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逻辑学  >  正文

【杜国平】“即使p,也q”句式的逻辑分析

 

 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中的“即使p,也q”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种认为表达的是联言判断。本文揭示了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完全解释这些逻辑特征。为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即使p,也q”是“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的省略表达,它表达的是推理关系“Ωp├q”,它是相对于“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非p,那么q”、“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而表达的,其中“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非p,那么q”是它的语用断定;“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是它所反驳的推理关系。这种观点可以完全解释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

关键词:即使p,也q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联言判断推理关系

 

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即使p,也q”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句式,其类型也分为多种。刑福义先生将“即使p,也q”句式划分为两类:“即使”假言句(当其中的p表示假设)和“即使”实言句(当其中的p表示事实)。对于“即使”实言句他又概括出四种类型:那时……即使p,也q;即使p(在……时候/地方//里),也q;确实Y,因此即使p,也q;确实p,但是即使p(如此/这样),也q[1]对于“即使”假言句,梅立崇先生根据语义关系,归纳出六种类型:推论式、结果式、解释式、补充式、复指式和程度式。[2]本文拟抽取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进行分析,研究其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和语义性质。

这三个具体的语句是:

(1)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的路也会很宽广。(李谟飞,《江门日报》第7215B4

(2)要论技术问题,他们即使强词夺理也不是我的对手,……(莫然《风从东方来》)

(3)她的英雄对于她变得太高了,成了高不可攀的月亮,纵然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她也不能够得到他了。(巴金《家》)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将这三个语句整理为:

(1)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很精彩。

(2)即使他们强词夺理,也不是我的对手。

(3)即使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她也不能够得到他了。

逻辑特征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基本逻辑关系。

1.否定语句

这三个语句所否定的分别为:

(4)如果考不上大学,那么人生就不会精彩。

(5)如果他们强词夺理,那么他们是我的对手。

(6)如果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她就能够得到他了。

由此可见,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所否定的是“如果p,则非q”。

2.语用断定

针对“即使p,也q”中的“也”,这三个语句都有一个直接的断定:

(7)如果考上大学,人生会很精彩。

(8)如果他们不强词夺理,就不是我的对手。

(9)如果她此时不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她就不能够得到他了。

由此可见,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都同时断定了“如果非p,就q”。这是由其中的“也”的语用特点决定的。

3.类传递关系

如果这三个语句分别加上以下三个语句作为前提:

(10)即使人生不会很精彩,我们也应该泰然处之。

(11)即使他们是我的对手,我也毫不惧怕。

(12)即使她此时能够得到他了,他也不是原来的他了。

可以分别得出如下结论:

(13)即使考不上大学,我们也应该泰然处之。

(14)即使他们强词夺理,我也毫不惧怕。

(15)即使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他也不是原来的他了。

由此可见,以这样三个“即使p,也q”,“即使非q,也r”语句作为前提,可以得出结论:“即使p,也r”。这有点类似于通常的传递关系。

4.前件分解

由语句(3),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6)即使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她也不能够得到他了。

(17)即使她此时对他哭哑了声音,她也不能够得到他了。

对于语句(3),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将其分析为“即使p1,并且p2,也q”,它有两个前件p1p2。由上可见,对于“即使p1,并且p2,也q”可以将前件分解得出两个结论:“即使p1,也q”和“即使p2,也q”。这可以通过下列语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由语句:

(18)任何事物,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可以得出:

(19)任何事物,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是不起作用的。

(20)任何事物,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其次,我们来看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语义性质。

5.为真的情况

对于(1),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对于任何一个考不上大学的人来说,人生都很精彩,那么(1)语句为真。

对于(2),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论他们如何强词夺理,总不是我的对手,那么(2)语句为真。

对于(3),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她此时不论对他眼睛哭坏到什么程度,声音哭哑到什么程度,她都不能够得到他了,那么(3)语句为真。

总而言之,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为真的条件之一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p为真,那么q就为真。”

其次,由于这三个“即使”语句都含有语用断定“如果非p,就q”,所以,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为真的条件之二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p不为真,那么q也为真。”

