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  正文

【肖群忠】论律己

  一、律己及其道德价值

1.何为律己?律己就是人的自我律令、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节制、自我治理、自我主宰。与律己有近似意义的概念范畴有自律”“自制”“克己”“节制”“自治”“自主等。对与律己相邻、相近的概念做进一步辨析、厘清,对于理解律己的道德本质是有益的。

在伦理学上,自律一词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揭示道德或道德律特性的存在论范畴,它指人在道德上的主体能动性,也指道德律区别于宗教、法律的他律特性,它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律己作为伦理学范畴,是一种工夫论、修养论的范畴,它表达的是道德主体在修身、行为、品质上能否达到自我律令、己律的修养工夫。律己与自律,可能是一种种属关系,即自律可以从总体上看作道德的主体性,可以看作道德律的特点,而律己,仅是自律的一种形式,专指人在道德修养上所具有的修养自觉性、工夫和达到的境界。另外,还可以将它们理解为一种手段与结果的关系,即自律是律己的手段,而律己是自律的结果之一。这里的自律实际上可以换成己律一词。

自制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自我治理、自我控制,但在中国语境中似乎更多被理解为一种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消极意义。而克己就具有更为具体明确的克制、克服自己私欲的意义。节制是西方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之一,它被柏拉图看作主要是社会三阶层(僧侣、贵族;军人;百姓)中百姓的品质,因为这一部分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情欲,因此其德性就主要是节制。西方近代历史名人富兰克林(1706—1790)曾在其自传体著作《奋斗史》中总结自己一生取得成功的13种修身规范,其中有四条都涉及到了节制之德:(1)节制:食不可饱、饮不可醉。(2)少言:言必有益,避免闲聊。(3)节俭:当花费才花费,不可浪费。(4)节欲:少行房事,爱惜身体,延年益智。上述四个方面分别谈到了对人的食欲、言欲、钱财、性欲的节制。可见西方人对节制一德的重视。可以说节制是律己在日常生活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之一。在中国传统道德与中文语境中,节制也是与节制欲望相联系的,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律己不仅包括节制具体欲望的有所守的消极意义,而且也具有人的自我律令,自治自主有所为的积极意义。

自治自我治理,所谓自我治理实际上体现为自我生命的和谐,即主体心身、知情意之间的和谐、平衡,内心没有道德冲突。自主一词往往强调的是人的理性意志对自己行为的自我主宰,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自主是人的道德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即自己的生命与生活是由自己的道德理性主宰的,当然这里的主宰是指能够按正确的道德原则行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自主的人也就是一个实现了道德自律的人或律己的人。自主相较于律己似乎更具有积极的含义。一个律己的人不仅应该做到在道德上不犯错,也要能够择善而固执之。因此,自治”“自主可以看作是律己的积极意义的表达。道德意识实际上是禁止与倡导的统一,因此,律己不仅有自制”“节制”“克己的消极意义,而且也有自治”“自主的积极意义。

律己或自律既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精神机制或道德律的特点,也是人通过道德修养所达成的一种品质和美德,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换句话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体现为对外在道德规范的遵守,而且必然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而不是自我放纵的人。一个人最终能否坚守道德而不犯错误,就在于他有无高度的自律精神和能管住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2.律己的自律本质。律己要靠自律或己律来实现,自律而非他律恰恰是道德的根本特征。律己作为一种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它一定是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对自己的自我律令,是自己人性或内心的善对恶的一种平衡扼制与战胜。因此,这是一种道德自律而非法律他律。众所周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控制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维持的,它往往只管人们的行为而不管人们的思想,而道德恰恰不仅要关注人们的行为,更关注人们的思想。律己作为一种自律,其主要手段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实现自我选择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心法或良心。这包括行为前的选择能力、行为中的监督能力及行为后的评价反省能力。就道德内部来讲,道德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他律,如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软性文化要素的他律,人作为一个文化和社会的存在,不可能一点不顾及这种软性社会文化约束,但道德的最终根据和根本价值却在于它是凭借人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其自觉程度越高,其道德价值就越高。比如,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例,礼,在孔子之前,它是一套包括宗教、文化习俗、政治法律制度在内的涉及外在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相关规定,孔子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发明了仁,这是一种基于人的情感和理性的道德自觉性,并将仁的内在道德自觉精神融入礼中,这样就使礼不再停留在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一种道德行为,从而使礼获得了有内心信念支撑的道德内涵。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②就是说礼乐不仅仅是玉帛钟鼓这些形式化的东西,而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孔子把这深一层的意义落实到以为核心的人的内在道德情感上,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如果在礼的行为中,人们能时时这样保持一颗庄敬之心,保持一种真情实感,那也就是做到了,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④人们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着一种的自觉,也就是在实践了。

