辑和对象逻辑,包含中国古代元逻辑的理论因素,是墨辩逻辑质变过程的量变积累和局部质变,如提出“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不知类”,“悖”概念等。《墨经》用古汉语作为元语言工具,对墨子辩术的应用逻辑、对象逻辑,进行元研究,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建构辩学的元逻辑。其对归谬推理的概括,舍弃当时争鸣辩论的具体内容,呈现用古汉语表达的纯理论形态。

1)归谬推理的定义

《小取》说:“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这种论辩方式的程序步骤和特点,是提供一个证明,论证对方所不赞成的A2论点,跟对方所赞成的A1论点,属于同类,把这个证明给予对方,如果对方对不赞成的论点,改为赞成,那么对方就被我说服。如果对方对不赞成的论点,坚持不赞成,则对方就陷于自相矛盾,荒谬背理。

是墨家对归谬推理的命名。墨家的概念,比现代“推理”或推论概念的外延小。现代“推理”或推论概念的外延,包括演绎、归纳和类比等形式。墨家的概念,除分析对方论点概念命题的矛盾(纯演绎推理)外,在多数情况下,是归谬法(演绎法)与类比推理的结合。根据强调重点不同,可称归谬式类比推理(简称归谬类比),或类比式归谬推理(简称类比归谬)。

这种论辩方式的根据,是其所不取之其所取者两组命题类同程度的比较。指辩论对方。指赞成。其所不取之,指对方所不赞成的命题。其所取者,指对方所赞成的命题。如在墨子鲁班辩论的开始,鲁班赞成义不杀少”,不赞成义不杀众”,墨子论证义不杀众”与义不杀少”同类,批评鲁班“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鲁班被墨子说服。

归谬法是运用矛盾律的反驳论证方式。在西方逻辑史上,归谬法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系统逻辑学的诞生。古希腊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极善运用归谬法,为亚氏逻辑创立的思想前提。归谬法论辩方式dialectic,是论辩术 (辩证法)的统称,长期兼作逻辑学的总称。

在百家争鸣中,墨子率先运用和总结贯穿矛盾律的归谬反驳方式。《墨经》对这种归谬推理定义和规则的总结,言简意赅。的论证方式,有归谬法的演绎必然性和逻辑性,又有类比推理的生动形象性,富有说服力,感染力,是争鸣辩论的得力工具,行之有效,所以为诸子百家所喜用和常用。

2)归谬推理的规则

《小取》总结归谬推理的规则,是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以类取,以类予规则的含义是:处于思维交际中的各方,对某一命题的证明和反驳,都应根据事物类同和类异的原则。《经说上》对类同和类异的定义是:有以同,类同也。”“不有同,不类也。即事物在某方面有共同性,叫做类同。事物在某方面没有共同性,叫做不类类异)。如墨子在说服鲁班时,论证杀众杀少,同属不义之类,批评鲁班赞成杀少为不义的命题,不赞成杀众为不义的命题,陷于不知类的逻辑混乱。墨子在说服楚王时,论证楚国攻宋,与富人有窃疾同类

以类取,以类予的规则,坚持在证明、反驳中,对同类命题,采取同一肯定和否定的断定,相当于遵守逻辑同一律的要求。《荀子·正名》说: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即凡同是人类,具有同样的性质,其天生认识器官对事物形成的认识,也相同。同理,凡同类事物,具有同样性质,处于思维交际中的各方,对反映该事物的命题肯定和否定的断定,应该相同。如鲁班肯定杀一人是不义,就应该肯定杀多人更不义,因为杀一人杀多人,同属杀人不义一类。这是思维交际中,保持概念、命题逻辑同一性的本体论、认识论根据。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规则的含义是:A2A1命题同类,对方肯定A1,就不能非难我方肯定A2;对方不否定A1,就不能要求我方否定A2。如杀一人是不义杀多人是不义的命题同类,鲁班肯定杀一人是不义,就不能非难墨子肯定杀多人是不义;鲁班不否定杀一人是不义,就不能要求墨子否定杀多人是不义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的规则,表明处于思维交际中的各方,对于同类命题,具有同等肯定和否定的权利和义务。在真理和逻辑面前人人平等。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规则的含义,相当于遵守矛盾律的要求。鲁班肯定杀一人是不义,而非难墨子肯定杀多人是不义;不否定杀一人是不义,却要求墨子否定杀多人是不义,必然陷于矛盾,违反矛盾律。

坚持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的规则,是坚持同一律、矛盾律的要求,以保持议论的一致性、一贯性,避免逻辑矛盾和混乱,是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墨经》总结归谬推理如表8

 

8《墨经》总结归谬推理

 

定义

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

规则

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经》总结归谬推理与印度西方逻辑对照如表9

 

