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韩松落】农夫哲学

 

我们常常在他人的典籍里寻找生活哲学,却忽略了,有一种生长自中国心灵的生活哲学,更适用于我们,这种哲学,我称之为农夫哲学。

——它不只告诉你什么不该去做,什么是有害的,不只在奶酪里只看见窟窿,不在忧愤里停止行动,亦不追问人生,询问来世,它告诉你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清洁的,什么是快乐的,以及,怎样有效地活在当下,怎样把自身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喧扰,尽量减到最少,更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把自身的光和热,尽可能远地发散开来。就像农夫,循季种植和收获,在现世里求安稳静好。

铃木大拙在《禅:答胡适博士》一文中谈及为什么“禅”只会出现在中国时曾说:“中国心灵更有土地意识。如果有一个民族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表明其特性的话,我要说中国人是脚踏实地的——杰出的脚踏实地”,所以禅宗的开创者和精神导师慧能,只以农夫的面貌出现,只是默默耕种、收获、铺路、架桥,把劳作当作修行,不论生活还是思想,都不离土地太远,把现下的生活,当作“意义”本身,所以百丈禅师的座右铭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这样概括中国哲学:“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我们得感受,无论那是它赠给我们的一种艰苦,一树春花,一册好书,抑或是一种蓬勃生长;我们得行走,无论那是一处美域,还是一个贫瘠的山村,抑或一种复杂的人生境况,我们得身体力行,抓住现世,抓住瞬息万变的内心,以一切行动,作为对世界的回应,对生命——这最珍贵的馈赠的回应。

甚至,也不一定要有一技在身有固定场地以及大费周章,日常生活也照旧有快乐附加值,只要动动心思就地取材。城市生活庞杂而繁冗,城市生活也是一种机遇,是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游戏,到处都有武器,有珍宝,在最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里,也有可能补充能量和血液,在最危急的时刻,也有可能打开另一扇门,骤然间进入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我们,虽然领略了城市生活的不便之处,却也并非是全然被动地接受这些麻烦,我们总有办法为人生加上种种花边,在荒漠里种出水仙,使生活变得柔和。我们总会设法接上头,设法相遇,投身各种生机勃勃的事物当中,在寒冷的天气里互相取暖,在嘈杂的都市里给对方的小宇宙补充能量。

让生活变成一场有种有收的耕作,而我们是那个有行动有体悟的农夫。

 

(原载《深圳特区报》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