从人的道德发展来看,人都要经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比如,小孩由于其道德理性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其生活主要是由父母、老师等的他律所指导、制约的,这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要有必要的权威和规范约束,青少年在法律意义上需要监护人的原因,随着其心智的发展,价值观与道德观逐步形成,他们就会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和自我管理,从而走向道德自律和律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完成其社会化、走向成人的必然之路。

当然人和道德的自律也不是凭空产生或自我隔绝的,自律与他律(外律)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人的自律精神和律己品质的形成,也要受到外在社会风气与道德环境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外部道德环境相对较差,这给人们的道德操守、律己品质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追求律己之道德品质。道德自律也离不开对道德他律的接受、认同,一旦实现这种认同和接受,实际上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化外律为自律了。承认这一点,可以避免我们把自律与律己变得神秘化,实际上道德生活中的他律与自律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另外,道德自律或律己体现为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自我约束,表现为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这是自律主体自觉性与能动性的集中体现。这种立法可能来自他对外在社会价值观念的接受与认同,也可能来自自己的人生价值判断、选择而形成为自己所依赖和遵从的心法,这种心法,是最大的法,是坚不可摧的,也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显现。最后,自律或律己在心理形式上可能表现为主体理性与意志对欲望和偏私的自我约束,表现为内心的善与恶通过斗争而实现善对恶的控制与约束。

3.律己的道德价值。律己即是道德的自律本质和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义。道德的本质和目的不仅是要实现社会控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自我控制。大家都知道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律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能够做到自由的主宰自己,就是自律或律己,这正是人之高贵处,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特征,也是我们敬畏道德的真正原因所在。全部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形成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君子自重,即有道德的人必是一个自爱自重,可以用善的理性战胜恶念恶欲而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律己的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⑦孔子在历述自己的人生修养经历时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⑧,王阳明曾经说:能克己,方能成己这些都表现了一个有道德操守的君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也说明唯有能克己律己之人才能成为一个道德上的成人

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诱惑增多,人欲横流,这些不良的社会道德环境使人的律己行为和坚守律己品质显得更难了,但也进一步彰显出人的律己品质的可贵。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如果能像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才能显出自己品质之高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越是外部的监控力量减弱、律己的道德环境恶化就越需要人具有律己的品质,才能保证自己永远立于道德的高地和不败之地。从这些年来某些因贪腐落马的高官的教训来看,他们都事后忏悔总结说,职位越高监督越少,使自己一步步放松思想警惕和行为自律,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这也反证出律己作为一种道德素质对于人生平安与长久幸福的重要性。对于一般人来说,人性都是脆弱的,有时可能经不住一些外在的诱惑而犯错,但一个道德坚强的人,就能够做到和而不流,择善固执,有着坚强的自律精神或律己品质。从积极方面看,他们坚守信念与道义原则,即使在生命面临存亡的危急关头,也能够唯义是从。如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革命志士的慷慨就义,从律己的角度来分析,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体现了这些仁人志士具有高度的道德自律自制精神和律己品质。从消极方面说,有律己品质的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和贪欲,不符合道义和理性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道德有时就表现为是否具有律己的品质,这是一个人是否真有道德,是否是一个真君子的试金石。

二、律己的道德内容

律己是个人道德心理和行为品质的一种体现,它肯定包含着实质性的道德内容和基础。在我看来,一个有律己美德的人,应该是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义利、公私、理欲关系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决定的人。因此,在此意义上,我们把正确的义利观、公私观、理欲观看作是律己的道德内容和基础。或者说,自律律己就是用自己内心的善战胜恶,义指导、节制利,公约束私,理节制欲。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⑩“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11)宋代朱熹曾经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首要问题。所谓一般是指物质利益,就是伦理规范。义利观就是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何者具有价值优先性的问题。义利观不仅在中国被看作是儒者第一义,而且在西方也被看作是伦理学和人生选择的首要问题。求利是人的自然本能,但人的存在和利益获得都是社会性的,都是需要以道德的手段来获得的,中国一般老百姓都知道君子谋财,取之有道,义即道德的作用就是对利的一种节制,人们面对利,首先应该考虑它是应得还是不应得,是见利忘义还是见得思义,这些都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有道德的自制即律己的品质。发展经济,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当代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价值取向,这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或一定的生活范围内也是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的,但如果将其片面化,对利益的诉求不用道义原则加以指导和规约,就会出现很多社会和人生问题,如社会生活全面一切向钱看,必然会带来贪污腐败,权钱、权色、钱色交易,使社会生活出现诸多弊病,也使很多人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丧失原则,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12),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利欲熏心的话,就会被利欲冲昏头脑,丧失理智,不仅不会做到律己,而且往往会走向道德堕落和犯罪深渊。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13)当人面临利益选择时,一定要由义去指导、制约利,使之不失其宜与正、公与理。见利争让,闻义争为。”(14)这才是一个在义利选择面前做出积极选择与自律的人。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15)“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16)古人的上述论述都说明了如果不能用义正确地指导和约束利,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祸害。