只不过前一个条件是显性条件,后一个条件是隐性的语用条件。

6.为假的情况

对于(1),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对于某一个考不上大学的人来说,人生不很精彩,那么(1)语句为假。

对于(2),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他们强词夺理到一定情况下,是我的对手,那么(2)语句为假。

对于(3),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她此时对他眼睛哭坏到某种程度,声音哭哑到某种程度,她能够得到他了,那么(3)语句为假。

总而言之,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为假的条件是:“在一般情况下,存在某种情况使得p为真,而q为假。”

针对语用断定“如果非p,就q”可以得知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为假的另一个条件是:“在一般情况下,存在某种情况使得p为假,而q也为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p,也q”语句为真必须两个条件都符合,“即使p,也q”语句为假则只需两个条件至少有一个符合即可。

7.与支命题的关系

对于(1),假定“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很精彩。”是真的,那么是否能够得出“考不上大学”或者“人生会很精彩”也是真的呢?显然不一定。

对于(2),假定“即使他们强词夺理,也不是我的对手。”是真的,那么是否能够得出“他们强词夺理”是真的呢?不一定,因为这只是个假定,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那么是否能够得出“他们不是我的对手”是真的呢?显然也不一定。因为不排除他们可能有其他的方式成为我的对手。

对于(3),假定“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她也不能够得到他了。”是真的,那么是否能够得出“她此时对他哭坏了眼睛,哭哑了声音”是真的呢?不一定,因为她有没有哭只是一种假定的情况。那么是否能够得出“她不能够得到他了。”是真的呢?显然也不一定。因为不排除她可能有其他出人意料、峰回路转的方式得到他。

由此可见,由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为真,是不能得出其中的“p”或者“q”为真的。

我们将上述七点称为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

已有方案辨析

(一)一般认为,“即使p,也q”语句表达的逻辑关系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我们简称为“充分条件方案”)。下面我们对照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特征来检验一下这种方案是否合适。

1.如果“即使p,也q”语句表达的逻辑关系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那么其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

p→q

而“p→q”的否定是“p∧﹁q”,即“p并且非q”,它是一个联言判断,并不是假言判断“如果p,则非q”。所以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一个逻辑特征。

2.由“p→q”得不出“如果非p,就q”。所以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二个逻辑特征。

3.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p→q”,那么“即使非q,也r”和“即使p,也r”相应的逻辑形式是“q→r”和“p→r”。

由“p→q”和“q→r”可以得出“p→r”。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三个逻辑特征。

4.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p→q”,那么“即使p1,并且p2,也q”、“即使p1,也q”和“即使p2,也q”相应的逻辑形式分别是“p1p2→q”、“p1→q”、“p2→q”。

由“p1p2→q”只能得出“p1→q”或者“p2→q”,并不能得出“p1→q”并且“p2→q”。

所以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四个逻辑特征。

5.我们知道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基本语义可以用如下的真值表表示:

p

q

p→q

和前述三个语句的语义特征相对照,该方案不完全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五个逻辑特征。

6.同样,该方案也不完全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六个逻辑特征。

7.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如果为真,它断定的也仅仅是“p”和“q”之间存在充分条件关系,对于“p”和“q”本身的真假是无所断定的。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七个逻辑特征。

由此可见,“充分条件方案”反映了“即使p,也q”语句的一些逻辑特征,但是与“即使p,也q”语句的某些逻辑特征也存在差异。

(二)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充分条件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联言判断方案”,认为“即使p,也q”语句表达的是一个联言判断“p并且q”(pq)。下面我们对照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特征再来检验一下这种方案是否合适。

1.如果“即使p,也q”语句表达的是一个联言判断“p并且q”(pq),那么其否定是“如果p,则非q”。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一个逻辑特征。实际上,这种方案的提出也主要是针对这种否定关系提出来的。[3]

2.由“pq”可以得出“q”,进而可得“如果非p,就q”。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二个逻辑特征。

3.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pq”,那么“即使非q,也r”和“即使p,也r”相应的逻辑形式是“qr”和“pr”。

由“pq”和“qr”可以得出“pr”。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三个逻辑特征。

4.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pq”,那么“即使p1,并且p2,也q”、“即使p1,也q”和“即使p2,也q”相应的逻辑形式分别是“p1p2q”、“p1q”、“p2q”。

