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芮欣】让哲学看顾生活

 

译完威廉.B.欧文教授这本《生命安宁: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之后,不禁想起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开篇中提到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935年在维也纳和布拉格所作的关于欧洲人类危机的著名演讲。在胡塞尔看来,危机之根就“在欧洲科学的片面性那里,这些科学把世界缩小为一个简单的技术与算术勘探的对象,而把具体的生活的世界排除在外”,不仅如此,科学的高潮还把人推进到各种专业学科的隧道里。而胡塞尔所从事的“哲学”也正落入这种危机之中,因而,他开始致力于“现象”的研究,而他的后继者海德格尔则提醒人们被遗忘的“存在”。

的确,同样作为一名哲学的现代研究者,正如欧文教授自己所言,他在这本书中从事的是他的哲学同行们通常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它显然不够“学术性”。但是,欧文教授却想努力尝试,以“让哲学在我的生活中起作用”的方式,将沉醉于抽象思辨中的哲学拉回到人们具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为我们还原哲学本来就已有的另一种生动而丰富的面相。

自诞生之日起,古希腊哲学就深深抓住了那些智者们渴望“认识”世界的目光,可直到苏格拉底出现,人们才发现了一个“既在思想上也在行动上进行哲学活动的名副其实的楷模”。也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有了众多的追随者,他们在苏格拉底的启示下发现了一个比自然世界更加神奇的领域——人的灵魂。在欧文教授看来,那些被苏格拉底吸引的人,有些是被他的论理所打动,有些则是被他的生活方式所打动,而柏拉图无疑属于前者,而且,柏拉图对于哲学理论探索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后来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忘记了另外一脉:为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的安提西尼,他创立了努力探寻如何使人过上一种幸福生活的犬儒学派。之后,当季蒂昂的芝诺在雅典的一家书店里想要寻找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时,他遇见了著名的犬儒派哲学家,也是安提西尼的学生克雷特斯(Crates)。芝诺跟随克雷特斯学习了一段时间,学到了如何节制、隐忍的生活,但正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观察到的犬儒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差别,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并不单独地研究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或作为理论的哲学,而是致力于把两者结合起来。但直到今天为止,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曾受到犬儒派思想影响的这段历史,常常使人们将更多的关注集中于它们的相似之处,把斯多葛主义者视为“对于欢快、悲伤、快乐、痛苦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这些“恬淡寡欲的人”好像与那些主张禁欲的犬儒主义者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以至于更有甚者将两者混淆。但在这本书中,欧文教授恰恰向我们澄清了斯多葛主义的“快乐"追求,并且,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欧文教授在阅读中发现的斯多葛主义者“完全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而且“非常珍视快乐”,但他们“不会被快乐所奴役”,因而,在他看来,斯多葛主义者的目标,并不是要放弃生活中的情感,而是要放弃“消极的”情感,以在生活中获得像墨索尼亚斯·鲁弗斯所说的“一种欢快的性情和一种坚实的欢乐”。

海德格尔在探讨有关人的“事实的生命”(facticallife)时,指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处于“烦”(英文care/德文Cura)的状态,这是因为生命随着各种困苦、烦恼、诱惑的增长而成长。这其实也就是早在斯多葛主义者那里,努力想要抑制的“消极的"情感。对此,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此在无时无刻都在与“烦"相斗争中,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更多地认识到生命的限定与真实意义。而斯多葛主义者其实也是这样的斗争者,他们以更加朴素的方式,寻找各种“心理技巧”来消解“消极情感”的干扰。在现代社会里,面对那些想要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更好地”生活的人,欧文教授想借由这本书提供给他们一些“如何生活的忠告”。在欧文教授看来,斯多葛主义的哲学不失为众多选择中一种不错的尝试,因为,正如罗马斯多葛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塞涅卡所说的那样,斯多葛主义从来不害怕为人“度身打造”,所以,尽管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但生活在任何时代的有智慧的人仍然可以在生活中适时地践行它,而这也正是斯多葛主义所强调的人之德行,如此一来,灵魂的安宁与快乐就会“持续地光顾”。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哲学之所以为古希腊人所热衷,不仅在于它是对人生的思考,还在于哲学可以作用于人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更在于哲学还是对人的教导与忠告。欧文教授以他清新、流畅、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古代斯多葛主义的兴起、斯多葛主义的心理技巧、忠告及现代生活中的斯多葛主义,虽然它并不“哲理化”,但欧文教授却是以一名哲学研究者应有的职责从事了一项名副其实的哲学工作,因为,他继续着前人的努力,鼓励人们积极地思考他们自身的生命并开始行动。

对米兰·昆德拉而言,正是由于现代哲学与科学已经忘记了人的存在,所以他更加看重小说,因为小说以自己的方式、逻辑,一个接一个地发现了人存在的不同方式。在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这部长篇小说中,我们则可以发现一种受赞赏的人的存在方式。大仲马描述了一个令基督山伯爵最喜爱与敬佩的年轻人——他的知遇恩人老摩莱尔的儿子、年轻的军官小摩莱尔,这位众所共知的最严守纪律的人,不但遵守一个军人所应负的义务,也遵守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并且对待爱情热烈而忠贞,他在军营中获得了“斯多葛派”的美名。

欧文教授的书当然不能算作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却是一种非学院化的哲学写作,并且他以非理论化的方式为人们呈现出了践行斯多葛主义可能获得的生命样态,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寻找到小说中所描述“小摩莱尔式”的生动的现实映照,又或许你在阅读时已经感受到了与阅读《基督山伯爵》同样快乐而充盈的精神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来尝试学习一下一种快乐的艺术吧!

 

(原载《新闻晨报》201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