道德上的善恶,不仅涉及到义利观的选择,诚如荀子所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17),而且还涉及到公私人己观的正确选择。善与恶从某种狭义上说,就可以理解为是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先人后己还是相反。人们往往把那种利他的观念和行为看作是善的,而把那些极端利己的观念和行为看作是恶的。因此,一个能够始终坚持道德正当的人,有道德自律精神和律己品质的人必然是一个用公观念战胜私观念,用利他精神节制利己之心的人。人们在道德上不能自持律己,往往都是私欲膨胀,公私不明,甚至假公济私,以公权谋私利,损人利己。而有律己品质的人往往是公私分明,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新华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书叫《家风》,记载了八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家教家风。其中有一段史实记载:万里同志曾经送自己的儿子去河南当了整整十年农民。有一次过年他的儿子从河南回京,带了很多东西,天又下大雪,打电话想让家里用车到车站接一下他,可是,万里同志就是不同意,认为公家的车怎么可以私用呢?这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公私分明,奉公克己的高风亮节。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干部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人有公车私用现象,很多干部在思想上,把这个事也没当回事,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也体现出我们这些年来放松了对干部进行公私观教育的现实。朱熹曾说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18)。因人的本心之公常常为利欲之私所蔽,所以道德主体需要自觉自律,体察公私两端,及时从私欲中摆脱出来。在朱熹看来,循天理办事,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而循人欲办事,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亡,其结果是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所以他强调而今须要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得明白(19)“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20)吕坤曾说: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若自朝堂以至闾里,只把持得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只一个私字,扰攘得不成世界。”(21)“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私四字。”(22)自是,自以为是,是精神上的一己之偏,自私是利益上的一己之私,要做一个律己的人,最重要的就是立公废私。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23)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24)这是说人一生能平安无事,无虑无祸,唯有尽公不顾私。我国古代虽然有丰富的公私观理论,但大多停留在价值观的正面倡导层面,对某些有修养的人可能会起一些作用。但由于公私领域没有实体性的区隔,家国同构,府宅不分,私情与公义不分,家族亲情与政治治理不分,加之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与监督,实际上很多中国人具有自私”“贪婪的国民性,在毛泽东时代,由于加强了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精神以及公私观的教育,涌现出了很多大公无私的人,但近几十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不够,有的干部全然没有这种公私分明的观念了,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恰恰是在某些外资企业的管理上倒显出公私分明的精神,如在上班时间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有可能被开除。而我们的某些干部用公家单位电话打私人电话,一打就是几十分钟,闲聊天,一个月的电话费就花费公款上千元。某些干部之所以最后走上贪腐之路,就是在公私观的这些小事上,一开始就不注重自律,导致最后犯大错误。

在道德生活中,义利、公私、理欲问题是紧密相联系的。义利、公私(群己)是道德所涉及的两个方面的重要实质性价值选择问题,而理欲实际上是上述价值选择在主体心理上的体现。也就是说,义与公往往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而利与私则往往是建立在人的感性欲望基础上的。因此,要成为一个具有律己品质的人,在主体心理层面上,就要自觉地用理性去约束节制自己的私欲。