由“p1p2q”可以得出“p1q”和“p2q”。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四个逻辑特征。

5.我们知道联言判断的基本语义可以用如下的真值表表示:

p

q

pq

和前述三个语句的语义特征相对照,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五个逻辑特征。

6.由联言判断的基本语义和前述三个语句的语义特征相对照,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六个逻辑特征。

7.联言判断“pq”如果为真,那么其中的支命题“p”和“q”必定是真的。

所以该方案不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七个逻辑特征。

由此可见,“联言判断方案”反映了“即使p,也q”语句的一些逻辑特征,但是与“即使p,也q”语句的某些逻辑特征也还存在差异。

新方案的提出

在自然语言中,“如果p,那么q”有时表达的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一般表示为“p→q”;有时表达的是一个推理关系,一般表达为“p├q”。

当我们在自然语言中表达一个推理关系的时候,为了表达的方便和简洁,并不会把所有的推理前提都给说出来,例如,当我们表达“如果小王努力学习,那么小王就可以考上大学。”这一推理关系的时候,实际上还省略了很多前提,诸如“小王很聪明”、“我国的大学考试公平合理”等等。所以,在自然语言中,当“如果p,那么q”表达的是一个推理关系的时候,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q”,一般简记为“Ωp├q”(Ω表示“通常情况”的集合)。

自然语言中的“即使p,也q”,它一般是相对于语句“如果p,那么q”,或者“如果p,那么非q”而表达的。例如,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很精彩”它可能是针对某人所表达的“如果考上大学,那么人生会很精彩”而说的;也可能是为了反驳“如果考不上大学,人生就不会很精彩”而说的。这种相互有针对性的表达,同样是一种简略方便的表达,它们省略了一个共同的话语前提“在通常情况Ω下”。

由上节分析可知,当我们将自然语言中的“即使p,也q”理解为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或者联言判断的时候,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上述两种方案中,都将“即使p,也q”以及它所相对的语句理解为一个判断。下面我们转换一个角度,将“即使p,也q”以及它所相对的语句理解为一个推理关系,看看这种方案是否能够契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特征。

该方案将“即使p,也q”以及它所相对的语句“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非q”均作为一个推理关系来理解(简称“推理关系方案”),认为它们分别表达的是:“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q”、“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可分别简记为:“Ωp├q”、“Ωp├q”、“Ωp├q”。其中“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q”是“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的语用断定;“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是“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所反驳的推理关系。

下面我们对照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特征来检验一下这种方案是否合适。

1.当推理关系“Ωp├q”成立,根据现代逻辑中命题逻辑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定理可知,在Ω∪{p}不包含矛盾的情况下,推理关系Ωp├q”是不成立的。同样,当推理关系“Ωp├q”成立,根据现代逻辑中命题逻辑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定理可知,在Ω∪{p}不包含矛盾的情况下,推理关系Ωp├q”也是不成立的。

在自然语言中,可以说Ω∪{p}不包含矛盾是谈论“如果p,则非q”和“即使p,也q”的双方共同默认的前提。

但是当推理关系“Ωp├q”不成立,并不能得出推理关系Ωp├q”成立;同样当推理关系“Ωp├q”不成立,也不能得出推理关系Ωp├q”成立。

因此,在自然语言中“即使p,也q”和“如果p,则非q”的否定关系,并非逻辑上的“矛盾关系”,而是逻辑上的“反对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相互反对的否定”。[4]而“相互反对的否定”可以构成相互反驳的关系,即可以用“即使p,也q”反驳“如果p,则非q”;也可以用“如果p,则非q”反驳“即使p,也q”。

2.该方案将作为推理关系的“如果非p,就q”作为“即使p,也q”的语用断定,所以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二个逻辑特征。

3.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Ωp├q”,那么“即使非q,也r”和“即使p,也r”相应的逻辑形式是“Ωq├r”和“Ωp├r”。

根据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显然有:如果Ωp├qΩq├r,那么Ωp├r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三个逻辑特征。

