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  >  正文

【任鹏】《老子》“绝学无忧”句位置浅探

《老子》的诸多现存版本中,郭店竹简本与马王堆帛书本是最为后出而又引人瞩目的两种。帛书《老子》的篇章次序与通行本有着较大的不同,而郭店本的残缺及由此导致的差别则更加显著;因此,若干版本间的对照和比勘,往往会促进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更加深刻化。对于通行本中的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章,一向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我结合着简帛本的相应部分,尝试着进行比较并作出自己的推断,——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猜测的性质。

一、相关文本内容及主要争论

通行本《老子》的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章内容中,与本文有关者如下①:

“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后半略)”(第二十章)

关于这三章,争论最多的地方是“绝学无忧”一句的位置问题。古今注疏多论及此,其说各有根据,不一而足。姑列近世若干具有代表性者于下:

“《文子》引‘绝学无忧’在‘绝圣弃智’之上②,疑古本如此。盖与三‘绝’字意义相同。今在‘唯之与阿’句上,则意似不属矣。”(易顺鼎)

“‘绝学无忧’一句,当在上章。”“晁氏《读书记》引明皇本,亦以‘绝学无忧’属于旧第十九章之末。”(马叙伦)

“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唐张君相《三十家老子注》以‘绝学无忧’一句附‘绝圣弃智’章末,以‘唯之与阿’别为一章,与诸本不同,当从之。后归有光、姚鼐亦以此章属上章,是也。”(蒋锡昌)

“亨案马说是也。请列三说以明之:‘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为一孤立无依之句,其说一也。‘足’、‘属’、‘朴’、‘欲’、‘忧’为韵,若置下章,于韵不谐,其说二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文意一贯,若置在下章,则与文意远不相关,其说三也。《老子》分章多有乖戾,绝非原书之旧。”(高亨)

“案‘绝学无忧’句,断不能割归下章。盖‘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三句,是承上文‘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句。‘见素抱朴’承‘绝仁’二句;‘少私寡欲’承‘绝巧’二句;‘绝学无忧’承‘绝圣’二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句,是统括上文;‘故令有所属’句,是启下文。脉络分明,毫无疑义。”(李大防)③

以上各说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均不同意割“绝学无忧”一句属之下章,则是共同的立场。我的看法与这些说法相当接近,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它们的证明。

郭店本虽然残缺篇章甚多,但巧合的是,第十九章与第二十章同时存在。一般争论的焦点较多集中于“绝圣弃智”与“绝仁弃义”两句文字的不同④。当然,文字的不同对于文本的思想关涉甚大,“圣”、“智”、“仁”、“义”诸字的变化,可能表明反儒立场的淡化,这涉及《老子》一书是否经过反儒学之加工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存在差异的文字镶嵌在相同句式结构之中的固定位置,文字上的差别并未引起句子结构的变化,即是说,句式的固定是一以贯之的。

另外,郭店本中明显地将“绝学无忧”放置在乙组第三节(即通行本第二十章)的首句,并以相应符号表明该句不得割裂而入于它章。这一点与通行本一致,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有关这三章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我尝试着展开自己的意见。

二、一般文章的行文样式

在古代文学中,出于说理或铺叙方便的目的,往往需要对并列的语句(以ABC等等表示)分别依次进行解释和阐发;而注释或承继性质的语句(以abca′、b′、c′等等表示)也按照一定的次序轮流进行,直至文意具足为止。一般较常见的结构修辞格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较为朴素平淡的“平行结构”(parallelism),即在ABC之后,依同样顺序论述abca′、b′、c′等等,于是构成A-B-Ca-b-ca-b-c′的顺序,其中A-B-Ca-b-ca-b-c′三组为彼此并列的结构,而A-a-a′、B-b-b′、C-c-c′三组的内部又各自具有紧密的联系,——或者通过关键字词的反复以达到强调的效果,或者构成前后一贯的语意链条以完成逻辑上的递进,总之,这种周而复始的顺序是一目了然的。

