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汪平】梁启超的治学之道

梁启超是我国影响深远的一位思想家,他极为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修本领。他曾说:“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这对当下莘莘学子,也是颇有教益的。

在治学之道上,梁启超认为应走两条大路:一是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二是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关于文献学问的研究,梁启超认为应坚持三条标准:求真、求博、求通。“我们要做博的工夫,只能择一两件专门之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件件要博,便连一件也博不成。”“但切不可忘却别门学问和这门学问的关系;在本门中,也常要注意各方面相互之关系。这些关系,有许多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我们要用锐利眼光去求得它。能常常注意关系,才可以成通学。”

德性学,或称人生哲学与文献学迥然不同,梁启超也十分看重,他认为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最突出之点。所谓德性学,实际上乃是学者修养之学。他指出,“人格是共同的,不是孤零的。想自己的人格向上,唯一的方法,是要社会的人格向上。然而社会的人格,本是各个自己化合而成。想社会的人格向上,唯一的办法,又是要自己的人格向上。”“人类外界的束缚,他力的压迫,终有方法解除;最怕的是‘心为形设’,自己做自己的奴隶。儒佛都用许多的话来教人,想叫把精神方面的自缚,解放净尽,顶天立地,成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真正的学者,既是学问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也是人类美好品德的承载者。这种认识根源于古老的中国文化,也必将光大于未来的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之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