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廖伟棠】哲学之道

 

哲学与诗,向来莫逆,在东方亦如此。日本京都有条充满诗意的小路,有个大大的名字:哲学之道,由禅宗名刹南禅寺北上的熊野若王子神社起步,沿琵琶湖疏水之溪一路往北若两公里,结束于银阁寺。哲学之道的命名来自日本近代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每日散步必经此路,就像西哲康德一样,他的思考也多多得益于一条静谧能让人与自然融洽对话的道路,道字,在东方向来都有路与真理的两重意思。

这次来京都,已是暮春时节,又逢夜雨,没想到在哲学之道上还能见到最后的数株未谢尽的樱花,那该是思与美的冥契呼应。暮春者,春服既成,最适合咏而归。日本的自然文化常常给人一种“归”的感觉,说是回归到唐以前的文化遗留也好,回归到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始宗教哲学也好,此刻在哲学之道踩踏着落樱而行,知道归也许就是花叶归根,空山幽人采萍于雨后湍流之上,这么一种自然而然的逸兴。

道旁草丛、石桥、水流间,无不是湿透如元宵烟火残留纸絮一样的樱花花瓣,瑟瑟之粉艳早已褪色近乎苍白与无。日本人常备无常之觉悟,樱花年年功不可没,单薄的纸窗与浴衣,甚至纸做的斗篷(许多云水僧和漫游的俳句诗人,如松尾芭蕉也常备一具),都是人面对季节变迁所采取的一种樱花一样的遮盖,不在坚实而在风雅。

而哲学之道两旁古刹神社深院等等毗邻而立,巨木建筑又是坚固恒在的典范。也许正在这些最脆弱攸乎的花之道与最恒常不动的木之道中,人类的行走成为了矛盾之间流动的意义。

(来源:《中山日报》201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