另一种与此不同,采用回环往复的“回文”(Chiasmus)格式进行,即A-Bb-aa-b′或者A-B-Cc-b-aa-b-c′等样式。其中,每一次递进总是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上按照恰好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前一层次的最先(后)一个语句,其承继者则在下一阶段中为尾(首)。由于这种结构修辞格相对较富于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来而复往的悠长之感,因而避免了前一种格式的单调与沉闷,常有新颖出奇的效果。中国古代称为“回鸾舞凤格”;钱钟书先生则称其为“丫叉句法”,并在《管锥编》中举出以下的数例,可见它的用处之多且广: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渐渊沉。”(谢灵运《登池上楼》)

“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杜甫《大历三年春自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⑤

三、《老子》中相关行文格式的列举

按照前面的介绍,我们将《老子》书中与此有关的内容摘出,凡十五处句式的类型则注明在句尾括号内: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A-Ba-b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A-Ba-b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A-B-Ca-b-c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A-Ba-b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第三十一章)(A-Ba-ba-b′)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A-Ba-b-c-d-ea-b-c-d-e′)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第三十九章)(A-B-C-D-E-Fa-b-c-d-e-f

“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故道生之,德畜之。”(第五十一章)(A-Ba-ba-b′)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A-B-C-D-Ea-b-c-d-e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第六十一章)(A-Ba-b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A-Ba-b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A-Ba-b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A-B-Ca-b-c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A-Bb-ab-a′)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什佰之器——食、服;重死不远徙——安居、乐俗;舟舆、甲兵——老死不相往来)(A-B-Ca-b-c

很明显,以上十五例中,绝大多数属于朴素简单的第一种格式。第三十八章稍显特殊,由双重“平行结构”迭加而成。含有第二种格式的也有,然仅一例,见上引第七十六章。该例中前半为反接的“回文”结构,后半则为顺承的“平行结构”,因此尚不是纯粹的第二种格式。由此可见,《老子》以第一种格式为基本的行文方式,且除最后一例(第八十章)外,均有极鲜明的关键词造成前后呼应的效果,一目了然。

再将此诸例与简帛本《老子》相比较。

1. 郭店本

郭店本中对应的部分仅存三章,即甲组第八节(对应于通行本第六十三章)、甲组第十四节(对应于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之前半)和甲组第六节(对应于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之后半)。其中对应第六十三章者中间部分缺失,无从比较,而对应第六十四章之前后两部分者,其句式与通行本并无不同。故郭店本虽无法普遍地证成通行本的行文通例,但就现存诸例而言,并不存在反证。

2. 马王堆帛书本

帛书本中,诸节皆有,且除个别文字差异之外,对应部分大意仍相同,句式也相一致。文字无甚残缺或虽有残缺但无碍文意者,有第一、十三、二十三、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四(乙)、六十一、六十三(甲)、六十七、八十诸条;因文字残缺较多而无法下判断者,有第五十四(甲)、六十三(乙)、六十四诸条;因句式结构不同而导致“平行结构”部分消失者,唯有对应于通行本第三十八章的《德经》第三十八(甲)、(乙)两条⑥。不难看出,在行文格式上,马王堆帛书本基本与通行本保持一致,除几例文字缺佚及结构部分消失的事例之外,并无构成反证的情况。因此,不论马王堆帛书本与通行本之间的版本源流关系如何,二者具有共同的结构修辞通例,似乎是可以确定的。

据此可知,由通行本《老子》抽绎出的结构修辞通例,在简帛本中同样无反证而成立,尤其是在马王堆帛书中,已经积极地建立起这一通则。此外,由先秦汉初文献援引《老子》的情况来看,亦鲜有与此通例相违背的情况。基于此,这一行文规则至少可以上推至西汉初期,即不晚于马王堆帛书产生的时期;甚至,可能在更早的郭店本已经基本确定。

四、第十八章与第十九章之间的关系

第十八、十九两章,在王弼本、河上公本等通行版本中均分为两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情况。魏源在《老子本义》中就曾说:“永乐大典本、王弼本并为一章”,当然,永乐大典时代颇后,而魏源所说王弼本的真伪及版本源流关系亦难以确定,这些因素很可能影响魏源引证的力度。但是,这种合并的做法至少表明:两章内容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着合为一章的可能。河上公本分别题为“俗薄第十八章”和“还淳第十九章”:“俗薄”描述了社会与人生堕落的现象,“还淳”则标示了由“俗薄”而返于道、朴的必然方向,二者的关联,使老子的政治理想臻于圆满。