4.如果“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形式是“Ωp├q”,那么“即使p1,并且p2,也q”、“即使p1,也q”和“即使p2,也q”相应的逻辑形式分别是“Ωp1p2├q”、“Ωp1├q”、“Ωp2├q”。

直接地,由Ωp1p2├q是不能得出Ωp1├qΩp2├q的。但是因为作为推理关系的“即使p,也q”存在一个语用断定“如果p,那么q”,相应地,“即使p1,并且p2,也q”、“即使p1,也q”和“即使p2,也q”都分别存在一个语用断定“如果并非p1并且p2,那么q”、“如果非p1,那么q”和“如果非p2,那么q”。而由Ωp1p2├qΩ(p1p2)├q是可以得出:Ωp1├qΩp1├qΩp2├qΩp2├q的。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四个逻辑特征。

5.根据现代逻辑的基本语义,作为推理关系的“即使p,也q”和前述三个语句的语义特征相对照,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五个逻辑特征。

6.同理,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六个逻辑特征。

7.作为推理关系的“即使p,也q”,它断定的仅仅是“p”和“q”之间存在推理关系,对于“p”和“q”本身的真假是无所断定的。

所以该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第七个逻辑特征。

综上所述,“推理关系方案”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全部七个逻辑特征。

“推理关系方案”还有如下一个比较符合直觉的结果。

该方案将“即使p,也q”理解为“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并且认为它有一个语用断定“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q”。我们知道,由“Ωp├q”和“Ωp├q”可以得出“Ω├q”,而这表示“在通常情况Ω下,不论p还是非p,都有q”,这符合上述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推理直觉。例如,对于语句(1)(2)(3),我们分别可得:

(21)在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否考上大学,人生都会很精彩。

(22)在通常情况下,不论他们是否强词夺理,都不是我的对手。

(23)在通常情况下,不论她此时对他是否哭坏了眼睛,是否哭哑了声音,她都不能够得到他了。

这一结果,并不否定在其他非正常情况下(并非Ω),可以有“非q”。例如,对于(1),假设出现了非正常情况,某人意欲行凶杀人结果失手误伤了自己而丢了性命,那么他的人生就不很精彩了。

“充分条件方案”将“即使p,也q”理解为“p→q”,加上语用断定“p→q”,可以得出“q”,这表示“不论p还是非p,都有q”,这断定得太强了。不符合“即使p,也q”实际所表达的意思。

“联言判断方案”将“即使p,也q”理解为“pq”,不需要加上语用断定“p→q”,就可以得出“q”,而且还可以得出“p”,这表示“不仅p,而且q”,这断定得就更强了。也不符合“即使p,也q”实际所表达的意思。

结语

对于汉语自然语言逻辑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经验科学的方法,[5]也可以采用理论科学的方法。[67]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最为根本的一点是尊重自然语言本身的使用习惯。本文即是在这一思想原则下来进行“即使p,也q”的逻辑特征分析的。

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分析尽管能反映某一类“即使p,也q”语句的逻辑特征,但是并不能代表所有“即使p,也q”语句的一般特征,因为这三个“即使p,也q”语句毕竟是具体的,例如根据戴悉心的分类,这三个语句都属于“‘即使’语句的类比式”,因此本文的分析不一定适用于“‘即使’语句的补充式”。[8]

 

【参考文献】

[1] 刑福义,《现代汉语的“即使”实言句》,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117页。

[2] 梅立崇,《现代汉语的“即使”假言句》,《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1期,第25-31页。

[3] 刘雪春,《“即使…………”式复句的逻辑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52-54页。

[4] 杜国平,《哲思逻辑》,《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3-46页。

[5] 杜国平,《“或者”、“OR”逻辑特征对比分析》,《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第19-22页。

[6] 杜国平,《知识蕴涵逻辑系统》,《逻辑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80-98页。

[7] Guoping Du, Hongguang Wang, Na Li, Liang Xu. The Completeness and Decidability of Intuitive Implication Logic System, in Maozu Guo, Liang Zhao, and Lipo Wang(eds.),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Volume 4. Jinan, Shangdong, China, 18-20 Oct. 2008. pp.573-577.

[8] 戴悉心,《“即使”句的分类及其语义语用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第49-53页。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