9《墨经》总结归谬推理与印度西方逻辑对照

 

类型

名称

要点

别称

墨辩

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

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不知类

逻辑

辩证法

Dialectic

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战胜对方的方术

论辩术,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

归于不可能Reductio ad impossible

 

3.矛盾律

《经上》说:辩,争彼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或谓之牛,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辩论是有关同一对象(彼)的矛盾命题之争。一人说:这个动物是牛。一人说:这个动物不是牛。这是有关同一对象(彼)的矛盾命题之争。辩论是争彼,即争论矛盾命题的是非。

《墨经》用元语言的语法概念(否定词,全称量词,特称量词,模态词、必然推出关系)和语义概念(不当,相当于真、假),对矛盾律的理论概括。这是《墨经》用古汉语的元语言工具,对墨子运用矛盾律的议论,进行第一层次的元理论概括。不俱当,必或不当用符号表示为:

 

¬(p¬p)(p¬p)

 

并非“p”和“非p”同真=“p”或“非p”必有一假=矛盾律。可导出:或“p”真,或“非p”真=“p”或“非p”必有一真=排中律。这是用现代逻辑和科学语言,对墨辩进行第二层次的元理论分析。

墨家对矛盾律作出理论概括,指出像“这个动物是牛”和“这个动物不是牛”两命题的真假值规律,是“不俱当,必或不当”,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墨经》用“这个动物是牛”和“这个动物不是牛”两命题“不俱当,必或不当”这种方式,表示矛盾律,同亚里士多德逻辑本质一致。亚氏说:对立的陈述不能同时为真。”“相反论断不能同时为真。不同的是,《墨经》通过实例分析,把矛盾律理解为两个矛盾命题、判断或语句的关系,亚氏除了有时理解为两个“相反的叙述”或“互相矛盾的判断”的关系,即思维、认识、表达的规律之外,在更多场合,则主要是或首先是把矛盾律理解为事物的规律,即本体论、存在论规律,这容易导致把逻辑规律与世界观的规律混为一谈。《墨经》的表达,不会出现这种误解。这是《墨经》对矛盾律理论概括的特点。《墨经》总结矛盾律与亚氏对照如表10

 

10《墨经》总结矛盾律与亚氏对照

 

案例

真值规律

亚氏

谓之牛,谓之非牛:争彼

不俱当,必或不当

对立陈述不能同时为真

解释

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符号

¬(p¬p)(p¬p)

 

 

4.悖论

1)言尽悖

《经下》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自相矛盾,论证的理由在于“一切言论是虚假的”本身是言论。《经说下》说:“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即虚假就是不成立。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成立,就是有并不虚假的言论,有成立的言论。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不成立,认为它恰当必然不恰当。

《墨经》指出论证的关键是“说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中“言论”、“虚假”的概念,涉及自身,自我相关。这是对悖论成因的深刻理解,用归谬法巧妙揭示论敌议论中的逻辑矛盾。

玄奘译印度陈那《因明正理门论》论自语相违似宗(自相矛盾的错误论题)的举例,是“一切言皆是妄”,与“言尽悖”论同。亚氏在《形而上学》中说:“说一切为假的人就使自己也成为虚假的。”(1012b1520)“从一切断语都是假的这一主张,也会得出,这话本身也不是真的”。(1063b3034

古希腊有“说谎者”悖论。克里特岛人爱庇门德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如果这句话真,由于它也是克里特岛人说的话,则这句话本身也是谎话,即假。如果这句话假,能推出其矛盾命题“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不能推出这句话真。这是一种不典型的语义悖论,后把“说谎者”悖论表述为“我说的这句话假”,是典型的语义悖论:由真推假,由假推真。《墨经》批评的“言尽悖”论,同爱庇门德的“说谎者”悖论相似。悖论是自相矛盾的恒假命题。语义悖论是涉及语言的意义、断定和真假等概念的悖论。《墨经》总结语义悖论与印度西方逻辑对照如表11

 

11《墨经》总结语义悖论与印度西方逻辑对照

 

逻辑传统

语义悖论

墨辩逻辑

言尽悖

印度逻辑

一切言皆妄

西方逻辑

一切命题是假的;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2)非诽

《经下》说:“非诽者悖,说在()弗非。”《经说下》说:“非诽,非己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诽”是批评缺点、错误。“非诽”,即反对一切批评。墨家认为提出这一论点的人,陷入自相矛盾。因为提出“反对一切批评”,就连自己“反对一切批评”这一批评也反对了。如果不反对一切批评,那么有错误就可以批评了。如果有错误不能批评,这本身也导致对“反对一切批评”论点的否定。因为对方正是把批评,视为错误来反对的。墨家用归谬法揭示“反对一切批评”论点的自相矛盾。