人确实是一种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相统一的动物。作为感性的自然存在,人必然有欲望,否则就无法生存,但人确实又是一个社会的、理性的存在物。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曾经受到东方佛教思想的影响,他为了论证悲观主义人生观,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孩一生下来,来到这个世间,为什么第一声是哭而不是笑呢?他认为,这是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欲望,也许他要吃要喝,还要得到妈妈的关注与爱,这种物质与精神的欲望不能满足,就以哭来表达这种诉求。人首先是个有自然需求的感性的人,人是有欲的,欲望既是痛苦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人如果没有欲望了,就会失去生命的动力和活力,人生也就变得无意义了。看来人既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或纵欲,那么,如何对待人的欲望?人不仅是有欲望的,而且是有理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是人高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人应该过一种理性的生活,我国哲学家荀子所说的人有辨,其实跟亚氏所说的人有理性的意思是大概差不多的。在人的理性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道德这种实践理性的价值,中国文化所讲的心身和谐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有能力用自己的道德理性去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感性欲望,从而心理平衡,行为有矩。也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5)欲望不可少,但都要发而皆中节,这样才能达到心身和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平衡,没有心理冲突。人的欲望就像一个奔驰的烈马,而人的理性就像一个马术高明的驭者。如果能用理性驾驭欲望这匹烈马,人就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而人的理性不能驾驭欲望,人就会马失前蹄,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律己品质的人是一个能够自觉用自己内心的理性精神去节制和约束人欲之私的人,理性指导和约束欲望,使其不能成为放纵的脱缰野马,这样才可以使自己人生无祸,身安心安,心理平衡,达到仁者寿、德者福的境界。

《管子》曾说,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26)如果仅有欲望而无德的指导与约束,那么,即使贵为王者,也有危亡的一天。所以,我们一定要遵从孔夫子的教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7)老子也很早就认识到贪欲对人的危害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爽为伤败),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28)所以对个人来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29)“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3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31)“好胜者灭理,肆欲者成常。”(32)“无厌之欲,乱之所自生也。不平之气,乱之所由成也。”(33)古人清楚认识到贪欲的危害性,都主张要以理节之。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34)。也就是说要做到有道德并有律己之美德,应该从寡欲做起。荀子对待抱持以道导欲,既在道德理性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可得之欲,也包括以道德理性来节制不可得之欲,据此,荀子进一步指出: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35)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36)“是性中物欲的实现,是性中的实行。人无利就没有生存的物质基础,而离开了义就无法正常地立足于社会,且会陷于恐惧不安而伤生。二者不可或缺。如果相反,情欲无度,失其中和,就会走向反面。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7)。董仲舒指出,食色等情欲如果失去了礼的节制,就会放任自流,纷争暴乱。他认为,情欲之中和,是需要通过极理来实现的。极理,即是把的原则贯彻到极致,其所谓,指道德和法制。

节制情欲所需要的道德亦即是。人是有道德理性的动物,伦理道德是人之所独有,是人之所以贵于万物者,所以人必须循理而生活。一个凭理性而非欲望冲动行动的人,一般被看作是有教养的人,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人凭借理性进行正确的行为前选择、行为中控制、行为后反省,从而能够使我们不仅正确地行动,而且还会使我们心安理得,心身和谐,道德高尚,人格完善,一个能以理性指导和约束欲望的人是一个律己的人,也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律己的修养工夫与境界

律己是人的道德心理与行为特征即品质和人格,它是需要主体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获得的,那么,这种律己品质的修养工夫从何着手呢?它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呢?

1.坚持道义,以善制恶。已如前述,一个律己的人其实就是用自己心中持有的神圣的道德律对一己之私念私欲的节制,因此,律己的修养工夫首先就应该是对道义的坚守并以善制恶。这是修养工夫中何以律、用什么律的问题。一个律己的人,首先是一个有道德信念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并能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维护这种道德律或道义的优先性、权威性、不可动摇性。而一个有自律品质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有原则、而不苟且的人,不是放弃原则和道义的乡愿之人而成为德之贼也。而一个缺乏是非感、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可能往往难以做到道德上的自持即律己。因此,加强律己品质的修养首先要求我们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加以坚持。如果一个人善恶不分,荣辱颠倒,那么就可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判断与选择,视恶为善,视善为恶,就容易陷入道德的深渊。另外,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善恶观念,还必须有择善固执的坚持与守恒精神,如果说前者是智的话,后者则是勇,大智大勇之人才可能成为大仁之人。

另外,在自己内心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与斗争中,坚持以善制恶,并最终使善能够战胜恶。人性与人心中存在着善与恶两种对立的要素,只是不同的人这种善恶的程度有异,如果是一个纯善的人,他可能是圣人,相信一般人都是善恶参半的,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不可能任何时间都没有产生过恶念恶行,一个有律己品质的人就是善于调动起自己的良知、良心战胜自己内心邪恶和贪欲的人。这就是以义节利,以公制私,以理治欲。