除标题之外,两章在内容上也有紧密联系的部分。第十八章中的“仁义”、“圣智”、“孝慈”等文字,直接为下章所用;而“大道”与“素”、“朴”同义,“国家昏乱”也与“盗贼”相应。⑦ 另外,第十八章与第十九章的主要内容一一对应,各自依次进行,正与《老子》的行文方式相一致。这两章之间;虽然难以在语句上做出严格对应的明确划分,但是主要部分的对应仍很明显。

历代注疏家颇有重视这一对应关系的,魏源即坦言依从永乐大典本、王弼本及吴澄本,置“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于“民复孝慈”和“绝巧弃利”之间。魏源的用意非常明显,他试图通过这种对文句顺序的调整真正促成A-B-Ca-b-c的形式。在他的设想里,“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与前面的“大道废,有仁义”相呼应,“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与“慧知出,有大伪”相呼应,而“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则与“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句相呼应。我们不应简单地斥责魏源自行改动文本的行为,而应该肯定这一行为中可能包含着承认并试图维护《老子》的行文习惯这一点。

五、“绝学无忧”句的位置问题

前面已经引过诸家关于此问题的主张,尤以高亨与李大防二氏的说明较为详尽。前者由音韵和句法着眼,后者则侧重于文意上下之通贯。高氏所云“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句法相同,自是事实。而李氏“‘见素抱朴’承‘绝仁’二句;‘少私寡欲’承‘绝巧’二句;‘绝学无忧’承‘绝圣’二句”的论断,也颇适合于《老子》行文中前后呼应、顺向承接的习惯。

李大防所云尚只限于第十九章内部,然而按照前面的分析,不仅第十九章内部存在着前后的呼应,且其与第十八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承接关系。这样便由两层次的递进变为三层次的递进。“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第一层次,说明历史演进中难以避免的堕落现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是第二层次,表明老子的思想能够给社会带来的益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则是第三层次,表明欲达成圆满状况个人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可以指圆满解决问题之后所臻的高妙境界。由现象而理想而措施,这种过渡是必然而又自然的。这样,就由李大防氏的A-B-Ca-b-c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为A-B-Ca-b-ca-b-c′的形式⑧,完全符合前述的通例。

上面的推断是基于两个前提得出的:a第十八、十九两章存在着并为一章的可能性;b“绝学无忧”应移至第十九章。其中,后者需再作些说明。

将“绝学无忧”句归属上章,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第一,“绝学无忧”属于第二十章是否更为自然;第二,郭店本中“绝学无忧”句前之符号标示所造成的困难。

关于第一个问题,说明如下。

首先,从《老子》文句的韵读来看,江有诰、姚文田、邓廷桢诸家仅云第十九章中“足”、“属”、“朴”、“欲”诸字同属候部而为韵,这可能是囿于通行本《老子》中“绝学无忧”句的位置,因而未涉及下章。但是,“忧”字属幽部,而幽候二部通谐,故“忧”字与“足”、“属”、“朴”、“欲”诸字押韵而属同章,并非无稽之谈。另一方面,“忧”字与第二十章诸句尾字不存在押韵的现象。⑨ 据此,将“绝学无忧”句划归于第十九章,在韵读方面无疑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其次,从语义的上下联系来看,如将“绝学无忧”句视为第二十章首句,则该句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后面文句均为对该句的铺陈阐发;更准确地说,即是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视为对首句“学”的内容的说明,并由此确立该句统贯下文的地位。自然,对第二十章未尝不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但是我认为似乎稍失于迂远。

《老子》中“学”字仅另见于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句,这里“学”与“道”是相对使用的;而第二十章的内容则主要集中于“众人”与“我”的对比状况。诚然,依照《老子》思想的脉络,“学”与“道”的关系不妨形容为“有余”与“若遗”、“昭昭”与“昏昏”乃至“察察”与“闷闷”等不同主体的表现,但是,终究不若“学”、“道”并立的情况显豁。反观第十八、十九两章,“绝学无忧”句中的“学”与“大道”、“见素抱朴”等词语则构成了更加紧密、坚固而一贯的联系,其论证张力也远远超过前一种解读方式。