儒家主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孔子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经说上》批评儒家主张的“圣人有非而不非”(圣人见人有非,不非其非,即不批评其错误)。墨家认为批评是正常的。《经上》定义说:“诽,明恶也。”诽即非人之非(批评别人错误)。《经下》说“诽之可否”,“说在可非”,《经说下》说“论诽之可不可以理”,即讨论批评的可否,以是否合乎道理为标准。

3)学无益

《经下》说:“学之益也,说在诽者。”《经说下》说:“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即学习是有益的,因为反对这一论点的人,必然陷入自相矛盾。对方认为人们不知道“学无益”的论点,所以告诉别人,教别人,这等于否定“学无益”,而承认学有益。墨家用归谬法,揭示“学无益”论的自相矛盾。

4)知之否之足用

《经下》说:“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说在无以也。”《经说下》说:“论之非知无以也。”即“知道自己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就够用了”的论点,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讨论它,是想让人知道它,别人若是仅宣称自己不知道它,你肯定会认为不够用。这是用归谬法,揭示论敌的自相矛盾。

论语·为政》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子·71》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墨经》批评的“知知之否之足用”(知道自己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就够用了)的论点。墨家主张积极求知(特别是自然知识),反对道儒两家对知识的消极态度。

《墨经》对悖论的归谬反驳,与印度、西方逻辑相通,说明东西方人类思维规律的一致性。

(三)墨家归谬推理的推广

1.孟子

晋鲁胜《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孟子与墨子学术观点不同,攻击墨子兼爱是“无父”,是“禽兽”,但在辩论方式上,孟子熟炼运用墨子首创的归谬法。因为逻辑是超学派的普遍工具。《孟子·告子上》说: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伸,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伸之者,则不逺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即有人无名指弯曲不直,就到处医治,即使走到秦国、楚国都不嫌远。无名指不如别人,知道厌恶,心性道德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不知类。”“不知类”,是墨子应用归谬法的代名词,惯用语,曾用来说服鲁班,止楚攻宋,被孟子继承,发扬光大。

《孟子·梁惠王上》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即我的气力能举起三千的重量,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明亮,足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毫毛的末端,却看不见一车柴。孟子的归谬说词,用“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的比喻,成为众所周知的成语,普遍效法的思维表达范例。

2.庄子

《庄子·胠箧》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即窃一腰带钩,要杀头;窃一国,却做诸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更简化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是简明的归谬推理式。

3.公孙龙

《公孙龙子·迹府》载,公孙龙反驳孔子六世孙孔穿说:“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即孔子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却非难公孙龙把“白马”和“马”区别开来,自相矛盾。这是归谬推理。

4.吕不韦

《吕氏春秋·听言》说:“今人曰:‘某氏多货,其室培湿,守狗死,其势可穴也。’则必非之矣。曰:‘某国饥,其城郭卑,其守具寡,可袭而篡之。’则不非之:乃不知类矣。”即现在有人说,某氏富有,屋后墙潮湿,守门狗死,可以挖洞偷他。这一定会遭到非议,但假如说,某国遭遇饥荒,城墙低矮,守城器具少,可以偷袭而篡夺之。则不被非议。这是归谬推理。

5.刘安

《淮南子·泰族训》说:“夫指之拘也,莫不事伸也;心之塞也,莫知务通也:不明于类也。”即手指弯曲,都会设法伸直,但心思堵塞不通,却不知道设法打通,这是“不明于类”,即“不知类”的错误,是归谬推理。

6.王充

论衡·祭意篇》说:“知祭地无神,犹谓诸祀有鬼:不知类也。”以墨子的“不知类”为说,揭露论敌自相矛盾。

7.现实运用

墨家所运用和总结的归谬推理,通过诸子百家的普遍运用,深深地渗透于后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加拿大人朗宁1893年生于湖北襄樊,父母是美籍传教士。朗宁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不料他30岁回加拿大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的人竟诽谤他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针锋相对地反驳他们说:据权威人士透露,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10这是一个典型的归谬推理。类似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这说明归谬推理极富论证性和说服力,是重要的论辩工具。

 

注释:

1]参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535页。

2]参见周礼全主编《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版封面。

3]张家龙:《数理逻辑发展史--从莱布尼茨到哥德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4]同上书第372-393页。

5]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1册文集7,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 页。

6]梁启超《墨子之论理学》《墨子集成》18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56页;《墨经通解序》《墨子集成》29册,第6页。

7]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8]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69页。

9]黑格尔《逻辑学第二版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721页。

10]《北京晚报》1984811

 

(原载《在人大听国学》,张志伟、干春松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118页;参见孙中原:《逻辑元研究导论》,《重工学院学2008年第7期,20087月版,第914页。这里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