2.反求诸己,三省吾身。律己是靠自律或己律而非他律来实现的,因此,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就成为律己的主要动因与动力。如果一个人压根就不想自律而只是一味放任自流,那是很难形成律己品质的。在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儒家思想非常强调反身而诚,反求诸己的道德主体精神。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38)。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外无物,人要诚实地对待天地良心,对待自己所信奉的原则。正是这种高度的自觉主动性,调动起主体内在的道德热情和对原则道义的坚守,并时刻反省自己是否违背了这种原则和道义,这本身就已经是律己的道德心理了。反省还要回过头来自觉检查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无失误,孔子要求人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9)荀子要求人们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40)。《中庸》有言: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41)朱熹要求人们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2)。张载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43)这些都体现出古人在修养过程中有很高的自我反省精神和能力。现代人没有道德自律精神,首先在于没有这种反省自身的精神,如果没有主体的自觉主动性和反省精神,那又何谈律己的道德修养呢?因此,反求诸己,三省吾身是律己道德修养的主体工夫和精神基础。

3.克服盲从心理,坚持独立人格。当代社会道德环境恶劣,诸多诱惑和陷阱使一些不坚定的人基于心理上的从众性而丧失原则与律己品质,甚至被群贪与窝案所绑架,被诱惑和欺骗所蒙蔽而丧失自己的道德判断和理性。律己品质的形成固然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但儒家学说着力强调的仍然是反求诸己、求仁得仁。因此,一个有意形成律己品德的人在心理上要努力克服从众心理甚至是盲从心理,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精神。任何事情都要在自己的思想上作出独立的善恶判断和选择并加以坚守。从更为深层的根源看,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价值观,更取决于人生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选择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面临人生重大道德问题选择时,人一定不能丧失原则而苟且从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人格,人就容易犯错。何以律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4),还是要靠己律,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培育锻炼自己的律己工夫,在心理上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是具有律己美德的必然之路。

4.慎始慎终,防微杜渐。律己的人不仅需要有对善的信仰和对道义的坚守,而且要将这种坚守落实在一时一事的过程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于亡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同掩),罪大而不可解。”(46)因此,一个有律己品质的人必然是一个慎始慎终,防微杜渐的人。待人处事必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戒惧、警慎精神,对人对事要善始善终。要具有律己品质,必须从慎始慎终,防微杜渐开始做起。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也。”(47)“至微至细底事,皆当畏惧戒谨,战战兢兢,惟恐失之。”(48)“不矜细行,终累大德。”(49)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因为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50)。所以,君子重小损,矜细行,防微敝”(51)

5.追求慎独境界。所谓慎独,一般认为是指独处无人知道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是儒家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与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诗经》中早已蕴含慎独思想,如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52)屋漏本指居室之西北隅的藏神之处,引申为无人监督的暗处,这句话是说在无人监督的暗处也要做到问心无愧。《礼记》的《大学》《中庸》篇都明确提出君子慎其独的说法,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53)“慎独为入德之方。”(54)“能慎独,故能克己不贰过,而至于三月不违。”(55)“无慎独工夫,不是真学问;无大庭效验,不是真慎独。”(56)传统慎独精神的核心和要旨就是一种道德的自律精神。它体现着人的价值与尊严,是具有律己品质之人的最高道德境界。

【注释】

本杰明·富兰克林:《奋斗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⑩(12)(13)(15)(18)(20)(25)(27)(34)(38)(39)(41)(42)(44)(5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8页,第61页,第131页,第115页,第97页,第266页,第54页,第33页,第201页,第201页,第310页,第253页,第70页,第18页,第70页,第374页,第100页,第48页,第24页,第48页,第115页,第24页。

⑨(5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0页,第953页。

(11)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6页。

(14)张沛:《中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16页。

(16)苏洵:《嘉祐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9页。

(17)(35)(40)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页,第429页,第20页。

(19)(48)梨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7页,第1907页。

(21)(22)(33)(51)(56)吕坤:《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23页,第679页,第823页,第883页,第717页。

(23)司马迁:《史记》,韩姚琦评注,湖南:岳麓书社,2012年,第1133页。

(24)马融:《忠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6)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72页。

(28)(29)(4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1页,第104页,第170页。

(30)《韩非子》,陈秉才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4页。

(31)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41页。

(32)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8页。

(36)董仲舒:《春秋繁露》,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21页。

(37)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页。

(43)张载:《张载集》,章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2页。

(46)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64页。

(47)杨照明:《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40页。

(49)李学勤:《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0页。

(50)洪应明:《菜根谭》,韩希明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5页。

(5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56页。

(5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8页。

(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期。录入编辑: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