再次,从段落的结构来看,《老子》一书中具有独立首句的篇章并不多见,兹摘数例于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上面三例,均由首句笼罩全章,但是明显与“绝学无忧”句存在着一定差异。《老子》本文极重视前后的呼应,前面所述的行文通例即是有力的证明。因此,在对位于章首的主句进行阐发时,在结构上均采用一定方式来强调后面语句对于首句的呼应关系。在第十三章中,通过反问句式的重复达到强调突出的效果,其间密相承接,自无疑问。类似情况还有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虽然“天长地久”并非蕴含深刻道理的主句,但是这种通过重复以达到强调目的的方式是相同的。第五十九章和第八章中,次句同样突出关键词,而在第八章中更是所有描述均紧扣此中心词而进行阐发。对比这些情况,“绝学无忧”句与第二十章的其他语句之间不存在任何一种相似关系——从结构上看,既无反问以强调之,又没有重复出现关键词;从前后语义联接上看,与后面语句的关系也不是非常密切。

据前述三方面可知,“绝学无忧”句属于第十九章似乎是更为合理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说明如下。

郭店本《老子》面世之初,“绝学无忧”句前面的符号即为学者所注意。郭店竹简中共有四种符号,其中小黑方块一般用以指示一章的结束。由于“绝学无忧”句前有此符号,有论述遽以此而认定“绝学无忧”句无疑应属于第二十章。

但是,郭店本中符号的使用并非是一贯严谨无误的。例如,第四十六章和第三十章中,用于章内分节的符号被用作分章符号。此外,符号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甚至被过度频繁使用的状况也是存在的,如第十五章和第三十章。如此,则单纯依据标点而下论断并不具有必然的有效性。至少在更为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尚不能完全排除“绝学无忧”句前符号错用的可能,自然也不能排除它归属上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六、结论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老子》的行文可以抽绎出较为严格的规则,并贯通全文而少抵牾。在诸版本尚未提供反证的情况之下,努力遵守此规则或许是比较稳妥的做法。通行本中“绝学无忧”句归属于第二十章,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完全贯彻《老子》的行文习惯,且于文义有生硬拼凑的嫌疑;另外,郭店本的符号用法本身不很严格,也是令人心生疑惑的地方。相反,“绝学无忧”句如置于第十九章之末,则完全符合《老子》的行文通则,韵读更为契合,文脉也更为通畅。既然如此,不妨试着将其归属于上章,并合第十八、十九两章同观,这对于理解《老子》的含义似乎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注释】
①本文中《老子》引文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王弼本的有关章节。主要的《老子》古本除此之外尚有严遵《老子指归》与河上公注两种,而这两种又相当接近,多有视其为同一系统者。由于本文着眼点在于句式和行文结构,词句的细微差别对本文影响不大,因此,有关版本差异的考证和争论从略。
②此处云云,系《文子·道原》篇中的文句,即“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参见王利器《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页。
③这里的引文均已收录于朱谦之《老子校释》一书。限于篇幅,不再注明各自出处。参见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287页。
④例如,依照美国学者韩禄伯的考释,郭店楚简中的相应文字应分别释读为“绝知弃辨”与“绝化弃虑”,而依据裘锡圭先生的考释,则为“绝知弃辩”与“绝伪弃诈”。参见韩禄伯《简帛老子研究》,邢文改编,余瑾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4页;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注释14
⑤参见钱钟书《管锥编》(一)“丫叉句法——辗转反侧解”部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66页。
⑥帛书《德经》第三十八(甲)、(乙)均缺少与通行本第三十八章前四句一致对应的结构。但是,在“道”、“德”、“仁”、“义”、“礼”诸范畴的使用上,仍然沿袭着通行本第三十八章后半部分中的顺承递进关系。
⑦注二所引诸说已申述此意,可参考。
⑧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即第十八、十九两章的文句如何具体对应。前述魏源努力调整语句的位置,其目的即在于寻求更妥帖的对应关系。但是,即使不改动文句位置,在我看来,两章间的依次对应关系也是存在的。
⑨作《老子》韵读的江有诰、奚侗、陈柱、杨树达诸家中,仅陈柱认为“忧”字与第二十章的“阿”、“何”、“恶”、“若”诸字押韵,且此说已为杨树达氏所驳。有关韵读情况,请参考前引朱谦之书第768687页。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20074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