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人生哲学  >  正文

【万光侠】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人学成为当前我国哲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这既有深刻的世界哲学与文化背景,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哲学研究深化的逻辑必然。要建立科学的人学理论,除了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本文拟就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论原则作一探讨。

一、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在人学理论中的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现实性原则集中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人,具有现实性。一切旧哲学以及现代西方哲学,在人学理论上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把人抽象化,而马克思则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把人看作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又说:“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那么,什么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仅从字面上讲,哲学史上有的哲学家如费尔巴哈也说过“现实的人”、“社会的人”诸如此类的话,然而由于他们对“现实的”、“社会的”概念的不正确的理解,所以实际上仍然是抽象的人。恩格斯说,费尔巴哈“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人”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再看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两段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29页。)纵观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现实的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它意指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依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可以被我们所经验或所体验的、其生活过程可以被我们作精确描述的人。作为单数,它是指个人;作为复数,它指“人们”即群体或人类。因此,现实的人就是可以实证的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一种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之统一的一个个的“我”或“我们”;就是人本身,不是人之外的什么东西如上帝或理念或自我意识等幻影。在此点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等人没有分歧,分歧只在于马克思要由此前进一步,研究人之为人的更本质的东西,费尔巴哈等人却停止不前了。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也曾表达过此思想;“我们必须从‘我’,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不是为了像施蒂纳那样陷在里面,而是为了从这里上升到‘人’。只要‘人’的基础不是经验的人,那么他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形象。简言之,如果要使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我们就必须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从个别物中引申出普遍物,而不要从本身中或者像黑格尔那样从虚无中去引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13页。)

第二,“现实的人”最根本的含义,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在此点上,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成了客观现实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因为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活动,而且是某人区别于他人的最根本的基础,故而它成为人的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统一的本质存在。我们根据人的实践活动的状况就不仅可以弄清其文明程度,亦即与动物的区别的程度,而且可以判断人与人的本质差别、民族与民族的本质差别等等。又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始终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所以,社会关系也成为人的本质存在的重要方面。我们根据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状况(如性质、范围等)也可以了解其文明程度和彼此发展的差别。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内函;人的社会关系则规定了人的存在的形式、外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规定着人之为人、某人之为某人的具体内容。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彻底超出了旧唯物论的人的存在观。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现实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人的劳动,研究人的社会,研究劳动和社会关系中历史地变化着的人性。在当今,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市场经济与人性发展的互动关系。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人性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新的经济结构对人性会有什么新的影响?人性对市场经济有何能动作用?人性发展趋势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日益提到理论界的面前,为人性的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每个人的自然需要的满足提供同等条件和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人性为满足需求而积极进取的一面被激发出来,虽系人性中低层次的初级要求,但个人为满足它们所激发出来的主动性、竞争性、奋发拼搏等,无疑是人性的重大进步表现,这不仅符合人性的价值目标,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

二、实践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奠基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它人学流派的原则性区别。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里,无论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获得,还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是人的实践及其发展的结果。

探索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形态,就其根本目的和功能而言,是要更好地强化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帮助人们以唯物主义的方式辩证地和历史地解释世界,而且人道地、实践地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人学之所以对人类实践尤为关注,不仅在于只有通过对实践的科学理解才能正确地解决哲学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理论问题,实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和人道的哲学解释,还尤其在于,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实践与科学也需要正确的哲学批判和哲学指导,才能沿着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方向正常地、顺利发展。而以哲学方式帮助人们更加合理自觉有效地改变现实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正是马克思为自己的人学所规定的重要功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0页。)之所以要积极地推进这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乃是因为现有的并不都是合理的和有效的,其中难免包含着各种无效的或负效应的东西。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合理的思想观念等等,都会妨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种情况,随着现代社会实践中人类主体性的不断增强而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近代工业技术文明,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方面的能力,人的本质力量不断以新质、新量和新速度在全新的水平上对象化,形成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化世界。但是,人的本质力量一旦对象化,便有着自己独立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并成为人们必须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对人的一种制约力量。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的增强,总是伴随着人在自然——人——社会大系统中受动性的增强。由于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的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人类的活动不仅产生各种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效应,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大量阻碍和妨碍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反主体性效应。当前我们面临的大量的所谓全球性问题,就是人类活动的反主体性效应的现实表现,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灾”。为了发挥和增强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减少和防止人类活动的反主体性效应,要求人们具有宏观预见的能力和总体规划、科学决策、系统调控的能力。正是在这里,哲学思维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表现有了自己充分的用武之地。无论是对于现存世界的理性批判与实践批判,还是对于未来理想世界的观念建构与实践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正是凭借着这种科学的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人们才能在实际活动中有效地从事对现实的自然——人——社会系统的实际批判和对未来理想世界的实践建构。可以说,强化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就是要在提高哲学理性思维素质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增强人们从事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的能力,为人们更加自觉有效地从事合理的实践批判和实践建构提供哲学的工具和武器。

三、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主体性原则是指以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为中心,去研究和掌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

马克思在创立他们的新世界观时,是以对实践和主体性的科学阐述来划清他的人学与一切其他人学的原则界限的。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对于事物、现实、感性不能像旧唯物主义者那样仅仅从客体的和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还要而且尤其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去理解;其次要发挥和强调人的能动方面,但不能像唯心主义者那样仅仅从抽象的方面去发展,而应当立足于人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去发展。因此,马克思尤其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页。)从实践的方面、主体的方面、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理解人对世界的自觉能动掌握和自主能动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看来,在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中,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是在自然界的漫长进化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劳动而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的。但人对自然办的超越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部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人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依赖自然界并服从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服从不同于其他动物对自然界的依赖和服从。其他动物只能通过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人则要积极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把自然界变成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使之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精神的无机界”。由此可见,只有从人的主体性存在、活动和发展出发,才能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以社会性主体的身份出现,才能在人的意义上按人的方式实现对自然界的掌握和利用,也才能达到对社会力量的掌握和使用。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本来是作为人掌握自然界的社会形式和工具而发挥作用的,但它们一旦形成以后便具有一种独立于其中任何个体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式,有自己的不以任何个体意志为转移的总体性运动规律,成为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世界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对其加以认识和掌握的对象。正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才使人把主体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真正成为巩固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主体能力,发挥人的主体功能的积极力量。

人作为主体总是力求掌握那个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人属世界),并且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的创造活动去建构一个更加美好、完满和谐的对象世界(属人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强化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体性。历史的发展表明,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一方面是人的主体性的强化,另一方面是对象化了的主体能力又作为一种客体性力量加入到自然力量之中而对人的活动以更大的约束,使人的受动性也相应增强起来。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要求人类更加自觉有效地去寻求限定中的超越,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理想世界。马克思主义人学自觉地以当代人类的这种时代性追求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就应当以此为基本线索,去考察外部世界怎样通过人类实践而不断转化为属人的世界,掌握自然界、社会、人性世界的相关发展规律,掌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进化过程、现实结构和未来走向,真正成为能够促进人类主体性自我强化、自我更新的主体性哲学。

四、扬弃性原则

几千年来,人类文化遗产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人学思想的积累,这是我们今天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人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是以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而展开的。人生哲学是它的最基本内容。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学问,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恰切的概括。许多哲学家对人性善恶、人生奥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至今仍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进一步地继承和发扬。当然,中国传统哲学在对人的理解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礼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特别是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重人伦轻自由,重群体轻个体,重平均轻竞争,等等。这是应予剔除的糟粕。

西方同样有丰富的人学文化遗产。西方古典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的学说的内容。古希腊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要求,形成“人是第一重要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观念,产生“人是政治动物”的哲学命题。到了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主流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它主张用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明一切、衡量一切,提出天赋人权和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们如伏尔泰、洛克、卢梭、狄德罗、费尔巴哈等人先后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制定出各式各样的人道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来论证他们的政治理想。不过,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它们所讲的人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他们所讲的理性王国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哲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现代西方哲学尽管学派林立,观点繁杂,但归纳起来大致分属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两大思潮。属于人本主义思潮的哲学把人作为自己学说研究的对象,这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到有关人学方面的理论。其创始人孔德就十分重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说:“一切真正的哲学的对象是构造出这样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包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社会的和个人的)。因此,它包含了我们的生活由以构成的三类现象:思想、情感和行动。”(注:引自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他的《人论》的开首第一句话就是:“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注:[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总之,哲学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我们必须在继承、批判和扬弃中西方人学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01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